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本文为听课粉丝根据录音整理而成,如有误差,还请海涵!
张胜兵品《伤寒》
第253讲:少阴病(293条 · 少阴脏邪还腑千古疑案)
少阴阳复邪还腑,一身尽热膀胱苦,
便血自愈腹结蓄,桃核承气最靠谱!
大家好,我是张胜兵,现在是晚上的23:49。感谢大家守候在手机或者电脑旁,来收听我为大家讲的《伤寒论》。
今天我们讲《伤寒论》第293条条文。这条条文呢,字数并不多,看起来相当的简单,可是我实在想不通,古往今来,1800多年以来,伤寒名家辈出,竟然没有一个人解读这条条文是正确的。说白了,没有一个人对这条条文能理解,是张仲景本意,为什么我敢如此大言不惭的去否定古之圣贤呢?且听这节课张某之分解。
好,我们先看这个条文的原文,把这个条文的原文解读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之后,我们再把古往今来那些非常有名,他们这些大家的解读跟大家分享一下,然后大家再来判断究竟谁是谁非。
好,我们先看条文的原文。
第293条条文: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
什么意思啊?如果我们仅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说患者得了少阴病,到了八九天,全身发热,手足也热,这是正气得到恢复,病邪由阴出阳,脏邪还腑化热的缘故。此时因为热在膀胱,这个热伤血络会引起尿血。
那么我这样解读呢,有一些医家是不认可的,是不认同这样的。有一些医家认为这个病本身就是少阴热化,但是我解读的是少阴寒化之后,阳气来复。阳气来复都不说,而且呢,由于来复的阳气,来复正阳,这个阳气恢复的比较多,结果呢,反而导致产生了热邪,产生热邪之后呢,并没有在少阴,而是去了太阳膀胱,那少阴肾与太阳膀胱是表里关系,而肾属脏,膀胱属腑。因此啊,我们习惯称之为脏邪还腑。
好,我先把我解读的这个说一下。至于后世医家错的离谱的,我们到时候一一的点名道姓啊,出自于哪本书,怎么讲的,错在哪里,我们之后这样讲,我们先把我解读的先解读一遍。
好,我的解读很显然就是这么个意思,就是说这个少阴病应该是少阴寒化,但是少阴寒化的由于不严重,说白了,这个人呢,这个寒邪伤及了肾阳,由于他肾阳虚的不严重,或者说这个人本来就肾不怎么虚,但是却得了少阴病啊,而且是寒邪伤少阴,那么过了一个周期啊,因为这个邪气在体内过经嘛,过经之后它有一个循还,到达一定时间之后呢,那么人的正气就要恢复了。所以他说少阴病,八九日,为什么要八九日啊?他不说两三天呢?因为两三天没有到这个少阴病阳气回复的这么一个周期,还没到啊。
这个八九日仍然是指一个阶段,不是指具体的时间。因为每个人由于体质的不同,那么他的周期会不一样,过经的周期会不一样。
那么过经以后,到了八九日,阳气渐渐恢复,阳气渐渐恢复呢,那么这个邪气自退,这个寒邪自退啊,少阴寒病自退,可是阳气恢复的过头了啊,阳气恢复的过头了之后就会什么呀?就会发热,由于少阴病是阴病啊,那么阳气恢复过头之后呢。就出现了发热的阳病,那么这个时候就出现了脏邪还腑,就是少阴肾啊,阳气恢复太过,邪气驱赶出去的同时呢,产生了邪热。那么这个热呢,就脏邪还腑,就跑去了膀胱。跑去了膀胱呢,而足太阳膀胱的经络,它是主一身之表的啊,所以呢,它就会产生一身手足尽热。所以少阴病八九日阳气来复之后,就已经不是少阴病了,是什么?是太阳病。太阳病呢,是热在太阳腑,而由于太阳主一身之表,因此呢,他一身手足尽热。
那么由于这个邪热呢在膀胱腑,那么邪热如果过盛,热伤血络,那么就可以什么?就可以导致膀胱处的络脉受伤,西医所谓的毛细血管破裂,我们中医就叫什么呢?叫迫血妄行。膀胱血热,有热啊,伤及血分,迫血妄行,于是乎就什么?就出现了尿血,所以他才说必便血也。
那么这样一来的话,我们按照这种解读就很明确了啊,少阴病,八九日,他这里有提一个八九日,是指少阴病已经过经。经过了一个周期,那么少阴阳复,这个时机已经到了啊,就有了转机。阳复之后呢,驱除寒邪。所以少阴病八九日是指时间点,那么八九日以后,由于少阴阳气来复,那么脏邪还腑。因此在八九日的后面,一身手足尽热,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这后面说的已经是太阳病了,已经不是少阴病了啊,这叫脏邪还腑。那么到了太阳病之后呢,临床表现是一身手足尽热。那么一身手足尽热,于是乎呢,他就解释了一下,以热在膀胱。那么以热在膀胱的这个以字啊,是因为的意思啊。那么他先说了结果,或者说先说了临床表现,就是个病人身上都是热的。这是因为有邪热在膀胱,以热在膀胱,这个以是因为啊。
那么这个以是因为,是不是我独创的,显然不是,古人长期用以来表达因为的意思,比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那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个以呀,就是因为的意思。那么以热在膀胱呢,这个以也是因为的意思。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以是一个意思啊,因为热在膀胱。必便血也,这个必便血也呢。必我早就说过,仲景用这个必呀,它不是一定的意思,而是有可能的意思啊。我讲了很多次了啊,我真的不想再啰嗦了。只要仲景说必,那就不是一定,而是有可能。好多条文啊,我在这里都不想举例了啊。
我又担心有的人是第一次听我的课,所以呢,我还是把原来的例子举一下啊。第32条条文: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你看,这里有个必,那么这里的必就是有可能会下利,用葛根汤治疗。为什么是有可能呢?因为紧接着下面一条条文,33条一模一样,他说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那上面说太阳与阳明合病,必自下利。第32条说必自下利。第33条也是太阳与阳明合病,说不下利。那这不是矛盾了吗?一个说一定下利,一个说不下利。所以最好的解释,最合理的解释就是必不是一定的意思,而是有可能的意思。明白了吗?我们回头去看《伤寒论》第32条条文和第33条条文,就得出这个必是有可能、或许啊,或许有可能的意思。所以仲景的必啊,不是一定的意思啊。
好,这里也是的,这里说必便血,也是指有可能会尿血,有可能会尿血啊。那么这样一看的话,少阴病,八九日。我们可以把它认为是一个倒装句啊,后面是以热在膀胱,一身手足尽热,必便血,也就是说把这个一身手足尽热换到后面去,因为它有个以热在膀胱,因为邪热在膀胱嘛。这个以是因为的意思,因为邪热在膀胱,所以呢,患者一身手足热,有可能还会尿血,这样是不是很清楚了?这样我们捋一捋啊。患者得了少阴病,过了八九天啊,脏邪还腑了啊,因为邪热在膀胱,所以呢患者就出现了一身手足尽热,还有可能尿血,就这样去捋一捋,那就非常清楚明白了。
好,这样捋一捋之后呢,就很简单。可是仲景并没有说怎么治疗,没有给方子,于是乎,有的医家就瞎猜想,有的说用猪苓汤,有的说用黄连阿胶鸡子黄汤。而用这些方子的人呢?我张某认为纯属狗屁不通,这条条文完全没有理解清楚,谁告诉你太阳病啊,一个太阳病可以用猪苓汤和黄连阿胶汤来治疗的。怎么可能呢?这里别人是太阳病,脏邪既然还腑了,它就是太阳病。猪苓汤和黄连阿胶汤是少阴热化用的两个方子,你怎么去治太阳病呢?所以错的太离谱了呀。
那么,仲景说的好清楚了,是热在膀胱,很显然这就是个太阳病。因为膀胱嘛,它是个太阳腑病啊,不是太阳表病。太阳表病的话,那就是麻黄汤、桂枝汤,它是太阳腑证,那它又不是太阳经证,是太阳腑证,太阳腑证热在膀胱啊,这样的一个情况。那太阳腑证热在膀胱这样的一个情况,仲景难道就没有给出过方子吗?没有给出过治疗思路吗?肯定有啊,那我们必须要在太阳病里找啊。你怎么在少阴病里找几个方子来治呢?那么哪个方子呢?我们看《伤寒论》第106条条文,完全就和这条条文不谋而合。
《伤寒论》第106条条文: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什么意思啊?106条条我们没学过吗?看到了热结膀胱没有?难道没有热结膀胱的条文吗?你还用少阴病的方子去?你这典型的一看就是《伤寒论》没学好,前后文不能够互相连接起来啊。实不相瞒,你象柯琴这样的大家,他都犯这种错误。他是用猪苓汤和黄连阿胶鸡子黄汤,简直狗屁不通。
那么106条说的什么意思啊?106条说的是太阳病啊。患者得了太阳病,没有得到解除,邪热呢,与瘀血结于下焦了,出现了类似于神志失常啊,坐卧不安的情况啊,如果病人呢,没有经过治疗就尿血了,那么这种情况呢,就可以自行痊愈,就自愈了。如果这个患者的太阳表病没有得到解除,就不能够采用攻下法治疗,应该先解除表证,表证解除以后呢,如果患者感觉到下腹部拘急硬痛,这个时候呢,就可以用攻下法来进行治疗,应该用桃核承气汤来治疗。
那桃核承气汤什么方子啊?桃仁、大黄、桂枝、甘草、芒硝,很显然,这里的大黄、芒硝是可以泄热的,所以它可以治疗热结膀胱啊,桃仁呢,来化瘀,就这么简单。桂枝呢,在这里用了很少的量,是为了散结,因为少腹急结嘛,因为这个膀胱的热瘀瘀结在一起了,它不下来,它没有下血,所以我们让它下来,所以才用的桃核承气汤。
那这样一来,我们再看一下啊,再看一下这个热结膀胱,293条: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那么这里该怎么治疗,还不明显吗?这里就是少阴寒化,这个少阴肾阳阳气来复,脏邪还腑,导致出现了这个太阳热结膀胱的蓄血证。如果这个热结膀胱,患者自行尿血,那么这个病就可以自愈,不用开方就好了。如果他没有便血呢?没有便血,由于热结膀胱伤络流出的血与瘀相结,下不来,而出现了什么?(出现)少腹急结的话,就可以用桃核承气汤来治疗,所以第293条必须要与太阳病的106条来互参学习,才能够真正搞清楚它,所以293条如果便血了,就自愈;如果没有便血,出现了少腹急结,就可以用桃核承气汤。什么猪苓汤哦、黄连阿胶汤哦,通通狗屁不通,风马牛不相及。
那么,还有一些医家说,这个少阴病本身就是少阴热化,然后呢,又传到了膀胱,导致膀胱有热,说不承认这里的少阴病是少阴寒化,阳气来复引起的,这种说法呢,就错的更离谱了,那简直就是连少阴病都没学好,那么我如何能证明这里的少阴病一定是少阴寒化,阳气来复呢?且听接下来的分解。
我们学习《伤寒论》,刚才我联系了太阳病的条文啊,106条条文,太阳病的条文来解读293条,那是因为太阳病里面有太阳表病,表邪入里,出现了这个热结膀胱,热结膀胱的太阳蓄血证的桃核承气汤的情况。而293条呢,293条是脏邪还腑,是少阴病啊,肾脏的邪气还到了膀胱腑,它都是一样的出现了热结膀胱的这个太阳蓄血证,只不过106条的来源是从太阳表病而来;293条呢,是从少阴病脏邪还腑而来。来的源头不同,一个从太阳表病来,一个从少阴里病而来,但是他们都到了同一个位置,都产生了同一种证型,就是热结膀胱啊,甚至啊,如果没有下血的话,甚至出现太阳蓄血证的桃核承气汤证。
那么这种联系太阳病和少阴病共同来解读啊,它的跨度稍微长一点。那么我们现在为了证明这个少阴病的确是少阴寒化阳气来复呢。那么我们联系的上下文呢,就要联系的更紧一点了,请看第293条前面那几条条文,他们讲的是什么内容。
第292条,也就是上一条,他说: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我们上节课已经讲过了,那第292条条文说的什么?说的就是少阴寒化了之后,阳气来复出现的手足不逆冷,还发热,看到没有,这是一脉相承的啊,也就是说。上条条文本身就讲的是少阴寒化,阳气来复,所以我们本条紧接着上一条,这个少阴病仍然还是少阴寒化,阳气来复。
那如果你还不承认,那我们再往上看,289条:少阴病,恶寒而蜷,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这是不是少阴寒化,阳气来复。288条:少阴病,下利,若利自止,恶寒而蜷卧,手足温者,可治。这是不是少阴寒化,阳气来复?第287条: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这个是不是少阴病阳气来复而自愈呀?287条也是这个。
所以我们前面说这么多条文都是在讲少阴寒化阳气来复,所以293条不是少阴寒化阳气来复吗?你还不承认是吧?如果你还不承认,那我再给两条你看,一条是287条: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请注意至七八日这个时间啊,然后我们再看293条:少阴病,八九日。看到没有?293条说八九日,287条说七八日,时间只相差了一天,但是287条说的是什么?是少阴寒化阳气来复下利自愈,是因为他要过经,需要时间。过经需要时间。293条呢,过经之后,他并没有下利自愈,而是什么?脏邪还腑。
所以他才是八九日,是少阴脏病还腑,还到了太阳腑病,这个时间节点。看到没有?这是证明其一。好,其二呢。我们证明一下,既然有少阴脏邪还腑,是寒邪因为阳复了之后形成了热证,那脏邪还腑呢,是阴病成了阳病。那么少阴能脏邪还腑,那太阴能不能呢?当然能,我们就用太阴病的太阴还腑的这个条文来佐证一下脏邪还腑。
我们请看条文,第187条条文: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看到没有,187条说的是太阴病。手足温之后,太阴阳气来复,脏邪还腑,大便还而变硬,形成了阳明病。那么太阴脾到阳明胃,这不是脏邪还腑吗?太阴本为寒病,现在变成了阳明的热病,不是阴病变阳病吗?
如此一来,293条使少阴寒化经过了一个阶段之后,患者少阴阳气来复,脏邪还腑,形成太阳蓄血证,热结膀胱,是不是?天衣无缝,无懈可击。
因此,我的观点是我开篇用七步成诗之才写出的那一首唐诗。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唐诗:少阴阳复邪还腑,一身尽热膀胱苦,便血自愈腹结蓄,桃核承气最靠谱,一二四押韵,腑、苦、谱。现在明白我的开篇诗的意思了吧?
第一句话,少阴阳复邪还腑,本来是少阴寒化的,但是呢,经过了一个阶段,一个周期啊,八九日的样子,阳气来复,结果呢,脏邪还腑,所以少阴阳复邪还腑。那出现了什么呢?一身尽热膀胱苦,那么脏邪还腑就苦了膀胱啊。因为膀胱有邪,热到膀胱了,所以一身尽热膀胱苦。这个苦意思就是病的意思。膀胱病了,膀胱有热,受热所苦。就这个意思啊,苦于受热。这是膀胱第三句,便血自愈腹结蓄。什么意思啊?就是如果说他尿血了,那么这个邪热就通过尿血的形式出去了,这个患者就会自愈,所以便血自愈。如果他不便血呢,少腹急结呢,便血自愈,腹结蓄。那么腹结蓄什么呀?这少腹急结应该就是太阳蓄血证。那怎么办呢?最后一句话,桃核承气最靠谱。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用太阳病106条条文桃核承气汤来下血,下瘀血。所以这个293条,像我这样解读的话,简直就是。Perfect, very.相当OK,堪称完美。
好,那么我解读的完不完美呢?还不是我自夸说了算啊,请原谅我刚刚不小心自负了一下自己,夸了一下自己。但是,是不是属于自夸呢?我们看一下古往今来的那些名垂青史的伤寒大家,对对这条条文的解读,为什么我说他们没有一个是对的啊。你们不要嫌我狂妄啊,不要嫌弃我狂妄,我把他们的解读分享给你们听。
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他说:膀胱,太阳也。少阴太阳为表里。少阴病至八九日,寒邪变热,复传太阳。太阳为诸阳主气,热在太阳,故一身手足尽热;太阳经多气少血,为热所乘,则血散下行,必便血也。好,他已经说了,这是脏邪还腑,没问题。那是他的问题在哪里呀?他的问题在太阳经多气少血为热所乘,则血下行,必便血。那他的解释就是必便血就是一定会尿血。那怎么可能会一定尿血呢?不尿血的时候还会出现这个少腹急结的太阳蓄血证,用桃核承气汤呢。他也没讲啊,所以说他只是提出了有脏邪还腑,但是他并没有解释清楚便血是不是一定的。
不便血用什么方子?便血还需不需要用药?他都没有交代,所以他的解释不完美啊。正因为他的解释不完美。因为他是第一个注解《伤寒论》的人,导致了后面的人呢,乱七八糟一通。
我们看方有执《伤寒论条辨》,他说:膀胱属太阳,太阳者,六经之长也,为诸阳主气,与少阴肾为合,阴从阳化,里热达表,故一身手足尽热也。热在膀胱,太阳多血,肾司开,阴主下降,故热乱,则血出于二便也。他说大小便都拉血。他说大小便都拉血,也没有说他拉完血好不好。如果不拉血,怎么治也没有啊。他呢,只是在成无己的基础之上,把便血说成了二便也,血出于二便,又尿血又拉血,而且呢还是必然要出血的,必然要出血吗?如果他蓄血蓄在少腹急结,他根本就不出血。不出血就要用这个桃核承气汤来治疗。
他们通通都没有和太阳病的106条条文互参啊,所以导致他们瞎想、瞎解读。
我们再看喻嘉言《尚论篇》,他说:少阴病难于得热,热则阴病见阳,故前篇谓手足不逆午冷、反发热者不死。然病至八九日,阴邪内解之时,反一身井手足尽热,则少阴必无此候,当是脏邪传府,肾移热于膀胱之证也。以膀胱主表,一身及手足正躯壳之表,故尔尽热也。膀胱之血为少阴之热所逼,其出必趋二阴之窍,以阴主降故也。那说了等于没说,和方有执说的是没什么区别啊。
张志聪《伤寒论集注》,他说:此言少阴得三阳之气而热入膀胱也。少阴病,八九日,当阳明少阳主气。一身手足尽热者,阳明少阳之气合并于太阳通体而为热也。夫太阳秉膀胱之气而周遍一身,今一身手足尽热,以热在太阳之膀胱,膀胱受热,散人胞中,故必便血也,还必便血。他们连必是不一定,是有可能的意思都不知道,他这里还居然说三阳之热,他就是个脏邪还腑啊,太阳有热啊,热结膀胱,就这么个情况。
好,柯琴,柯琴是伤寒大家里面的佼佼者啊,我们看他这个伤寒大家大家的佼佼者怎么说的啊。柯琴他在《伤寒来苏集》里说:此脏病传府,阴乘阳也;气病而伤血,阳乘阴也。亦见少阴中枢之象。发于阴者六日愈,到七日其人微发热手足温者,此阴出之阳则愈也。到八日以上,反大发热者,肾移热于膀胱,膀胱热则太阳经皆热。太阳主一身之表,为诸阳主气,手足者诸阳之本,故一身手足尽热。太阳经多血,血得热则行。阳病者,上行极而下,故尿血也。他总算知道这里是尿血,此里传表证,是自阴转阳则易解,故身热虽甚不死。轻则猪苓汤,重则黄连阿胶汤可治。与太阳热结膀胱血自下者,证同而来因则异。少阴传阳证者有二: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是传阳明;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是传太阳。下利便脓血,指大便言;热在膀胱而便血,是指小便言。看到没有?他说轻则猪苓汤,重则黄连阿胶汤,说明了什么?说明他根本就没搞明白别人太阳热结膀胱,太阳热结膀胱下血是不药而愈,106条条文他根本没看明白,或者说根本他怎么不去看一下呢?如果下血就自愈。既然都自愈了,你要猪苓汤,要黄连阿胶汤干什么?就算别人不自愈,不自愈会怎么样?会少腹急结,少腹急结106条,别人说的很清楚,用桃核承气汤,你还在这里用猪苓汤,黄连阿胶汤。别人是太阳病,太阳热结膀胱,太阳蓄血证,怎么去用猪苓汤和黄连阿胶汤呢?猪苓汤、黄连阿胶汤是治太阳病的吗?所以说这么大一个伤寒大家,居然犯这样的错误。连这个太阳热结膀胱下血自愈的这种情况,他都不知道。他居然用猪苓汤和黄连阿胶汤去治。
吴谦《医宗金鉴》,他说:邪传少阴,不从阴化而见寒证,亦不从阳化而见热证,是其人肾气素充,所以脏虽受邪,留连八、九日,仍复传府外散也。太阳主表,故一身手足尽热,若热还卫分,非汗不解;热还荣分,非衄不解。热甚于上,则头痛、目瞑、衄血;热甚于下,则腹痛,尿难、便血,理必然也。凡热少血多,瘀成血蓄;热多血少,热迫其血,血不得蓄。今为少阴邪热。复转膀胱而伤荣分,迫走下窍,故便血也。
哎呀,他说的多就错的多啊,这个邪气就还到了荣分,还非衄不解,你以为是麻黄汤啊?麻黄汤以衄代汗,那流鼻血。那流个鼻血就好了。流个鼻血就好了,那是麻黄汤证,麻黄汤证是表证,太阳表证,别人这里是什么,是太阳里证,热结膀胱。或者说太阳膀胱蓄血,下焦蓄血,什么衄解啊,汗解啊,乱七八糟说一通。
这个热能还到那里去吗?怎么可能呢?还到太阳腑就不错了,你还还到太阳表去啊?脏邪还腑还的是什么腑啊?还的是腑的里证,怎么可能是表证呢?所以《医宗金鉴》是乱说一通。脏邪还腑有还表证的吗?别人太阴病脏邪还腑还的是大便硬,是阳明病、热证。少阴病还到太阳腑也一样是热证。是里证。怎么可能是个表证呢?那里证怎么可能衄解呢?那麻黄汤才有可能衄解,以衄代汗。
陈修园《伤寒论》浅注,他说:少阴热化太过而亦而病。少阴病八日,为阳明主气之期,九日为少阳主气之期,病气由阴而渐出于阳。身以外为阳,手足为诸阳之本,一身手足尽热者,阳气盛也。所以然者,以少阴之本热移在膀胱,膀胱为胞之室。膀胱热不得外发于肢体而为热,必内动其胞中之血而为便血也。引言少阴热化太过,脏病于腑,而为便血也。然后他又说了一个按:何注下利便脓血,指大便言:热在膀胱而便血,是指小便言。汪注肾主便,从前后便而出,皆是,陈修园说白了,就是没有自己的主见,抄别人的,连他注解《伤寒论》都抄别人的,你说他有个什么主见?
恽铁樵《伤寒论辑义按》,他说:以“热在膀胱必便血”句,当存疑。因手足尽热,何以热在膀胱?其理不可晓,且于经验上亦未值此种病,此两者俱无,便无从强释。钱氏谓“虽热邪在膀胱,恐血未必从小便出”,是钱氏亦未曾见此种病也。恽铁樵呢。他在上海啊,发扬发展中医,还建了中医学校,对中医是有功的。但是他对《伤寒论》的注解,请恕我张某人直言,狗屁不通。他本来是一个学西医的,后来又学中医,所以学成了中不中西不西,解读《伤寒论》更是狗屁不通。但是他对传播中医文化的贡献还是有的。
他在临床当中见不到这种病吗?我看你们是看病看少了,当官当的太大了。怎么没见过?我打个比方吧,如果一个老年人肾阳虚,然后呢,感受了伤寒,刚开始是畏寒的,过了一段时间,他开始发热。又开始便血,西医认为他得了急性肾炎,有没有急性肾炎?会不会便血、尿血、发热?会不会?当然会呀,临床当中比比皆是。恽铁樵啊恽铁樵,他居然说他没见过啊?他还扯其他人也没见过,说这种病他没见过。他自己没见过就算了,他说钱氏谓虽热邪在膀胱,恐邪未必从小便出。他认为钱氏也没有见过这种病,你自己看病看少了,总结的不多,你还说别人没见过。我随便举个例子,比比皆是。我只能够说明你这个人,学医头脑啊,不是那个事啊,临床又太少。但是呢,你对发扬中医奔走相告,建立学校还是有贡献的。所以,有些人对中医的贡献是辅助传播,而并非自己的中医水平有多高。恽铁樵就是一个典型的这样的案例。所以说,有些人是专业性人才,能够研究医学领域。有的呢,有的人是个类似于组织部长、宣传部长,能够干这些事,但是他本人的医学水平不行。
胡希恕胡老他说:此条讲少阴(表阴证)传阳明,曰“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属阳明热盛。阳明病便血,属热入血室,故曰“热在膀胱”。此为倒装句,此段与第216条“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一样,并不是“一身手足尽热”必便血,不入血室则不会便血。此即由“一身手足尽热”而知少阴病转属阳明,热一入里,加之在下本有瘀血证,“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热邪下入血室而成便血。热邪入里后,哪里虚上哪里去。狗屁不通。
胡老居然认为这是少阴病传的阳明,那实在是令我刮目相看,还热入血室,我早就把《伤寒论》的关于热入血室的四条条文解读过了。那热入血室是女人才有,男人没有。热入血室是热入胞宫,我已经讲过N次了,但凡讲热入血室的时候,我就拼命的解读。用了好多论点,论据。以经解经来解读热如血事是女人才有,男人没有的,但是胡老呢,非常的固执,他认为男人也有热入血室啊,这我就不说了。他居然把这一个普遍认为是脏邪还腑,少阴病传到这个太阳膀胱的,他居然说成是一个阳明病,那简直是错的,太离谱了。
我们再看一看刘渡舟,刘老他怎么说的啊?刘老呢,我长期对刘老的评价就是啊,脚踏两只船。这一次呢,更明显。刘老这一次脚踏N只船,他的解读呢,就是把所有他认为有道理的全部拢在一起,就是自己的解读。我们看他怎么说的啊。他说:关于“便血”,张仲景并未明确指出由小便出,还是由大便出,后世医家也众说纷纭。方有执、喻嘉言认为热在膀胱,当是小便尿血;也有人认为,热可以在膀胱,但便血并不一定由小便出。因为太阳经包括足经膀胱与手经小肠,故上述两种意见均不为错。柯韵伯提出用猪苓汤治疗本证,我们也可以参考。你看他说了什么,他既认为这个有道理,又认为那个有道理啊,甚至说猪苓汤来治疗,他说都有道理,有个什么道理啊,猪苓汤来治疗它有什么道理,我问你?如果我们回看106条条文的话,猪苓汤根本就不需要,因为他如果血自下的话,下者愈。下血可以自愈,根本就不需要治疗。
如果没有下血,形成了少腹急结的下焦蓄血,那就用桃核承气汤,106条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还在这里这那的一大堆。由于自己呢,智商有限,水平也不够。干脆算了,把所有人垒在一起啊,大家就这么说的啊,那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都有道理啊,大家都对啊,都可以做参考。这就是刘渡舟刘老,没有自己的主见。别人说什么,只要有点道理的,他都拿来当自己的解读。
便血这个词指尿血的还有一条条文,我们看《伤寒论》第84条:淋家不可发汗,汗出必便血。如果你说便血,你不知道是尿血,小便便血还是大便便血?那84条说了一个便血,你现在还不能肯定这个便血是小便出血还是大便出血吗?很显然,84条是小便便血,我们称之为尿血。是不是?便血是可以指小便出血的,84条条文就是佐证。
好,还有一些医家呢,把这条条文说成是少阴热化,然后跑到膀胱去的,那就错的更离谱了。我就不分享了啊,因为时间有限啊,我们这节课讲的时间太久了啊。那么关于我的观点啊,以经解经,以及对前人进行了批判式的学习啊,希望大家能够理解我的心情。我并没有对前人,那些历史留名的伤寒大家,对他们的人品没有任何问题啊。我只是说他们的解读就事论事啊,说了一下我的观点啊。我为什么要说狗屁不通啊?说他们这些缺点呢,是为了大家不要盲目的去信任任何权威,这是第一啊。不要盲目的去迷信权威啊。第二呢,我也希望大家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要别人有点知名度,写了几本书,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啊,你要有自己的思维,如果你没有自己的思维,那么你如何能够创新,如何能够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呢!正所谓啊,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嘛,他们这些人都已经做古,成名成家已久,我张某人终于登上了这历史的舞台,难道我不该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吗?
泱泱中华,我们的文明博大经深,上下5000年历史的舞台终于轮到我们上场。我们应该有自己的真知灼见。如果我们创造的东西能够给后人以启发,那么后人再来评价我的时候,如果我有不对的地方,他也指出来。我张某人几百年以后都会含笑九泉。
好,我是张胜兵,感谢大家的收听,如果大家喜欢我讲的《伤寒论》,请点击并关注喜马拉雅张胜兵品伤寒,或者关注微信公众号张胜兵中医这五个字啊,张胜兵中医。如果想看文字版本的。你就去淘宝、京东、新华书店,或者联系我本人的助理,可以买到这个签名书,因为我的讲课都翻译成了文字。我到目前为止呢,在全世界大约有两百多个徒弟啊,遍布全球,基本上的大部分国家都有我庸胜堂弟子啊,这也是我传承发扬中医药。希望能够啊,将中医推向全世界,上升到一个历史高度啊。为了这个理想,我可以乐此不疲。
好,感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节课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