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胜兵品《伤寒》第239讲:太阴病(273条 · 太阴病提纲及禁忌)

张胜兵医生 发布于2025-08-15 09:25 阅读量161

本文由张胜兵原创

注:本文为听课粉丝根据录音整理而成,如有误差,还请海涵!

张胜兵品《伤寒》

 第239讲:太阴病(273条 · 太阴病提纲及禁忌)

太阴为病虚脾阳,腹满而吐食不强,

自利益甚时腹痛,脾实亦有君须防!

大家好,我是张胜兵,今天是农历的正月初五,现在是下午的6点过18分。感谢大家守候在手机或者电脑旁,来收听我为大家讲的《伤寒论》。

这节课我们讲《伤寒论》第273条条文。好,我们先看原文。

第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好,这条条文呢?其实是个倒装句啊,如果我们不把它恢复到它本来的样子,我们解读起来呢,就会有误解仲景本意之嫌。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本来说的好好的,突然来了一个自利益甚。自利益甚,这个不就更加的意思吗?拉肚子更加厉害,那么既然有个更加的话,就应该有前提条件,就应该本来就拉肚子。那通过了什么,或者经过什么原因,他更加的拉肚子厉害了呢?应该是这样啊,不然的话,这个自利益甚的益在这里岂不是有语病吗?所以呀,这个自利益甚是有前提条件的啊。时腹自痛,有时候肚子会自己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如果误用了下法,那么就可能会出现胸下结硬的证状。

那么如果我们把它还原到本来,把倒装句去还原的话,那么自利益甚和时腹自痛放在若下之的后面,那么这句话就可以讲的通,就没有语病。

好,我们恢复到它本来的啊,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若下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必胸下结硬。这样的话,那么这个语病是不是就没有了?所以这个倒装结构我们一定要搞清楚啊。很多医家搞不清楚这是个倒装结构,所以解释的一塌糊涂。

好,如果我们把它恢复到它本来的样貌,那么后面的自利益甚呢,就提示了太阴病本身就会自利,是不是?因为它既然有自利益甚,说明它以前就自利,下了之后就更加的严重了,这个自利。好,我们就可以这么翻译说这个太阴病,得了太阴病,那么病人会感觉到腹部胀满,呕吐,吃不下东西,还拉肚子。如果误用了下法呢,那么这个拉肚子呢,就会更加的严重,有时肚子还会痛呢,还会出现胸下结硬的临床表现。

好,我们如果这样去(恢复)是不是很完美呀?那么什么意思呢?如果我们解读的话,就说太阴病,因为太阴病是主要以脾阳虚,寒实内蕴所致,因为这个脾主运化,因此脾阳不足呢,这个阳虚就会生寒,水谷失运,易见寒实停滞阻碍中焦气机,因此腹部会胀满。那脾与胃是相表里的啊,那么既然太阴脾虚,水谷不化,那么浊气内阻,上逆于胃,则可见到呕吐而食不下。那么既然这个脾阳不足,水谷不化,又有寒实停滞,那么脾不升清啊。清气不升,反而下流啊,随着下流,随着肠道下流,你看就出现了什么?拉肚子。你看我们这个治疗拉肚子,在这个脏腑辨证里面,治疗脾虚拉肚子的有参苓白术散,是不是?有附子理中丸,是不是?都是来健脾以止泻啊,升清以降浊。

好,那么病人出现了腹满,腹胀满,想吐,吃不下东西,那么这个时候,本来我们应该以温脾阳健脾的方法来治疗的,如果误用了下法,因为他肚子胀啊,腹满嘛,是有东西在肚子里面,把它攻下,如果误用了下法呢?就会更加的伤及脾阳,那么下利(就是拉肚子啊)更加的严重。那么脾阳进一步被伤,温煦无力,那么太阴脾络就会出现什么啊?就会出现疼痛。为什么会疼痛啊?因为脾阳不足,温煦无力,太阴脾络,失于濡养,就出现了不荣则痛。不荣则痛是其中一种情况。还有一种情况是如果这个地方脾络被堵,不通则痛,是实证的啊,有实性的东西堵在这里的话,那么它也会痛。

那么这个痛呢是时腹自痛,是有时候痛,有时候不痛。为什么会有时候痛,有时候不痛啊?因为脾阳被伤,人体呢它有一个自我修复的过程,就阳气就会聚集到脾阳这个地方来补它,那么这个人的这个机体有阳气自愈的这么一个作用,当阳气、脾阳振奋在恢复的过程当中呢,那么这个脾络失养或者脾络不通,可以得到暂时的缓解。

那么由于脾阳恢复,阳气稍微振奋,如果是脾阳不足,温煦无力引起的这个不荣则痛的话,那么阳气的恢复可以让它产生缓解的作用。这个时腹自痛啊,如果说里面有垃圾拥堵堵在这里而导致的疼痛,那是实。是实,那么如果这个自利益甚,那么把这个东西带出去一点啊,把这个堵在这里东西带出去一点呢。,那疼痛也会缓解啊。所以这个痛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虚证,一种是虚中夹实。

那么虚证呢,是由于脾阳的恢复啊,人体正气的修复啊,可以导致暂时的缓解,就是与这个邪气之间呢,此消彼长的过程当中可以出现可以出现疼痛,暂时的缓解。如果是虚中夹实呢?那么如果自利益甚带动了脉络不通的地方,它也会得到缓解啊。那么这两种情况分别出现在了哪里呢?分别出现在了太阴病第279条条文,桂枝加芍药汤和桂枝加大黄汤上,我们在第279条将会重点讲解。

好,必胸下结硬。胸下结硬有可能是结胸,那么既然它是脾阳虚产生了寒实,那寒实结胸是个什么情况啊?我们看一下太阳病关于结胸的第141条条文。因为结胸一般都是水与热结形成的,但是水与寒结而起形成的,这个寒实结胸只有141条条文给出了治疗方法。

第141条条文: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这个呢,这条条文是唯一讲到寒实结胸,就是寒与水结于胸形成的结胸。可惜的是,这条条文错简了。因为小陷胸汤是不可能治疗寒实结胸的,是吧?因为小陷胸汤黄连、瓜蒌、半夏,它怎么可能治疗寒实结胸呢?所以它这里是错简无疑。我通过研究呢,把它改回来了。

那么我把它改成了什么呢?改成了: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服文蛤汤;若不差者,与三物小陷胸汤;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五苓散,白散亦可服。或者与小陷胸汤啊,小陷胸汤前面的“三物”两个字啊,把它换到白散的前面去啊。与小陷胸汤,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五苓散,三物白散亦可服。

这条条文为什么会改成这样?大家去听张胜兵品伤寒第118讲第141条条文,我用了大量的以经解经的形式还原了141条的这条错简,治疗方法。寒实结胸,如果水在胃肠,用的是五苓散,如果这个水与寒结于胸部,用的是三物小白散,你叫他三物小白散也可以,白散也可以,三物白散也可以,总之,它就是三味药,桔梗、巴豆和贝母这三个药。

为什么这个白散或者说三物白散,或者说三物小白散这个方子能够治疗寒实结胸呢?水与寒结于胸的结胸呢?因为这个巴豆啊,它性热,它是热的,它能驱寒,知道吧?虽然它有毒,但是它性热,知道吧?能够驱逐寒性的痰湿水饮。

用贝母来开邪气的凝结啊,治胸中气结,也具备化痰行水的作用。用桔梗呢,开提肺气啊,肺气一提,胸中这个气也可以顺之而解。再用巴豆,这个热性的峻猛之药攻寒逐水,所以呢,它能治疗因寒实而结胸的这种情况。大家如果想听141条条文为什么会错啊,我是怎么改过来的这个过程呢?回过头去听第118讲啊。

当然273条呢,它是太阴病。如果它是太阴脾阳虚形成了结胸的话,我们除了可以用三物小白散以外,还要加一点理中丸,四逆汤之类的,扶一下正气,毕竟这一个三物小白散里的巴豆太猛了,怕人受不了啊,如果它形成的是结胸的话啊。如果没有形成结胸,那么另当别论,我们就不用三物小白散了啊。因为太阴病不一定下了之后会形成结胸。它这个必胸下结硬这个“必”字啊,是有可能的意思啊,我们已经在《伤寒论》里多次出现这个“必”呀,它是有可能的意思,不是一定的意思啊。仲景用这个“必”是指有可能。

那么这个胸下结硬,如果是形成了结胸,那么就是这么个情况,如果它没有形成结胸呢,那么它的胸下结硬,那么这个胸下如果是指脾胃,是指胃,因为心下是指胃,肯定的啊,那么胸下,那么它如果不是指的胸部指的是心下呢,那么我们就要参考第163条条文。第163条条文: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虽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也就是说,如果它形成的是心下痞硬这种情况的话,那么就可以用桂枝人参汤。那么桂枝人参汤是解表用的,现在呢,他只是说心下结硬,表证并没有说,所以呢,我们可以直接桂枝人参汤去掉桂枝。说白了就是可以用什么?因为桂桂枝人参汤去掉桂枝之后就是什么?就是理中汤,是吧?因为是人参、白术、干姜、甘草这四味药嘛,就是理中汤的组成成分嘛,是吧?理中汤、理中丸它都这个成分嘛,是吧?有表证你就用桂枝,桂枝来解表。现在他没有表证,我们就不需要桂枝,就用人参汤啊。桂枝人参汤去桂枝就是理中汤啊。

好,这个胸下结硬,大概率仲景指的是指心下啊。用桂枝人参汤去桂枝,根据163条条文,说白了就是理中汤。嗯,因为理中汤它既能够治疗这个下后的心下结硬,胸下结硬啊,它是心下结硬啊。163条说的是心下,又能够治疗下利啊,脾阳虚的下利。

如果形成结胸的那种情况呢,我也讲了。即使形成结胸,我们也可以通过第141条用三物小白散或者五苓散啊,根据他具体的情况来给他逐水啊,把水去掉啊。

好,那么第273条,这条呢,虽然讲的是太阴病的提纲,以及它的禁忌,就不能用下法嘛,但是呢,古往今来。基本上没有医家把它解读的这么透彻,反而他们喜欢引用一些其他人的文言文,绕来绕去。表面上看起来高大上,实则呢,华而不实。我们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什么样的才是好的老师或师父呢?就是将复杂的东西,枯燥的东西简单化、快乐化的传递下去。

如果我们这个本来就是文言文的《伤寒论》,你还用其他的文言文来咬文嚼字,东扯西盖,那么你是为了证明自己很博学呢,还是想让别人觉得不明觉厉呢?所以呀,一个好的老师和师父,就是让徒弟和学生在快乐当中以最简单的方式理解最复杂的问题。而我刚好就是这样的一个老师和师父,当然就算我没有成这样的老师或师父,我也在向着这个方向在努力。

好,我是张胜兵,感谢大家的陪伴和收听。我们稍事休息,下节课不见不散!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