张胜兵品《伤寒》第269讲:少阴病(317条 · 少阴格阳证通脉四逆汤)

张胜兵医生 发布于2025-09-18 09:12 阅读量49

本文由张胜兵原创

注:本文为听课粉丝根据录音整理而成,如有误差,还请海涵!

张胜兵品《伤寒》

 第269讲:少阴病(317条 · 少阴格阳证通脉四逆汤)

通脉四逆汤

里寒外热利清谷,少阴格阳厥逆伍,

脉微欲绝不恶寒,通脉四逆加减主。

大家好,我是张胜兵,现在是晚上的23:23,感谢大家守候在手机或者电脑旁来收听我大家讲的《伤寒论》,今天我们讲《伤寒论》第317条条文。

好,我们先看条文的原文。

第317条: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通脉四逆汤方

炙甘草二两 附子大的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既出者愈。面色赤者,加葱九茎;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呕者,加生姜二两;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

那么,我们仅从字面意思来理解这条条文啊,可以这么去理解:得了少阴病,患者出现了腹泻拉肚子,而且还完谷不化。里面感觉寒,而外面却有热。脉象微小,按之欲绝。手足逆冷,身体反而不怕冷。这样的情况呢,应该用通脉四逆汤来治疗。如果病人出现脸色发红。或者腹痛,或者干呕,或者咽痛,或者腹泻止而脉搏伏隐不现等症状,治疗处方应当随证加减。通脉四逆汤方,炙甘草二两,生附子大者一枚,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以上三味药物,用三升水煮取一升二合药汁,滤去药渣,分两次温服。服后脉搏显现,则病将痊愈。如果脸色发红的呢,加九茎葱白;腹痛的呢,则去掉葱白,加二两芍药;呕吐的呢,加生姜二两;如果有咽痛呢,则不用芍药,加一两桔梗;腹泻之后脉搏仍不显现的话,就要把桔梗去掉,加二两人参。只有在病证与方药适用相合的时候啊,才可以这样用。

好,那么这条条文它和上条条文真武汤一样,它有加减法。那么有加减法的条文一般都会有倒装结构啊。那么316条是这样,317条也是这样,如果我们把倒装结构还原,应该是哪样的呢?应该是这样的: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好,这个地方的后面应该紧接着通脉四逆汤主之。这个通脉四逆汤应该在身反不寒的后面,而后面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这个叫或然证,就是有可能出现的。加上后面的加减法,我们如果把它再整理一下,整理到更清晰的话,我们应该这么整理啊: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通脉四逆汤主之。其人若面色赤,看啊,其人若面色赤,加葱九茎;或腹痛,去葱加芍药二两;或干呕,加生姜二两;或咽痛,去芍药,加桔梗一两;或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应该是这样的。就是加减法,或然证与加减法我们融合在一起去理解的话,那么这样把这个归位啊,把这个加减法和这一个倒装句全部归位的话,还原的话,那么就是我刚才那种顺序。因为这样更容易理解。

好,我们接着逐字逐句的看一下啊。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这个是总纲。也就是通脉四逆汤的这种情况,那么下利清谷,四肢厥冷,这本来就是什么?四逆汤的证。但是四逆汤呢,却没有脉微欲绝和身反不恶寒,里寒外热,没有这个。所以通脉四逆汤和四逆汤的区别,它在于什么?在于身热啊,身反不恶寒;里寒外热,身反不恶寒。这是它临床当中的重要的鉴别要点。

四逆汤正常的脉象是沉或者细微;通脉四逆汤的脉象呢,是脉微欲绝,所以呢,通脉四逆汤,它是一个重症的四逆汤,重症的四逆汤证。你看他用药都不一样,他用药和四逆汤用药是一样的,只是剂量不同啊。他用的附子啊,生附子啊,大者一枚,干姜三两,强人和四两,这都是什么?这都是比四逆汤的附子和干姜的剂量要大。

为什么附子、干姜的剂量会大呀?因为通脉四逆汤是阴盛于里,阳气衰微至极,它比四逆汤更为严重。所以它不仅有下利清谷,手足厥冷,而且脉微欲绝,由于里寒太盛,阳气被格绝于外,才出现了里寒外热。是真寒假热啊,内真寒而外假热。所以他身反不恶寒,即使他四肢厥逆,他的身上反倒不恶寒,因为他有假热在外面,虚阳在外面。阴寒太盛,直接把阳赶出去了。这个就什么?这个就叫少阴格阳证。阳在外而阴在内,格阳了,所以它比四逆汤更重。我们之前讲过白通汤叫戴阳证,是阳在上而阴在下,戴阳证严重的时候也会出现死症,比方说白通加猪胆汁汤,它也有可能是出现死症的。

戴阳证为阳上阴下,也是受阴所格拒。格阳证呢,是阴在内而阳在外,阳被格拒在外了。所以它们都是什么?都是重症。只不过白通汤呢,它除了是重症以外,它还是急症。它是寒邪入侵人体,突然产生的戴阳证。而格阳证,本条的格阳证呢,它是在四逆汤的基础之上更加的严重,也就是说,它里寒更重,它可以由慢性的阳虚变化而来。

而白通汤证呢,从条文的这一个角度来讲,它是一个急症,是少阴寒邪出现的戴阳证的急症,因此啊,白通汤它紧跟着半夏散及汤,就是因为它是从外而来的急症。而通脉四逆汤呢,它是紧跟着真武汤的,所以它是由阳虚然后再感受少阴伤寒之后出现的重症的四逆汤证。

所以,通脉四逆汤证是本身就有阳虚,有一个渐变的过程。白通汤呢,是急症啊。相比而言,白通汤比通脉时的汤更为急,来的更快。

而白通汤有可能会变成危症,因此呢,这个白通汤之后,第314条之后,马上又出现了315条的白通加猪胆汁汤。而通脉四逆汤,虽然说它是四逆汤的重症,很严重,这格阳证也很严重,那么它也有可能变成什么?变成危重症候。因为《伤寒论》第390条出现了通脉四逆汤啊,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它也有加猪胆汁汤的方,后面我们学到390条再讲加猪胆汁汤啊。

好,那么戴阳证的白通汤,格阳证的通脉四逆汤,说白了,通脉四逆汤就是一个什么?就是一个重症的四逆汤证。那么重症的四逆汤证,它是格阳证,既然格阳证是阳在外而阴在内,那么有没有可能它也会同时伴有戴阳证呢?当然会。如果说格阳证,它的这个阳被格在上部居多,体现出其人面色赤的话,那么它就同时伴随有戴阳证。那么戴阳证的重点药是什么药啊?白通汤里我们也讲了,它既然叫白通汤,就是因为葱白而命名的嘛,所以葱白是它的重点药物。

我们说了,葱白它是可以辛温而散,通阳,能使被格于上的阳气得以下达,起到宣通上下之作用。因此,如果说出现了其人面色赤,那么就是什么?就是阳被格在上的这种情况,那么这种情况叫戴阳证。我们仍然采用加葱白。而加葱白呢?白通汤加的是什么?葱白四茎,因为白通汤本来是个急症,它干姜一两,生附子一枚啊,它的剂量小的多。它是急症,所以它没有甘草。没有炙甘草,它是急症。

而通脉四逆汤呢,通脉四逆汤我已经说过了,它是一个四逆汤的重症,它有炙甘草。因为通脉四逆汤的重点在于补阳;而白通汤的重点在于驱寒。炙甘草呢,刚好它也具有补益作用。而且通脉四逆汤的附子,它的剂量又大一些,甘草还可以解附子的毒性啊。而这个时候,如果通脉四逆汤也出现了戴阳证的话,那么它要加葱白。只不过,葱白四茎不够,他加了九茎,为什么不够啊?因为这个是重症,白通汤是急症。急症和重症的区别。

重症用药就要重,急症用药就要快,所以重(急,口误)症没有炙甘草,重症虽有炙甘草,但是它的附子用量却大一些,干姜用量也大。哪怕就是通阳的葱白也大,它有九茎啊,白通汤只有四茎啊,比它一倍还多。

所以有很多医家搞错了,他把通脉四逆汤啊,插到什么?其人面色赤的后面,这个就不对了啊。倒装结构,倒装到身反不恶寒这个地方,其人面色赤是或然证里的。第一个就是格阳证不一定会具备戴阳证,不一定会面色赤啊,不然的话,它后面会有加减法,怎么加的葱呢?为什么通脉四逆汤里面不直接把葱加进去呀,还要在加减法里加呀?既然是加减法里加的,那么面色赤就一定是个或然证。所以通脉四逆汤本来是没有面色赤这个临床表现,其人面色赤是或然证里面的,兼有戴阳证才出现的,所以他才加葱九茎。

那么或然证的第二个,他说的是腹痛,腹痛去葱加芍药二两,那么为什么加芍药二两啊?很显然,这里的加芍药二两和上一条真武汤里面有芍药是一个意思。真武汤里面为什么有芍药啊?因为芍药是用来止痛的。止什么痛啊?因为这个寒水在腹部,导致腹部经脉拘急而腹痛。那么通脉四逆汤里也会出现呢,因为它有内寒,里寒外热嘛,它的寒可以导致腹部的经脉拘急,一样可以出现什么?腹痛。所以这个芍药和真武汤里的芍药都是用来止痛的啊,都有这个作用啊,都可以用来止痛啊。只不过真武汤里的芍药除了止痛以外还有其他作用啊。上节课我们已经讲过了,在这里我们就不多说了啊。紧接着他说:呕者,加生姜二两。生姜可以止呕,我们上节课已经讲过了,在316条里面,真武汤里面已经讲了,因为真武汤的加减法里面他怎么说的,他说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为半斤。你看是不是一样啊?去止呕的都用的生姜啊。可是它们却有一个不同之处,真武汤里面,它加生姜的时候去掉了附子,可是通脉四逆汤里面加生姜的时候,并没有去附子。

有的人就想不通了,有很多医家解释的也不对。很多医家认为,这两个里面肯定有一个是错的。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是真武汤里的加减法。呕者加生姜二两,并没有去附子,是通脉四逆汤里的加减法,所以它们俩肯定有一个是错的。其实不然,它们俩一个都没错。至于为什么去附子加生姜,在真武汤里面,我上节课已经讲过了啊,是为了急则治其标啊,附子辛散,恐其对这个止呕产生这一个相反的作用,或者不利的因素,所以暂时去掉附子,用生姜先止呕来治标。所以,真武汤去掉附子加生姜,是因为它以呕为主要临床表现。因此呢,我们先把附子去了,加生姜先把呕止了之后,再可以加附子温肾阳治其本,所以呢,叫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那么有的人问了,你真武汤说附子对生姜止呕会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不良作用。那你这个通脉四逆汤不是一样的吗?不是一样会附子有碍生姜止呕吗?没错,这个附子虽然有碍生姜止呕,但是通脉四逆汤是干什么的?通脉四逆汤是一个急救方啊。通脉四逆汤已经是格阳证了,附子是它的君药啊,相当于是它的主药啊。没有附子去寒温阳,这个急症怎么救啊。而真武汤并不是一个急救方啊,他如果呕的厉害,他可以把呕作为主要矛盾,先止呕。可是我们通脉四逆汤,如果有呕的话,是不能把呕作为主要矛盾的,只能作为次要矛盾。为什么?因为它是一个格阳证,很严重的,附子是绝对不能去掉的。去掉之后有可能会死人的了,因为这个病人有格阳证,里寒外热,附子切不可去。

而且没看到附子用的是生附子,还是用大的生附子吗?而真武汤用的是炮附子,所以真武汤炮附子,是不可能急救用炮附子的,急救用的都是生附子的。所以呀,通脉四逆汤是急救啊。那么,既然是急救,附子这么重要,即便是它对于呕有一定的妨碍作用,也不能去掉,因为你去掉了之后,有可能这个病人连命都没了,还止什么呕啊。所以通脉四逆汤呕者加生姜并不去附子,而真无汤要去附子。因为真武汤它并不是一个急救的方子,附子在里面也不会起到急救的作用。因此他先用生姜止呕,后再加附子。

先用生姜止呕治标,再用附子来以治其本,这叫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而317条,它的急急在里寒外热的格阳证,附子才治其急,生姜不治其急,救急,因此他没有去掉附子。所以这两个加减法里面都有呕者加生姜,一个去附子,一个不去附子。两个都是合理的啊,合情合理,没有任何错误。

好,紧接着他说: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啊,咽痛,为什么咽痛啊?芍药为什么不能治咽痛啊,桔梗能够啊?我们之前不是讲了少阴咽痛的吗?桔梗汤嘛,是不是?桔梗是能够治疗少阴咽痛的。而芍药为什么不能呢?因为芍药它敛阴。如果咽喉痛,你用芍药,你去敛阴的话,那么敛阴留寇啊,留邪,敛阴留邪。芍药有敛阴留邪的弊端,但是桔梗却没有,桔梗治疗咽痛不会留邪啊。

这个芍药啊,酸敛阴柔,它除了有留邪之弊以外,它还不利于阳气的宣通。那么,我们看一下《伤寒论》第21条: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他为什么把芍药去掉呢?嗯,因为芍药不利于胸阳的宣通,所以把它去掉了。所以但凡胸阳不振的这种情况,仲景从来不用芍药。即使有芍药的方子,他也把芍药给去掉。

而我们这个少阴病啊,受到少阴寒邪的侵袭啊,它本身就肾阳虚,结果出现了什么?四逆汤的重症,还出现了格阳证。你这个时候由于这个咽痛而用芍药的话,那么这个咽部是连接内外的一个通道,这个时候不能用芍药。芍药止痛只能止腹痛,用它去止腹痛,绝对不能用它去治疗这种戴阳证或者格阳证的咽痛。因为腹痛本身就在里,不存在着阻碍内外阳气的宣痛,知道吧?而咽喉部呢,它是连接内外的通道,是重要的关隘。这个时候,它这个地方疼,千万不要用芍药啊,只能用桔梗。桔梗还能够宣发肺气,多好啊,它具有宣通的作用,而芍药却是收敛的作用,所以是不能用啊。

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利止就是没有拉肚子了,但是脉还没有出来,说明什么?说明他太虚了,这个拉肚子呢,下利清谷呢,伤了阴啊,而它本身又是阳虚啊,所以呢,他是阳气也虚,津液也亏。这个时候仲景就主张加人参二两。而人参,我们在太阳病里的白虎加人参汤里面早就讲过了,汉代的人参它不是今天的东北人参啊,它是山西的啊,产在山西的一种啊。我们现在叫党参了,已经不叫人参了。

那么,他们那个时候用的那种人参呢,它可以补气,还可以养阴,有点类似于今天的西洋参,功效有点类似于这个啊。因为在这个《伤寒论》里的人参是可以养阴的,因此这里的人参既可以补气,又能养阴。养阴呢,来补充这一个下利的伤阴,把这个阴伤的阴补起来,又能够鼓动阳气生长啊。鼓动阳气,让这个脉搏能够慢慢的起来,所以他加了人参二两,就这么个意图啊。

所以这个通脉四逆汤啊,它是在四逆汤中倍用了干姜,并加重了附子,而且是生附子,以急祛内寒而恢复即将脱越之阳气。而在加减法里面,面色赤是属于戴阳证的表现,也叫虚阳浮越。这个虚阳浮越的面色赤啊,一定要与阳明病的面和赤色啊,要相鉴别。面和色赤啊,它们那个也是红,都是红色,都是脸发红,但是虚阳浮越的戴阳证的红呢,它是红而娇嫩,游移不定啊,而且还伴有其他的寒证的表现;而阳明病的面和色赤是面部通赤,而且颜色深红,伴有其他的热证。

通脉四逆汤证呢,虽然有身热,反不恶寒,但是它和阳明身热恶热相比,阳明的身热是里热熏蒸,按之灼手;而本证身热是属于阳浮于外,病人虽然感觉到热,但是呢,热必不盛,就是不怎么热,它的热量比起阳明来说,那简直就是不堪一击,并且呢,这个虚阳外浮的这种热,如果你用手久久的按它,其实它又不那么热。实热证呢,这个阳明热呢,还有口干舌燥、大渴引饮等伴随症状。而格阳证这种假热,它一般情况下呀,他不怎么渴,就算渴,他也不想多饮,而且他饮的还是热饮,它和阳明热证的这个想饮寒啊,大渴引饮,而且是喜冷饮啊,完全不同,完全相反。这个不难比较啊,这个在临床当临床当中一定要注意,它们很容易区分。在这里呢,我就把它们对比的啰嗦一下。

这个通脉四逆汤啊,由于它是一个急救的方子。因此它可以治疗很多急症,比方说属于阳虚性心力衰竭,表现为四肢厥冷,脉微欲绝,冷汗淋漓。为什么它能够治疗这个呢?因为除了这条条文以外,我们370条,《伤寒论》370条: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在厥阴病里面也出通脉四逆汤,它很明显的就是一个心力衰竭的这么一个临床表现啊。另外这个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如果是因为阳气不足导致的啊,心动过缓,心悸头昏等等等等,都可以用通脉四逆汤来加减治疗。

如果是西医所认为的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啊,雷诺病啊,甚至是寒性荨麻疹啊,这个是阳虚啊,它的病因是阳虚。他的这个证型属于阳虚的,都可以用通脉四逆汤来加减治疗。另外,阳虚有寒的这个支气管炎啊,这个阳虚有寒的严重腹泻啊,腹痛,甚至阳虚有寒、腰膝冷痛、阳痿、宫寒、不孕等等,都可以用它来加减。

好,我们看一下开篇诗通脉四逆汤。里寒外热利清谷,少阴格阳厥逆伍,脉微欲绝不恶寒,通脉四逆加减主。什么意思呢?就是里面有真寒,外面有假热,而且下利清谷。什么叫下利清谷?就是拉肚子、腹泻,里面完谷不化,还有没有消化的食物。这是第一句的意思;第二句:少阴格阳厥逆伍,这是少阴阳虚啊。阴邪格阳,阴在内而阳在外,而且呢,有四肢厥逆相伴随。第三句,脉微欲绝不恶寒。这个脉呢,甚至快微到摸不到了,这样的情况之下,它表面上还不恶寒。为什么不恶寒呐?因为他的虚阳被格绝在外,那这样的情况会出现很多的或然证啊,就是或面色赤啊,这个或腹通,或干呕,或咽通,或利止脉不出,就很多的或然证。那怎么办呢?最后一句话,通脉四逆加减主。用通脉四逆汤。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加减治疗,就这么个意思。

好,这个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的短暂,为什么短暂呢?现在一转眼又到第二天了,现在已经转钟了,因为今天呢,是我在北京出差。刚刚回到上海,回到上海之后,我就在想这个《伤寒论》得赶紧讲完了,所以马不停蹄的赶紧给大家讲一节课。影响大家休息,实在不好意思啊,大家可以暂时不听,这节课可以改天再听啊,因为现在要睡觉啊。我们把它上传到公众号“张胜兵中医”,或上传到这个喜马拉雅“张胜兵品伤寒”。大家可以去听,反复的听啊,音频上传,那文字版本呢,在“张胜兵中医”这个公众号里面也将会全部公布。

好,感谢大家的收听,我是你们的老朋友张胜兵,感谢你们的守候和亲亲。我们下一节课不见不散,各位晚安!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