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本文为听课粉丝根据录音整理而成,如有误差,还请海涵!
张胜兵品《伤寒》
第255讲:少阴病(295-300条 · 少阴病六死证)
少阴死证在阴阳,阴盛阳绝六般详,
躁烦自冒息高死,阴拒微阳不寐亡!
大家好,我是张胜兵,今天是2025年的3越27号,现在是晚上的23,22:49,感谢大家。守在手机或者电脑旁,来收听我为大家讲的《伤寒论》。
这一节课我们讲295、296、297、298、299、300这六条条文,为什么要把这六条条文一起讲呢?因为这六条条文是仲景在少阴病里面列的6条少阴死证。
好,我们先看条文的原文,
第295条:少阴病,恶寒,身踡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第296条: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
第297条: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死。
第298条: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踡,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一作吐利而躁逆者死。
第299条: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死。
第300条: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燥不得卧寐者,死。
那么这六条条文讲完之后呢,就开始讲这个少阴病的方药了。所以我们从第300条往后走是讲方药,而少阴病呢,从281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一直到第300条复烦燥不得卧寐者,死。这个呢,都是在讲这个少阴病的一些概念,包括它的这个提纲,包括它的这个可汗不可汗,当然是不可汗,少阴病当然一般是不可汗,包括它的可治之证啊,难治之证以及我们今天所要讲的六条死证。
好,我们从这六条死证的字面意思来翻译一下啊,这6条条文,第295条:少阴病,恶寒,身踡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意思就是说得了少阴病,如果怕冷,身体蜷卧,腹泻,手足逆冷,少阴阴寒之象极重,这样的病呢,如果阴寒极盛到一定程度,是不治之证。那么6条死证后面都是死,唯有295条说的是不治。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呢,可能第295条是这6条死证的总纲,总纲就是少阴阴盛阳衰,或者是说阴盛阳绝啊,阴盛阳绝。阳衰尚可以救,阳绝可能就不能救了啊。就是阴盛阳绝的总纲,所以他说不治,没有说死。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呢。
阴盛阳微啊,我们后面提到了用了这个通脉四逆汤,白通汤啊,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白通加猪胆汁汤等等啊,对这种少阴病,阴盛阳微的尚可有这个一救之机,但是呢,机会很很渺茫啊,虽然渺茫,但是也要抢救一下,所以他这里用了一个不治,没有说死,但是一般情况下到了这阴盛阳绝,阳微逼近阳绝的情况之下,一般来说啊,是不治之证居多,所以这里写的不治,没有写死。
296条: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什么意思呢?意思就得了少阴病,上吐下泻,肢体躁动不安,同时心中烦扰难宁,手足冰冷,这是阴盛至极,是为死证。就是296呢,我们也可以说对295条进行了具体化或补充,告诉你了,如果手足逆冷,吐逆躁烦,那么这个又吐又利呢,这个阳气随着吐和利而脱掉了,所以我们把296条可以理解为阴盛阳脱,阴盛阳脱。阴随着阳脱掉了。因为又吐又利是为阴,那么阳气呢,随着吐和逆脱掉,脱掉了最后一点微阳的时候呢,就会躁烦。这个躁烦,是以燥为主表示的,表现为无意识的肢体燥扰不宁。这种一般情况下是阴盛阳脱的危重证候,所以他说吐利,躁烦,四逆者,死。这个躁烦和烦燥截然不同啊。躁烦重点在躁,是肢体躁扰不宁啊,这是阴虚阳脱的危重证候,一般是死证啊。
这个296条呢,和我们这个309条啊,仅仅只是烦燥和躁烦的不一样,一个是死证,一个是吴茱萸汤证。你看309条,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燥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那么躁烦呢,躁是无意识的肢体躁动不宁,躁扰不宁,是阴盛阳脱,而烦燥主要在烦啊,而不在躁,所以说一生一死,烦燥和躁烦完全不一样啊。
297条: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死。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说得了少阴病,腹泻停止了,但是人是头目昏眩,时不时的出现这个眼睛发昏,目无所见这种时时自冒的这种昏厥的现象,这也是死证。这个死证是指阴竭阳越。
我们把每一条用四字短语来归纳一下,就是295条叫阴盛阳绝,只有阴,没有阳,所以死。第296条阳随阴脱,因为吐利,这个阳随的吐和利都没了啊,阳随阴脱啊,死。297条阴竭阳越者,死。什么叫阴竭阳越呢?这个阴竭阳越是少阴阴盛,阳虚下利,如果说下利自止呢,那么有阳气来复,疾病相愈的可能。但是必须要有什么?手足温作为阳气来复的这一个佐证。所以288条说:少阴病,下利,若利自止,恶寒而蜷卧,手足温者,为可治嘛,是吧?但是我们本条虽然下利止了,但是却没有见到手足温,反而见到头眩和时时自冒的这种情况。所以呢,我们推测这个下利止并不是阳气来复,而是什么?阴液下竭,就是这个阴液已经通过下利利得没了,所以呢,才止的。阴阳下竭呢,那阳气就上脱,阳气往上啊,阳气往上冲上去了啊,说白了只是虚阳上越啊,因此这就形成了什么?阴液竭于下啊,而阴竭这阳失去了依附,因为阳要依附在阴啊,那阴呢,已经竭了,下面的阴已经竭了,那阳怎么办呢?只能虚阳上越,往头上跑咯。阳无所依而浮越于上,因此出现头眩,时时自冒。这个呢,叫阴竭阳越啊,这个是死证。这一条的阴竭阳越和294条的下厥上竭啊,只是上下的不同啊。有可比性啊,大家可以对比一下。
298条: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踡,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得了少阴病,四肢逆冷,怕冷呢,身体蜷卧,脉搏呢,有时候就摸不到了,脉不至嘛。心中不烦,但是肢体却躁动不安。这个呢,是阴盛阳脱之死侯,阴盛阳脱者,死。
这个呢,就和292条了啊,因为这里有脉不至,知道吧。292条呢,它也有脉不至。但是292条的脉不至呢,是可治的,那292条: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你看他手足不逆冷等嘛,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可是我们这里呢,四逆,恶寒而蜷,他手足没有温啊,所以说我们的手足温不温很重要,知道吧。而这个292条,有手足不逆冷,这里有四逆,就是手足逆冷。所以用手足温度来提示是阳复,还是阳衰阳绝,这个是它的这个鉴别要点。
那么少阴病,四逆,恶寒身蜷,这是阳虚阴盛的表现。这个脉不至呢,显然是脉微欲绝。血液行于脉中,必须要阳气以推动。那阳气虚极,无力鼓动血脉运行,所以他才脉不至。那么阳虚至极呢,所以就出现不烦而躁啊,不仅呢没有阳复的希望,而且阳气将绝,危重至极。292条呢,虽然也有脉不至,但是呢,阳已经快复了啊,有这个阳复之机,就是阳气来复啊。因为它有什么?手足不逆冷,就这么简单。手足不逆冷的话,那么阳气就有来复之机,这一条是阳气没有来复之机,已经出现了不烦而躁的这一种阴盛阳脱的死候。
所以这里还是在一个躁啊,躁烦,不烦而躁,重点主要在躁,基本上都是死证。但是如果是烦燥就不一定了。比如说吴茱萸证也有烦燥啊,它就不是死证。烦燥呢,既可见于外感,又可见于内伤啊,寒热虚实都可见到啊。我们到时候讲后面的吴茱萸汤的时候再来重点讲烦燥,我们在这里是死证,所以重点在躁烦啊,或者躁烦,或者不烦而躁,这都是死证啊,都是阳脱的表现。
第299条: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死。什么意思啊?意思说得了少阴病,到了六七天,呼吸表浅,吸气不能下达腹部。不能下达到腹部,这是肾气竭于下,肺气脱于上的表现,是为元阳离根,肾气将脱之死候。
所以我们可以把299条理解为阳气离根,或者说肾气将脱啊,用几个字来形容它的话,它的重点在息高。息高什么意思啊?吸高是呼吸浅表啊,吸是指呼吸嘛,高是指吸气不能下达。那么我们看到很多哮喘病的晚期,那么他就有息高这种临床表现啊,已经肾不纳气了。从脏腑辨证的角度,肾不能纳气,呼吸不能下达,是为死证。
这个肺主气,而根于肾。肺呢,是出气;肾呢,是纳气啊。那么这样共同维持呼吸功能啊。 那少阴病六七日,六七日呢,这个时间段啊,是指这个要过经,要么就传为其他病,要么就病情会加重;加重。所以少阴病到了六七日呢,病情逐步加重,出现了元阳离根,肾气将脱啊,肾不纳气的情况啊。所以呢这个肾气衰竭就体现出来了,病人表现为息高这两个字,所以呢,是肺气脱于上,而肾气竭于下,上下离绝,是为死候。
第300条呢,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啊,你看300条原文: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燥不得卧寐者,死。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得了少阴病,脉象沉细而微,精神萎靡,只想蜷卧,汗出,但不烦燥,经常想吐啊。那么这种情况其实是少阴本病,应当及时的温阳救逆,尚有挽回的可能。如果有所迁延,又过五六天,又出现了腹泻,烦燥不安,甚至都无法入睡,这个呢,是阴阳离决啊,这个阴拒微阳啊。阴拒微阳就是阴格阳的死证。
什么叫阴拒微阳?因为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已经是少阴阳虚啊,汗出不烦,汗出呢,本来少阴病是没有汗的,现在汗出不烦说明什么?说明阳虚到了一定的程度,固摄不了津液。汗出,由于是虚而流汗,因此呢,并不烦啊,不烦呢,也表明了以虚之阳无力与阴邪相抗争。说白了,汗出的越多,那么阳气就会越弱。过了五六日呢,仅限过了五六日之后呢,还自利。又汗出又自利,这个阳气是不是随着汗,随着自利继续的往下脱呀?脱到最后只剩一线残阳,就那么一点点阳气了,已经达到了欲绝的阶段。这个时候呢,你睡都睡不着了。为什么?阳入阴为之寐。你现在阳太少了,只有一点点阳,而阴又有很多。这个时候,阴就开始什么?阴盛格阳,拒绝与之交合,那么阳入阴为之寐,那么阴太多,阳太少,那么阴呢就拒绝与这个一点点残阳相结合,因此就出现了不得卧寐。
现在打个比方啊,我们把阴比作女人,阳比作男人的话,相当于有的男人太差了。嗯,微阳嘛,这个男人太差了。差到了一定的程度,而这个阴呢,又太强了,就是男人太弱,女人太强,结果这个男人想追这个女人,与之交合,这个女人说,你有什么资格和我交合啊。你是个什么东西?就这么个意思。所以阴盛拒阳,阴盛拒微阳,阴盛就是阴太强,拒绝与微阳相结合,就形成了什么?复烦燥不得卧寐。出现了这个情况啊,当然我们打的这个比方呢,不一定雅观,但是很直观,很容易理解这条条文。
所以呢,这条条文的意思就很明了了,就是阳太弱,想强行与阴交合,因为阳入阴嘛为之寐,阴说你没有资格和我交配、交合。你给我滚,所以拒绝了微阳,仅有的那么一点点阳与之交合,而阳在外,没有阴与之交合呢,就会出现阳的表现,就是有烦燥,但是呢他这个阳气并不强,只是残阳和微阳,因此它的烦燥不会太厉害。所以这里就不是燥烦了啊,是烦燥。是没有与阴交合的那一部分残阳,出现了一点点阳性的反应叫烦燥,它的重点在不得卧寐啊,这段条文的重点在不得卧寐啊,就是阴盛拒阳。所以我们把它可以称为阴拒微阳不寐,阴盛拒微阳啊,你把它说阴盛格阳呢也还行,也行啊。那既然阴盛拒微阳,那就阴阳离决咯,阴阳离决啊,正不胜邪,即为死候。
这样一来的话,我们总结一下这几条死证:
295条是指阴盛阳绝,也叫纯阴无阳,为不治;
296条是为阳随阴脱。这阳随阴脱者死;
297条,阴竭阳越则死;
298条,阴盛阳脱者死;
299条,阳气离根者死,也叫肾不纳气啊,肾气暴脱者死啊。
300条,阴盛拒阳,或者说阴拒微阳,或者说阴盛格阳,总之是阴拒阳,阴阳离决是为死候。
我们看一下我们开篇诗啊。我写诗呢,肯定是根据条文的意思把它高度总结才写出来的啊。我们看一下开篇诗:
少阴死证在阴阳,阴盛阳绝六般详。躁烦自冒息高死,阴拒微阳不寐亡!一二四押韵啊,把这六条条文呢,意思全部表达出来了。少阴死证在阴阳,就是阴与阳之间的关系,全在阴阳,阴盛阳绝六般详,那么这六条条文大部分呢,都是阴盛阳绝。或者格阳,或者拒阳啊,或者阳气暴脱啊,或者阳越等等啊,但是呢,他用了六条条文,六种情况详细的记载了,所以阴盛阳越六般详。那么在这六条条文里面的六种死证,有一些字眼可以提示它是死证,比如说躁烦啊,我们296条出现了躁烦。298条出现了不烦而躁啊,这都是死证的表现,有躁烦啊。自冒,比方说297条啊,是自冒者死啊,自冒啊,这个是阴竭阳越的死证。还有299条的息高者死啊,这个是指阳气离根,元阳暴脱,肾气将脱的死证。所以第三句是躁烦自冒息高死。最后一句:阴拒微阳不寐亡。这个是指第300条条文啊,这个阴拒绝与残阳,有那么一丝微阳,那点残阳相结合啊,阳不入阴,烦燥不得卧寐。那这种情况呢,阴阳即将离去,阴阳离决啊,所以呢,他将死亡,阴盛,阴拒微阳不寐亡。那么这四句话,这首唐诗完完全全啊,完完美美,彻彻底底,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将这少阴病的六个死症体现出来了。
好,我是张胜兵,感谢大家的收听。我们这节课就讲到这里啊,我们下一节课不见不散!如果大家对我讲的《伤寒论》感兴趣。请关注并点击并关注这个喜马拉雅张胜兵品伤寒,也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张胜兵中医,里面有我所有的语音讲课和文字翻译,还有我的精彩病案。好!感谢大家在喜马拉雅留言或者是公众号上留言与我互动,嗯。大家一起为发扬传承中医药贡献微薄的力量。好,各位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