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胜兵品《伤寒》第210讲:阳明病(238-239条 · 阳明下后不愈三况)

张胜兵医生 发布于2025-07-29 09:12 阅读量87

本文由张胜兵原创

注:本文为听课粉丝根据录音整理而成,如有误差,还请海涵!

张胜兵品《伤寒》

 第210讲:阳明病(238-239条 · 阳明下后不愈三况)

鹧鸪天 · 阳明下后不愈三况

阳明下之心懊烦,栀子豉汤服可还。

但烦胃中燥屎在,大承攻之无需谈。

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腹满寒。

攻之胀满饮水哕,吴萸理中治何难?

大家好!我是张胜兵,现在是晚上的20:15,感谢大家守候着手机或者电脑旁来收听我为大家讲的。《伤寒论》。

今天我们讲《伤寒论》第238和239两条条文。好,我们先看条文的原文。

第238条:阳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

第239条: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

那么为什么将这两个条文一起讲呢?因为第238条的最后一句话,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它其实是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有胃中有燥屎者可攻,那么呢,宜大承气汤下。第239条,他说啊,此有燥屎啊,故使不大便也。但是,他却没有给方子,而这个省文呢,其实是省掉了: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刚好是第238条的最后一句话,因此啊,238条最后一句话其实际上也是第239条的省文,所以呀,我们将第238条条文和第239条条文一起来讲。

好,我们仅从字面意思呢,我们可以把它这么理解:

第238条:得了阳明病,用了攻下法之后,病人心中感到烦闷不安,胃肠中有燥屎的呢,可以用攻下法。腹部微微胀满,大便开始硬,后边是稀溏的,就不能用攻下法。如果有燥屎的呢,可以用大承气汤来治疗。

第239条:病人不大便,已经有五六天,肚脐周围疼痛,烦躁不安,发作呢,有一定的规律。这是因为肠道里有燥屎,所以呢,才不大便。

那么关于这两条条文,第239条条文没有什么争议,也就是说它很简单,很容易理解,条文也很简单,第239条说的很清楚,因为病人五六天不大便,结果肚脐眼周围疼痛,人还感觉烦躁,而且呢,发作有一定的规律啊,推测这是因为肠中有燥屎,所以才不大便的。就这么简单,没有任何争议。可是我们第238条条文,那就争议大了去了。之所以争议大了去了呢,有很多原因,嗯,在这里呢,我先把我对这条条文的理解读出来,还是用以经解经的形式来解读一下,然后再来看其他医家,他们是怎么错的?为什么错?

好,我们重点解读一下第238条条文。阳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那么这里的主要争议点在哪里呢?心中懊憹。懊憹而烦和胃中有燥屎这两句话他是不是讲的同一种情况?有的人说他讲的是两种情况,一种是心中懊憹而烦,一种是胃中有燥屎。有的人直接说,这讲的是一种情况,心中懊憹而烦,并且胃中有燥屎,这个同时出现,那么这个是最大的争议点之一。

另外,后面的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这个呢,也有争议。有的人认为呢,这个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是栀子豉汤证。有的人呢,则认为是一个小承气汤证。

他们呢,各有各的道理,而且都引经据典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但是我张某人统统不敢苟同,因为我有我的看法。

好,我首先表明一下我的观点啊,我的观点是这条条文是阳明病用了下法之后,出现了三种没有痊愈的情况,如果说阳明病用了下法,他病就已经好了,那么就没有这条条文了。这条条文是指阳明病用了下法之后没有痊愈。

这三种情况是哪三种情况呢?那我们逐一分析一下。

第一种情况,心中懊憹而烦,这就是一种情况。阳明病下了之后,出现了心中懊憹而烦。懊憹而烦,这是其中一情况。

第二种情况是阳明病下来之后呢,胃中仍有燥屎,就是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这句话。这是第二种情况。

第三种情况是攻了之后出现了什么啊?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攻之后呢,就出现了这种情况,而且仲景说了,不可攻之。那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就不能攻。这个不可攻和前面的可攻形成对比,是为了说明胃中有燥屎的可攻。而如果大便初头硬而后必溏呢,这种情况是不能攻。最后补充说明了一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

所以呢,我把它分成三种情况,之所以有很多医家把它分成两种情况,是因为他受到了一个可攻和不可攻这两句话的这一个误导。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阳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烦。很明显,如果是心中懊憹而烦,就不存在可攻不可攻,因为它就是个栀子豉汤证,用清法就可以了。不是攻和不攻的问题,是吧?那清这个胸中无形之邪热用栀子豉汤,那叫清法。根本就不存在攻或者不攻,所以他根本就没有写可攻不可攻,而胃中有燥屎显然是可攻,所以他写了可攻两个字。而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他为了强调不可攻,所以他写了不可攻。那既然可攻和不可攻形成了对比,而心中懊而烦,懊憹而烦后面没有写可攻和不可攻,因此啊,很多医家就误认为心中懊而烦,胃中有燥屎者,这两个是同时存在的。那胃中有燥屎可以同时存在的是什么?烦是可以存在的,但是它是不可能形成懊憹的。它只可能出现什么?同时存在什么?谵语,是吧?谵语,烦躁有燥屎,这可以同时出现。

但是你同时出现懊憹,烦躁和燥屎是不可能同时出现的,为什么呢?因为懊憹张仲景是特指无形邪热弥漫于胸中,形成的所谓的虚热证。这个虚是指这个邪热没有结而成实的虚啊,其实它就是热,是有实热,实热形成的弥漫性的一种状态仲景称之为虚烦、虚热。他用懊憹来这个词来表达,所以呢,心中懊憹而烦,绝不可能和胃中有燥屎同时存在,因为胃中有燥屎存在是阳明腑实证,是热已化燥成实。什么实?就是没有排出去的燥屎或者大便哟,是实际存在的东西,能看的见摸得着的。而邪热弥漫于胸中形成的栀子豉汤证,它是虚烦,一个虚烦和一个阳明腑实证是不能同时存在的。仲景从来没有说过它们同时存在,所以这是他们犯的重点错误。

因此啊,这个条文是得了阳明病的人用了下法之后,病人没有痊愈,出现了三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形成了无形邪热郁遏胸膈的栀子豉汤。第二种情况是阳明用了下法之后,由于下的太轻,这个燥屎没有完全出去,胃中仍有燥屎,仲景说可攻。意思就是还可攻啊。所以后面他补充说了,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知道吗?第三种情况是攻了之后,攻的太猛了。这个患者呢,他这个阳明腑实证有,但是攻的太猛之后伤及到了阳气,而导致什么?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这种情况呢,就不能再攻了。所以他说了,不可攻之。

所以呀,我把这条条文用现代的标点符号,把它打一下之后就简单了,就不容易误会了,怎么打呢?阳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就三种情况。最后呢,来一个补充说明,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那么你也可以认为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可以直接接在胃中有燥屎者,可攻,可以接在可攻的后面,宜大承气汤。也可以。

那么,仲景为什么把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直接写在了最后面,而没有写在可攻的后面呢?一是因为仲景在写条文的时候,喜欢把方剂写到最后,最后一句话写方剂,另外呢,它承前启后,承前是238条前面的内容,启后是启迪239条的内容,第239条也是有燥屎,也应该用大承气汤来治疗。所以呢,把第239条省略了一句话,就省略了宜大承气汤嘛。所以呢,他就把若有燥屎的宜大承气汤,写在了238条和239条的中间,说明这条条文238和239共用这条条文的最后一句话“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

好!为了证明我表达的这条条文,它是因为阳明病下了之后,这个病没有痊愈出现的三种不同的情况呢。它指胃中有燥屎的可攻,用了大承气汤,心中有懊憹而烦呢,他没有给方,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也没有给方,是因为本条条文重点讲的是阳明病的大承气汤,包括第239条啊,240条,241条,242条,后面的几条条文通通都有大承气汤,而我们这几条的内容重点讲大承气汤,因此啊,第238条只说了大承气汤这种情况,并没有说栀子豉汤,也没有说后面的腹微满的情况。

好,阳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烦,这个用栀子豉汤,我们有哪些条文做支撑呢?我们看第228条条文,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憹,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

你看这个228条条文阳明病,下之和我们238条条文阳明病,下之一模一样,心中懊憹而烦和第228条里的心中懊憹一样的。因此呢,它是栀子豉汤证。

第二种情况,阳明病,下之,下之之后呢,胃中仍有燥屎呢,阳明病,下之我们把心中懊憹而烦这种情况刚才已经解释了,是栀子豉汤证,我们就可以直接先不要它。阳明病,下之,胃中有燥屎者,可攻。什么意思啊?就是阳明病,我们用了攻下法,他的胃里面呢,还有燥屎,说明他的这个阳明腑实证仍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说明什么?说明这个下的太轻了。这个病人的燥屎很严重,你用了这个下法之后呢,还没有达到治疗效果,因此他还可以继续攻下。那最后一句话的补充说明,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那么可攻用什么攻啊?大承气汤。所以第二种情况是下了之后燥屎仍在,还可攻,用大承气汤。

第三种情况,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那么这里的争议就大了,有的人说是栀子厚朴汤,有的人说是小承气汤啊,请恕我直言,统统狗屁不通。

我们看第209条条文: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矢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矢气者。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为什么我念到这里不念呢?因为后面断句了。后面的这些东西呢,和初头硬,后必溏不是直接关系啊。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硬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矢气者,慎不可攻也。那么关于第209条条文,我已经讲的非常详尽了,我把我讲过的诗拿出来给大家看看。

好,第209条条文呢,因为争议非常大,所以呢,我写了一首诗啊,大家可以回过头去听,写了一首诗呢,来证明或者说剖析第209条它的逻辑啊,这个条文的逻辑。我写的诗是:阳明潮热大便硬,攻之可与大承气,大便不出六七日,试之少与小承气,腹有矢气乃可攻,头硬后溏不转气,攻之腹满不能食,若成胃寒饮则哕,若复成实硬而少,仅需和之小承气。我们看重点,看后面啊。头硬后溏不转气,攻之腹满不能食,若成胃寒饮则哕。什么意思?就是说:用了攻法,攻之太过,出现了什么?初头硬而后必溏,而初头硬而后必溏这种情况如果是攻成了,因为攻法攻的太过了嘛,就伤及脾胃阳气,伤及脾胃阳气,如果是导致胃阳虚,胃寒有饮证,胃阳虚就会出现什么啊?与饮水者,与水则哕。哎,就会出现逆干呕,那么这个情况是什么情况啊?这胃寒仲景用的什么东西呀?当然是吴茱萸汤,也就是说,用承气汤攻下,攻的太猛了,导致伤了胃阳,导致胃阳虚的吴茱萸汤出现了。

如果他是以饮水则哕的胃寒为主的话,那就是吴茱萸汤。如果是说他初头硬,后必溏,而溏了之后更溏,那就出现了便溏。如果是形成了太阴病呢,脾阳虚呢,那就是理中丸证了,所以这第三种情况啊,头初硬,后必溏这一种情况是什么?是阳明病攻的太过伤及脾胃阳气而出现了阳虚的情况,是有寒的情况。那么既然他有寒。你还能用小承气汤治吗?显然不能。既然他有寒,你还能用栀子厚朴汤来清热吗?更加不能嘛。所以栀子厚补汤、小承气汤都是狗屁不通。

至于后面说以小承气汤,这个第209条最后说,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硬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这个是什么?这个是指其后发热者,这其后又出现了阳明腑实证,大便又硬了,才用小承气汤治,根本就不是初头硬,后必溏。所以有的医家说用小承气汤,他根本就没有理解啊。这个初头硬,后必溏就已经是有寒了,怎么可能还有热呢?那第209条后面的其后发热是指又发热了之后,根本就不是在初头硬,后必溏产生的。初头硬,后必溏是阳虚。

如果你还要我证明初头硬,后必溏是阳虚的话,我再给你拿条条文,我们看《伤寒论》第191条条文: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这什么意思啊?说明了大便初硬后溏,这种情况是胃中冷。水谷不别。说白了,就是有寒嘛,说的清清楚楚啊,中寒嘛,所以呢,初头硬,后必溏是胃有寒。而用了攻法之后,阳明病用了攻下法,攻的太过,攻的太过之后呢,出现的胃阳虚有寒,可以用吴茱萸汤。如果攻的太过,伤及到了太阴脾,脾阳虚就可以用理中丸。

所以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那要怎么样啊?要温之,不可攻之,而要温之,用吴茱萸汤或者理中丸,根据情况而来。如果是阳明寒就是吴茱萸汤,如果是太阴虚寒,那就是理中丸。就这么简单。

所以呀,我们再总结一下第238条阳明病,下之的第一种情况,出现心中懊憹而烦的栀子豉汤证;第二种情况,攻的力度不够,阳明病还没有彻底好,胃中仍然有燥屎,仍然可攻,用大承气汤继续攻;第三种情况,攻的太过了,而出现了有寒,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而要温之的一片寒象,用吴茱萸汤或者理中丸的治疗。这条条文这么解读就怎么样啦?Perfect,完美。

好,我们回过头看一下我们的开篇词《鹧鸪天》。我这是第一次用《鹧鸪天》来写词牌名,在《伤寒论》里面,因为我写过很多诗词啊,这《鹧鸪天》好像是第一次啊。

《鹧鸪天 · 阳明下后不愈三况》,阳明病用了下法之后,没有痊愈的三种情况。《鹧鸪天》阳明下之心懊烦,阳明病下了出现了心中懊憹而烦,怎么办呢?第二句话,栀子豉汤服可还,用栀此汤就可以解决。但烦胃中燥屎在,大承攻之无需谈。你看烦、还、谈押韵了吧,完全符合《鹧鸪天》的韵脚。所以这个胃中如果说攻下之后还是有燥屎在的话,那么我仍然用大承气汤来攻,大承攻之无需谈。谈都不用谈,只要他有燥屎,立刻大承气,不管他什么情况,是吧?这是上阙,我们看一下下阙。

好,《鹧鸪天》的下阙,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腹满寒。这个寒又和前面的烦、还、谈押韵多好,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腹满寒,这是什么?这是攻之太过,有寒就不可攻之。因此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腹满寒。接着攻之胀满饮水哕,吴萸理中治何难?这个难和这个寒又押韵了,韵脚。最后两句话啥意思啊?如果你用了攻法,那么就会更加的胀满,腹部更加的胀满,饮水则哕,那么这种情况用什么?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那就会怎么样啊?如果是胃寒就用吴茱萸汤,如果是脾寒就用理中丸。

这不就是第209条的若不转矢气者,此但头初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是不是?就是209条条文的内容。

所以我们这首词的最后两句话是,攻自胀满饮水哕,吴萸理中治何难。哎,词也写的好,这个条文解答的也完美,简直是个天才。

所以第三种情况,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了之后啊,那必将形成寒证,因为他已经形成寒证的这个情况了,你再攻他,那就更寒了。

我们看看其他医家对第239条条文的解读。

尤在泾《伤寒贯珠集》。他说:阳明下后,心中懊憹而烦,胃中有燥屎者,与阳明下后心中懊憹,饥不能食者有别矣。彼为邪扰于上,此为热实于中也。热实则可攻,故宜大承气。他把心中懊憹而烦和胃中有燥屎说成是一种情况,没有搞清楚,这心中懊憹而烦和胃中有燥屎其实是两种情况。

柯琴《伤寒来苏集》。他说:下后心中懊憹而烦,栀子豉证,若腹大满不通,是胃中燥屎上攻也,若微满,犹是栀子厚朴汤证。这个柯琴呢,他把栀子豉汤证说了,把这个大承气汤证也说了,唯一不对的地方是他把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啊,说是栀子厚朴汤证。这个是错的啊。这个是寒证啊,初头硬,后必溏是寒证,不可能是栀子厚补汤证啊,它只有可能是吴茱萸汤或者理中丸证。

陈修园《伤寒论浅注》,他说:大承气为阳明之攻药,然胃实可攻,胃虚不可攻,阳明病,即下之,而热邪乘虚而内陷,心中懊憹而烦,绝似虚烦之栀子豉汤证,而省其胃中有燥屎者,为邪不陷于心而陷于胃,如徒用栀子豉汤无济于事,不可不攻。你看,他就把这一个心中懊憹而烦和胃中有燥屎,把它认为是一种情况,这是他错的地方。我们接着往下看。若腹只微满,为中土内虚,初头硬后必溏,胃无燥屎,不可攻之。是则可攻不可攻,全凭燥屎之有无也。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

他说,全凭燥屎有无这句肯定是对的啊,这是没什么问题的。然而呢,他并没有解释。这个他说了中土内虚呢,已经对了,并没有说方子,他说腹只微满为中土内虚,初头硬后必溏。他已经说了是虚证了,最起码还有进步。他又说,此章凡六节,五节俱论大承气汤可以攻胃实,不可以攻胃虚,末节又提虚寒一条以结之。的确是这样的啊,因为在这几条大承气汤,他又提了一个吴茱萸汤证。

第243条: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也就是说,的的确确是说了很多大承气汤呢,又来了一个吴茱萸汤,就是把胃寒啊,阳明胃寒,也列了一条。而我们今天讲的第238条,是这最近这几条总结大承气汤里面的第一条,所以他列了三种情况,所以他把胃寒也列在前面的,初头硬,后必溏嘛,这个是寒证啊,一定要搞清楚。

好,我们看一下胡希恕胡老,他说的啊,他说:阳明病本来是要吃泻药,但虽然下之,病人心中还懊憹而烦。这个懊憹而烦呢,就是承气汤与栀子豉汤共有的一个证状,你非得辨出不可。请恕我不敢苟同啊。这个懊憹,心中懊憹,绝非是承气汤和栀子豉汤共有证状啊,承气汤只会有谵语、烦躁啊,不可能有懊憹。所以胡老他独创说这个懊憹是这个栀子豉汤和承气汤共有的。不仅是我不敢苟同,我想绝大部分医家都不可苟同吧。

因为栀子豉汤证仲景叫虚烦,而阳明腑实证的承气汤类是阳明腑实证,他不可能虚实不分,他用词不可能把一个用虚烦的懊憹用到一个有实热阳明腑实证身上,那是不可能的。他只可能用谵语烦躁,不可能用,但是绝不可能用心中懊憹。所以既然这个胡老您这一点都没有分清楚,那我们就他的解读,我们就不要再往下看了。

我们再看一下刘渡舟刘老,刘渡舟刘老呢,他就比胡希恕胡老呢,稍微狡猾一点。他怎么说的?他说:因无实邪凝结,故属虚烦懊憹。这句话没问题。本条阳明病下后虽易见心中懊憹而烦,但其原因却是下后燥热未尽,腹结成实,肠中有燥屎,灼热上扰,故见心烦特甚,即所谓“胃中有燥屎”,其烦当属实烦,所以治仍“可攻”,宜大承气汤。他已经搞清楚了实烦和虚烦之别,但是他没有搞清楚这两条,心中懊憹而烦和胃中有燥屎是两个情况,不是一个情况。他以为他是一个情况,强行翻译,强行把它揉在一起,说是什么灼热上扰。那灼热上扰胃肠阳明腑实证,灼热上扰是形成的什么?形成谵语和烦躁,绝对不可能是心中懊憹,知道吧!所以刘老呢,刘渡舟刘老,他也知道了一个是虚寒,一个是实热。但是呢,他没有搞清楚这两条是分开的。如果他搞清楚两条是分开的,他也不可能会强行把这两条柔合在一起来解读。

至于倪海厦,那就说的……那就错的太离谱了啊,倪海厦他对这个条文的解读,那错的太离谱了啊。他说阳明病攻下了以后,心中懊憹而烦的胃里面很难过,还是会烦躁,病如果进入阴的时候就不会烦躁的,胃有燥屎可攻,攻了若没清干净,里面还是有东西可以再攻。若有燥屎者,宜承气汤,里面干燥的大便在里面,用大承气汤去攻。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如果刚开始大便比较硬,后面是稀的,软掉了,代表里面湿很重,确定阳明是燥的时候才会用大承气汤。如果里面有湿,就不用大承气汤。大便溏就是里面有湿,湿还没有完全化燥,用小承气汤就可以了。狗屁不通,这里别人是个寒象,他居然还用小承气汤。说了半天,还搞了个小承气汤出来。

至于为什么是寒,我已经用了多条条文进行解读,大家去找原文去看啊。这个初头硬后必溏是一个寒证,绝对不可能用小承气汤,这完全就是错的离谱,一点根据都没有。

另外,他说:病如果进入到阴的时候,都不会烦躁的,病到了阴都不会烦躁。他这完全就是凭空想象,在瞎说。那病到阴的时候不会烦躁吗?病进入到阴的时候有没有烦躁的情况啊?情况是不是太多了呀?

我们看少阴病第309条条文,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这不是少阴病吗?有没有烦躁啊?别人还烦躁欲死呢。

所以说啊,我们在解读像《伤寒论》这种经典的时候,不要信口开河啊,瞎说话,想到哪里是哪里,想到哪一出是哪一出,一点根据都没有。你看,我说的任何一句话。我都会以经解经,要找到出处来证明我说的话有没有道理。你看很多医家呀,忽悠一些老百姓,忽悠一些不懂的,忽悠一些半碗水,瞎讲瞎说。只要他过嘴瘾啊,他的嘴瘾一过,牛一吹,别人听的趋之若鹜。其实呢。到处都是错的,经不起一点推敲,根本上不了台面。

我常说倪海厦讲的《伤寒论》,可以说是只能够忽悠一些文盲和半文盲,或者医盲半医盲,因为他讲的东西太经不起推敲了,不过他还是有贡献的。他推广了中医啊,让很多老百姓对中医感兴趣的老百姓了解到了中医。只不过呢,他只能作为一个小说家去看啊,就是倪海厦的《伤寒论》,只能够把它当小说。当快餐文学去看,不能完全把它当成医学典籍去看,因为他里面错的内容太多了。当然他有一些提出的一些方式方法给普通人是有效。那些效果呢,是由于本身《伤寒论》就有这些效,只不过呢,他在治学严谨方面呢,就不能登堂入室了。

那么有的人也问过我,说倪海厦讲的这个课呀,错误很多,为什么他的粉丝却很多呢?我告诉他,我说你知不知道,嗯,有一本这个科幻小说叫《三体》啊,是我们国家陕西的一个著名的科幻作家叫刘慈欣所写。他写的这个《三体》呀,连奥巴马都是他的粉丝啊,写的非常好,非常精彩,而且被拍成了电影,比如说流浪地球是吧,它就是选用了《三体》其中的一些内容吧,拍的电影啊,非常精彩啊,很好看,受众面很广啊,全世界都知道了啊,他的小说啊。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喜欢科幻的啊,普通人都喜欢的,都热爱的这么一部小说,一部科幻巨著《三体》却在顶级物理学家杨振宁那里。他只看了几页,就看不下去了。他怎么说的?他说这个《三体》呀,这个很多人都喜欢看啊,情节引人入胜啊,对,这个物理学啊,太空物理学的这个推广,在老百姓当中推广啊,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啊,这个是他的这个这个这个贡献,可是为什么我看不下去呢,因为里面不严谨,漏洞百出。就是他在用一些物理学原理来解释一些太空物理学现象的时候呢,错的太离谱了,所以我看着看着就看不下去了。那么杨振宁这么说,证明了什么?证明了《三体》在小说上是成功的,但是在物理学上它却是幼稚的,就这么简单。但是我们只把它当小说看的话,没问题的。但是如果把它当做物理学,从这个角度去看的话,那么杨振宁是看不下去的,就这么简单。

所以呀,好多人知道《三体》刘慈欣,有可能他不知道杨振宁。为什么?因为杨振宁是一个实实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家、物理学家啊,是专业的,而刘慈欣他不是专业的,他是小说家,因此知道他的人更多,他的受众面更广。有一句话叫曲高和寡嘛,因为你太专业了,别人不懂,所以呢,知道你的人可能会不多。但是呢,往往是有一些不专业的,但是能够满足老百姓的内心,于是乎呢,反而知道的越来越多,学习他的也越来越多。

所以,一个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杨振宁的知名度不如三体的知名度高,这很正常,因为老百姓就图个乐呵。什么叫爽文?现在不是有爽文爽剧吗?就是看着他心里舒服而有快感,所以呢,满足了大众的心理需求,他就会更快的传播。但是,真正做学问,却是枯燥的,却是严谨的,反而不那么容易传播。这就是为什么倪海厦讲的《伤寒论》,他的粉丝众多的原因,他的背后的逻辑就是它能够满足广大人们,广大的人民群众对中医的期待。

因为在倪海厦眼里,没有治不好的病啊,三两句话,几副药就搞定了。然后他讲的《伤寒论》呢,信口开河,很多地方没有依据。所以就造就了这么一种现象啊,当然我内心深处是佩服倪海厦的,因为他将中医的传播啊,传播在全世界级的普及具有非常的这一个贡献,非常大的贡献啊。他本人呢,可能也的确治过一些疑难杂症,他也并不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只不过在治学严谨方面呢,如果能更上一层楼啊,那么他在中医界一定会有他的历史地位。

以上呢,是我对某些医家的客观评价啊,希望这些医家的粉丝不要对我有意见,我只是实话实说,我只是敢说的这么一个人而已啊,不然我就不会在外面自己开诊所了,那我不就到体制内去了嘛?而我在自己开诊所的情况之下,仍然对这个治学严谨的孜孜不倦的追求的这种态度啊,我肯定是贯穿我的始终啊,我这人说话就这么直啊,我讲课也一定要有依据,就这么个情况。大家喜欢我也好,不喜欢我也好啊,我就在这里啊,就跟这个仓央嘉措曾经的有首诗啊,说的很清楚。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默然相爱,寂静欢喜。

好,关于第238条条文呢,我们就讲到这里。239条呢,我们还要啰嗦几句啊,239条: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这个绕脐痛是围绕着肚脐周围的腹部作痛。病人是在不大便五六天的情况之下发生的这个绕脐痛,这正是肠中有燥屎内结,阻塞气机,腑气不通的反应,灼热扰乱心神,所以它可以见到烦躁。发作有时呢,是指阳明病具有日晡发作更明显的这么一个特点。因为阳明病旺于申酉,因此啊,当日晡阳明气旺之时啊,正邪斗争激烈,这些症状发作的就加剧。

燥屎内结的病机之所在是不大便与绕脐痛烦躁之间呢,有一定的这个因果关系,所以呢,这个内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由于第239条是和238条相互衔接的。因此他最后一句,238条的最后一句: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呢在本条省文了,成了省文啊。省略了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所以,第239的还是什么?还是用大承气汤来治疗。就这么个情况。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