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本文为听课粉丝根据录音整理而成,如有误差,还请海涵!
张胜兵品《伤寒》
第241讲:太阴病(276-277条 · 太阴表证与里证及四逆辈)
四肢烦疼太阴风,脉浮发汗桂枝中,
自利不渴脏有寒,温之即愈四逆功!
大家好,我是张胜兵。今天是农历的正月初五,现在是晚上的11:23,感谢大家守候着手机或者电脑旁来收听我为大家讲的《伤寒论》。这节课我们讲第276条和第277条两条条文。
我们先看条文的原文。
第276条: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第277条: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那么我们仅从字面意思可以这么翻译:第276条,得了太阴病,如果脉象是浮的,可以用发汗的方法治疗,应该用桂枝汤。第277条,患者自行拉肚子而没有口渴的,这属于太阴病。这是脾脏虚寒的缘故,应当用温药治疗,可以用四逆汤、理中汤之类的方剂酌情选择。
好,我们逐字逐句的再剖析一下啊。
第276条: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其实呢,是对第274条的互为补充啊,274条说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那么太阴中风,四肢烦疼,可以和第276条合并。也就是说,第274条说了太阴中风的欲愈证,欲愈证的脉象阳微阴涩而长者。紧接着275条说了欲解时的时辰,欲解时的时辰从亥至丑上。那么276条呢,讲的就是如果太阴中风不自愈,没有自愈的脉象。它的脉象是浮的,它并不是阳微阴涩而长。那么如果脉象是浮的,那怎么办呢?证明太阴中风,有邪气在表,可发汗,宜桂枝汤。就这么个意思。因此我们可以断定276条的太阴病就是太阴中风,而且它省略了太阴中风的临床表现,比如说四肢烦疼,当然这个四肢烦疼不是太阴中风的唯一临床表现。四肢烦疼只是为了区分太阴中风与太阳中风啊,阳明中风等其他经中风的这个鉴别要点。
比方说一个病人中风啊,表证啊,邪气在表,而且是表虚中风。那么如果他是头项强痛,就是太阳中风。如果他是前额头痛,那么就是阳明中风,如果他是四肢烦疼呢,那就是太阴中风。因为根据不同经的生理特点和经络的走向,我们就可以很快区分这个中风究竟是哪条经的中风。因为它们的脉象都是浮的,它们都有可能会出现一些表证的临床表现,但是疼痛的部位却是不同的,虽然说它们属于不同经的中风,疼痛的部位也不同,但是它们可以用同一个方子,桂枝汤。桂枝汤调和营卫,祛风解肌。
好,我们看第277条: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276条呢,讲的是太阴病的表病,也就是经病啊。277条呢,讲的是太阴病的脏病,也就是里病啊。一个讲内,一个讲外啊,一个讲的经病,一个讲的脏病。而我们的太阴病的概述,太阴病的这个提纲,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这些讲的就是太阴脏寒的临床表现,因此第277条其实际上就是对太阴病提纲的这个描述,以其脏有寒,当温之,宜服四逆辈。而且他还加了一个自利不渴。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也就是说这个患者自行下利,拉肚子,但是他并不觉得口渴。这样的情况下,属太阴有寒,就太阴脾寒嘛,应该用四逆辈来治疗。那么这里277条所说的自利不渴,另外我们应该知道,它应该还具备腹满而吐,食不下这一些太阴病提纲的内容,这些通通都是太阴脏寒所具备的,也即是典型的太阴病的临床表现。
那么自利不渴者,属太阴。那如果自利而渴呢?既然他有自利不渴属太阴,那当然它会有对比的?那自利而渴呢?自利而渴属少阴。
这个我们在少阴病会重点讲解,条文呢,当然有条文,第282条: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饮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所以如果说同是脏寒自利,我们用渴与不渴来区分是太阴还是少阴,说白了就是拉肚子吧,阳虚拉肚子。他究竟是脾阳虚拉肚子呢,还是肾阳虚拉肚子呢?那么就看他渴与不渴。脾阳虚拉肚子呢,一般不怎么渴。肾阳虚拉肚子呢,他就会渴,但是呢,他却喜欢喝温水,热水,因为他是阳虚嘛。阳虚的人就算渴,他也不会喝凉的,他也不想喝凉的,他会喝温的,喝热的。
那为什么自利不渴属太阴;自利而渴属少阴呢?因为少阴肾嘛。肾阳虚将会出现什么?肾阳虚,那么膀胱蒸腾气化作用就降低,就减退,津液不能上承,所以口渴。
好。既然是太阴,脾脏有寒,治疗方法当然是当温之,那就是温脾阳。温脾阳仲景给了一个宜服四逆辈。他并没有说是什么方子,就说了一个四逆辈。那么这个四逆辈究竟是个什么意思呢?后世医家呢,总结了很多种四逆辈,但是我个人认为我们应该从两个角度来看。一符合277条条文原文的内容,如果说就277条原文的内容来看,这个太阴脏寒说白了就脾阳虚,是可以用理中丸、理中汤的,所以这个地方可以用理中汤来治疗。那如果说脾阳虚严重一些,理中汤又不够的情况下,就可以用四逆汤。因为四逆汤温阳的程度要比理中汤要强,所以呢,这里的宜服四逆辈呀,我觉得是可以包含理中汤的啊,也就是说轻证可以用理中汤;重证可以用四逆汤。
如果阳虚的更为严重呢?那么恐怕就涉及到少阴了,也就是说由脾阳虚到脾肾阳虚。那么这个疾病的本质可能会发生变化,可能慢慢的可以归为厥阴病了。因为厥阴病治疗下利它有很多条条文啊。最轻微的是372条。372条: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你看这个腹胀满,身体疼痛,这表里同病啊,但是以里证下利,腹胀满为重。它所以它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所以他先用四逆汤,后用桂枝汤。
但是这条条文并没有说他渴不渴。如果他下利不渴呢?这个四逆汤就是277条的四逆辈;如果他下利还口渴呢?那么这个四逆汤呢,就是少阴病。但是不管他渴与不渴,都可以用四逆汤。为什么?因为脾阳虚就是太阴脏寒的重证和少阴脏寒的轻证都可以用四逆汤。那么如果说阳虚更为严重,就有可能涉及到脾肾都阳虚,而且四逆汤都可能解决不了。那么就直接把它归到了厥阴病,因为他四肢厥逆嘛。那么我们看第314条、315条和317条,以及第370条。
314条: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
315条: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汤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317条条文: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你看这些都是少阴下利,那少阴下利,所以用四逆汤都轻了,都不够啊。他用白通汤,用白通加猪胆汁汤,通脉四逆汤啊,否则将会有危险。因为肾阳暴脱这种情况,肾阳暴脱到已经固不住大便了啊。
我们再看厥阴病里面370条条文: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你看他把317条的条文的内容搞成了370条差不多的意思,一个归为少阴病,以它的侧重点,重在体现少阴阳虚很厉害,而370条呢,它重点在汗出而厥啊,所以它被称为厥,把它安排在了厥阴病里面。
那么通过这样一分析的话,治疗脾有脏寒,就是太阴脏寒的理中丸、四逆汤。那么他这里说这个四逆辈呢,我们就可以狭义的认为就是理中汤和四逆汤的加减,或者就是理中汤、四逆汤。但是这个四逆辈,他竟然说了一个辈,按道理四逆汤系列,四逆汤系列如果仅从四逆汤系列上讲的话,四逆汤应该包括四逆汤,茯苓四逆汤,那这个四逆加人参汤,白通汤,白通加猪胆汁汤,通脉四逆汤,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应该是这些方剂才对,从字面意思的话。如果你把它扩大一点的范围呢,什么干姜附子汤啊,真武汤啊,也勉强算四逆辈吧。可是理中汤它和四逆没什么关联呢。但是理中汤却确实治太阴脾寒呢,所以这里的四逆辈如果从条文本身来讲,可以包括理中汤,包括四逆汤。
但是你说这个四逆辈包括了什么茯苓四逆汤啊,四逆加人参汤,白通汤,白通加猪胆汁汤,通脉四逆汤,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似乎又不妥,为什么?一个太阴病,太阴虚寒,至于虚到去用白通汤,白通加猪胆汁汤,到这种元阳快离绝的地步吗?因为白通汤,白通加猪胆汁汤,通脉四逆汤,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那可是治疗肾阳元阳暴脱命悬一线的时候才用的。太阴阳虚会虚到那个程度吗?虚到那个程度,早就已经归为少阴病或者厥阴病了,它已经不叫太阴病了。
当然,这是我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啊。这是我通过比较这个太阴病、少阴病和厥阴病之后,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轻重不同的问题。所用的方剂应该也不一样。那么如果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的话,就可以把它理解通。怎么理解呢?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如果把这个太阴脏有寒啊,把它从这个地方划开。自利不渴,属太阴,有脏寒,脏寒呢,又和后面的连在一起的脏有寒,当温之,宜服四逆辈,这个没问题,因为你无论是太阴还是少阴,只要是有寒,都可以用四逆辈。这个是可以的啊。那么这个四逆辈呢,如果寒到一定的程度,特别是元阳暴脱,少阴阳虚或者是在厥阴病里的下利,严重的那种,那么就可以用白通汤,白通加猪胆汁汤啊,这个通脉四逆汤等等,这一些急救用的四逆辈,这个就可以了。如果你把它仅仅放在太阴病上说的话,太阴病,太阴单独的脏寒很难去用到像白通汤。通脉四逆汤,甚至白通加猪胆汁汤,通脉四逆汤加猪胆汁汤到这种程度啊。到这种程度都已经是到了啊,如果属于少阴病的话,那么少阴元阳快脱了;如果是到了厥阴病的话,那么手足厥冷,所以少阴厥阴用的更多。太阴我看就啊,太阴就用个四逆汤,理中丸就够了啊,不需要到白通汤的程度啊。
另外,我们从渴与不渴的角度来分析的话,这个白通汤,白通加猪胆汁汤,通脉四利汤,来治疗自利的时候是渴的,自利而渴啊,因为它们治的是少阴脏寒,肾阳虚下利。所以从渴与不渴的角度来分析呢,它也是有点矛盾啊,别人白通汤系列,通脉四逆汤系列是病人会有口渴的情况,但是太阴自利而不渴啊,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握每一个细节,因此通过条文来分析,277条的四逆辈应该就是理中汤和四逆汤,并不包括白通汤,白通加猪胆汁汤,通脉四逆汤,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那一些治疗少阴病和厥阴病的抢救方、急救方应该不包括啊。本条条文里面不合时宜,因为它有不渴和渴的区别。好,我们放到277条条文的语境里面,四逆辈就是指理中汤和四逆汤。
后世医家,你去总结四逆辈。那么你那个四逆辈和277条的四逆辈就不同了,你总结什么?干姜附子汤、四逆汤,茯苓四逆汤啊,四逆加人参汤,白通汤,白通加猪胆汁汤,通脉四逆汤,通脉四逆汤加猪胆汁汤,真武汤啊,甚是有些人还把当归四逆汤,杂七杂八的其他的方子都扯进来,说是四逆辈。那你们去那么分就分呗,反正张仲景没这么分。张仲景的四逆辈在第277条的语境里面也不是这个意思啊,你们爱怎么办,爱怎么分就怎么分。我只对我的讲课,只对277条本条条文负责,但是无论是渴与不渴,无论是属太阴还是属少阴,都是可以用四逆汤的啊。四逆汤是太阴脏寒的重证,是少阴脏寒的轻证。我只能这样说啊。这么总结的话,大家可能会明白,明白的更清晰一些。
好,关于这节课,我们就先讲到这里,我是张胜兵,感谢大家的收听与陪伴,我们稍事休息再讲下一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