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本文为听课粉丝根据录音整理而成,如有误差,还请海涵!
张胜兵品《伤寒》
第205讲:阳明病(231-232条 · 三阳合病及关格重症)
踏莎行 · 三阳合病
三阳合病,脉弦浮大。
短气腹满胁心痛,不汗鼻干身目黄,嗜卧潮热气不通。
尿难时哕,耳前后肿。
过经脉续柴胡饲,脉浮无余麻黄汤,不尿腹满哕不治!
大家好,我是张胜兵,现在是晚上的21:52,感谢大家守候在手机或者。电脑旁来收听我为大家讲的《伤寒论》,今天我们讲《伤寒论》第231条和232条两条条文。
好,我们先看条文的原文。
第231条: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
第232条: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
那么这两条条文,从表面上看,我们可以这么来翻译啊。阳明中风,也就是阳明中热嘛,病人得了阳明中热,脉象呢,又有弦又有浮,而且还大。病人感觉短气,整个腹部胀满,胁下及心前区疼痛,用手按的时间长了,就感觉气不顺畅,鼻子干。而且不流汗,总是想睡,全身以及眼睛都是黄的,小便困难,又阵阵发热,时时呃逆干呕,耳朵的前后部肿胀,用针灸刺之后稍微好点,但是表证并没有得到解除。如果得病已经过了上十天,脉象仍然是原来的弦浮大,那么可以用小柴胡汤来治疗。
第232条:如果病人仅仅只是脉象出现了浮脉,其他的症状都没有,那么就可以用麻黄汤来治疗。如果病人完全不能小便,腹部胀满,而且呃逆干呕加重,这个呢,是不治之证,或者说是难治之证。
好,我们逐字逐句的分析一下,我们先看第231条。阳明中风,脉弦浮大。那么阳明中风我们已经讲过了,它其实是阳明中热,是指阳明胃热很重,弥漫整个腹部三焦引起的一系列的以热证为主的反应。由于本条条文在阳明病篇,所以呢,它前面惯有阳明中风,但是我们通过对后面的这个条文的分析,发现它其实是一个三阳合病,何以见得呢?
我们一句一句看,首先脉弦浮大,从这个脉象来显示,我们也可以推断,它是以三阳合病的可能性大,因为弦脉是少阳病。浮脉是太阳病。而大呢,是阳明病。弦浮大三个字是少阳、太阳、阳明的脉象的典型的代表。太阳脉浮我们就不多说了啊,这是人人都知道的。少阳脉弦,我们也不多说啊,我们前面都已经学到了。而大脉呢,第186条早就已经说明了。第186条条文的原文是伤寒三日,阳明脉大。我们在讲第186条条文的时候已经讲的很清楚了为什么阳明脉大。
所以呢,我们从脉象显示弦浮大可以推断它是三阳合病,但是呢,并不能百分之百肯定,因为浮和大虽然是典型的太阳病和阳明病的脉象,但也不能完全肯定是太阳和阳明。而弦呢,大多数都是少阳病。我们仅从脉象上支持它是三阳合病的这种说法。
那么我们再看它的临床表现。短气,腹都满。我们之前在讲阳明中风的时候说的很清楚了,如果阳明中风有热啊,阳明胃热弥漫三焦,逼迫腹部,可以导致腹满啊。充斥腹部导致腹满,充斥肺部可以导致短气。所以说,我们从这个角度分析,短气和腹都满,这是阳明病,这是阳明中热,也就是阳明中风的。而胁下及心痛呢,是少阳病。当然有的人说有没有可能是阳明中热逼迫少阳形成的呢?当然也有可能,我们接着往下看吧。
久按之气不通,也就是说这个气机不通是经气壅滞了,而经气壅滞呢,那么与少阳的关系很大,也就是说少阳受邪,热气壅滞,经气逾约,疏泄不利,是可以导致气机不利,胁下及心痛啊,即使久按他的气也不通。这里已经说明它是少阳气机不利了。
鼻干,阳明经脉夹鼻而行,邪热郁闭阳明经脉,那么就可以导致鼻干,所以这个也是阳明病。
而不得汗呢?不能流汗。一般来说,阳明病是有热的,有热是会迫津外泄,是会出汗的。而这里的不得汗,说白了是太阳病,太阳伤寒,毛孔郁闭,因此呢,他不得汗。不得汗,热,三阳都有热,充斥表里内外。人就气机壅滞不通,三焦气机不利,水道不通,水湿内停。气机不通,水湿内停,水道也不通,就会出现什么?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就是小便难,你看,这都是湿热排不走,都形成了黄疸了。
因为三焦水道不通,三焦气机不利呀,他也有可能出现小便难,知道吧?其实,阳明有热,也有可能出现阳明热迫膀胱,也有可能出现小便的问题,知道吧?热迫膀胱可以出现什么?可以出现遗尿,是不是?我们在第219条三阳合病的时候出现了热迫膀胱,出现了什么?谵语,遗尿。是不是?同样三阳合病,那是以阳明病为主的,阳明热迫膀胱出现遗尿。因为219条三阳合病是指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嘛,是以阳明热为主的,因此他用的是白虎汤。
但是我们231条,这一条是三阳合病,但它并不是以阳明热为主,为什么?因为他一身及目悉黄,他都形成黄疸了,知道吧。他这个时候是小便难,他的小便难是由于少阳枢机不利,三焦气化不行,水道不通啊,水湿内停引起的。
这个水道不畅,气机不利,三焦气机不利,小便难啊,又不流汗,又有太阳伤寒不流汗,那湿气没地方跑,与热积在一起,就形成湿热,那么湿热壅滞,没有办法排出去,那就形成黄疸了。
所以这个呢,是以少阳为主的,这231条三阳合病是以少阳为主,第219条三阳合病是以阳明为主的。因此231条有汗用白虎汤嘛,是吧。231条不得汗,他没有汗,那湿气排不走,形成了黄疸了,而且呢,湿气排不走呢,循经跑到耳朵周围,出现了耳前后肿,你看他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潮热不用说了啊。阳明有热,本来就可以形成潮热。
时时哕为什么?时时哕是呃逆,甚至呕吐。是吧?少阳气郁,枢机不利,影响到胃气上逆,出现了这个呃逆,时时哕啊。而足阳明胃经循行可以到耳朵之前,足少阳胆经它的分支从耳后分出,进入到耳内,出于耳前。因此啊,阳明少阳两经受了热邪呀,邪热壅滞经脉,再加上湿气又没地方跑。那么湿和热壅滞在阳明和少阳两经而形成了这个耳前后肿。
那么,这样的情况之下,仲景怎么弄的?仲景就用针刺的,刺之小瘥,这是用针治疗嘞。刺了一下,有所缓解,但是呢,仍然没有得到解决。所以他说刺之小瘥,外不解,就是用针刺了之后啊,有点好转,但是并没有得到解决。这些表现出来的外症也没有得到解决。外不解。
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仲景就并没有用方药去治它,而是什么?病过十日,是指得病得了一段时间。那么这个十日呢,表面上看是十天,其实上你可以理解为过了一段时间啊,希望这三阳合病能够形成阳明腑实证,到时候呢,可以用大小承气汤之类的。
形成阳明腑实证,出现谵语,不大便或者便秘。是吧?那么这个时候用承气汤就解决了。可是病过十日,脉续浮者,意思就是什么呢?等着它传经,结果它还不传。这个脉续浮者,并不是指继续浮的意思,而是指继续弦浮大,脉续浮,这个续浮是代表了前面的弦浮大,也就是说它仍然没有传经,还是这个样子。
那仲景在想,你都过了该传经的时间,还没传经,你的脉象还是原来的浮弦大。而这个病邪呢,仍然是以少阳为主,并没有化燥成实,病邪是以少阳为主,兼有太阳和阳明。因为阳明热没有化燥成实,所以呢,治从少阳用小柴胡汤来和解枢机,通调三焦,清热去邪。
那么有的人要问了,为什么仲景用针灸的治疗方法没有解决问题之后不立刻用小柴胡,而是等到过几天再治呢?那是因为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这个与小柴胡汤不是给小柴胡汤原方,而是以小柴胡汤为主,知道吧?来进行加减,因为他并不是完全用小柴胡汤原方能解决问题。如果是这样的话,他早就用小柴胡汤了,知道吧?你比方说,他一片热像,你小柴胡汤里有生姜大枣,你能用吗?肯定不行,是吧?所以他肯定要么就把生姜大枣去掉,再加一点利小便的药。是不是?比方说加点茵陈五苓散。因为他有黄疸嘛,是吧?加点茵陈五苓散,或者是加一点其他利尿清热之品,加减治疗。并不是用小柴胡汤原方,所以他并没有说小柴胡汤主之。没有这么说吧。他说的是与小柴胡汤,就是可以用小柴胡汤来加减,就这个意思。那他为什么刺之瘥,外不解的时候不直接用小柴胡汤?是因为他在想,如果它通过疾病的传经,三阳归为阳明,化燥成实,直接以大小承气汤或者调胃承气汤之类的,那通个大便不就好了吗?没想到它并没有传经。
病过十日,脉续浮者啊,脉还是弦浮大,那好啦,那这个时候我们就用小柴方来加减治疗。仲景是这么个意思。那为什么要用小柴胡汤呢?这里是因为三阳合病它的少阳病表现的最突出,这是一点。另外,他出现了黄疸。他有了黄疸,知道吧?一身及目悉黄,而且还时时哕。那为什么有了黄疸,又腹满,又时时哕,就要用小柴胡汤呢?请看。《金匮要略》原文。
《金匮要略·黄疸病脉症并治第十五》有一句原话,他说:诸黄腹痛而呕者,宜柴胡汤。
什么意思啊?就是说,所有的黄疸病,就是腹部胀痛,而且出现了呕的这种情况,都可以用小柴胡汤来加减。他说的是宜柴胡汤,知道吧?没有说小柴胡汤主之,知道吧?宜就是适合用它,是不是用原方,不一定,要加减。所以在《金匮要略》里的黄疸篇的原文和我们231条里面的条文啊,它的意思是不谋而合。
好,我们接着往下看。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什么意思啊?意思就是说。这个脉只有浮,你看脉但浮和前面的脉续浮不是同一个意思,我刚才讲了,231条的脉续浮是指脉继续弦浮大啊,是有省文的。而232条的脉但浮,这个但是仅仅、只是。脉只有浮,就没有什么?没有弦,没有大,就是没有少阳,没有阳明无余证者,其他的一些临床表现也都没有。
与麻黄汤,就什么?用麻黄汤来治疗就可以了。为什么?因为你三阳合病,现在只有太阳病。那就当然用麻黄汤了。为什么用麻黄汤啊?因为你不得汗嘛。第231条里面不是有不得汗吗?没有流汗,太阳病没有流汗,不就是麻黄汤吗?我不是编过歌诀吗?表实麻黄身无汗,表虚桂枝汗恶风。太阳表实证呢,太阳伤寒表实证,不流汗用麻黄汤啊。太阳中风表虚症,它是有汗的,用桂枝汤,所以有汗无汗来区分麻黄汤或者桂枝汤嘛。所以但凭这一句话,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就这一句话,反倒证明了我们第231条就是三阳合病。如果231条不是三阳合病,那你这个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在这个地方岂不是前后矛盾吗?因此,第231条条文三阳合病无疑。很多医家反对说这是三阳合病,其实际上他是没有这个把条文联系起来看问题啊。
那么仲景呢,我想他应该不是想把这两条条文分开。我觉得这两条应该合在一起,为什么呢?因为232条脉浮。它的前提条件,它的前文应该就是231条前面的内容,否则他怎么突然脉但浮呢?所以我个人认为232条应该和231条合为一条条文,因为它们是衔接在一起的,是一个整体,而且我们之前也有条文,类似于这条条文的这种衔接。哪一条呢?第37条条文我们看看。
我们看第37条条文,他说: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是不是很相像?只不过一个是太阳病里面的,一个在阳明病里面。也就是说,不管你过了多久啊,十日已去嘛。你有少阳病的,就用小柴胡汤。你还在太阳病的,脉但浮者嘛,你还属于太阳伤寒表实的,那就还是用麻黄汤。是不是一样的?那用的小柴胡汤、麻黄汤,就是看你的病邪在哪里嘛。在少阳者,小柴胡。在太阳者,麻黄汤。
而且都是过了十日,你看37条是十日已去。第231条是病过十日,虽然过了时间,但是(没有传经)。并且有没有传经,我们可以通过脉象,通过临床表现来推断它该用哪个方剂,该是哪条经的病。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两条是合在一起的,因为第37条的小柴胡汤和麻黄汤是一条条文,没有分开,但是呢,我们231和232条,他把它分开了,其实分开是没有必要的。
好,我们接着往下看啊。他说: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不尿,小便都尿不出来了。腹满:腹部更满了。哕:恶逆呕吐更加严重了。仲景直接来了个不治啊,意思就意思就是说,不好意思,这个病我治不了了。
那么这个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它应该接在哪里呢?它的前提条件应该是病过十日。如果说这个三阳合病,过了十天,他脉续浮,脉弦浮大用小柴胡汤。如果过了十天,脉浮,无余证者,用麻黄汤。如果说过了十天,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也就是说,病过十日,后面的三种情况是并列的,所以它们应该是一条条文。
所以病过十日:第一种情况,脉续浮的与小柴胡汤。第二种情况,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第三种情况,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也就说231条所说的三阳合病过了十天出现了几种情况啊?他说了三种情况嘛,就这么个意思啊。就是病过十日,这个得了这个病过了十天啊,出现了一些情况啊。
那么,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是个什么意思呢?请恕我直言,1800年来,那么多的医家解读这里都不尽完美,令我张某人瞧不起。他们各种各样的解读的这一句话,我觉得都不够完美。
我先把我的意思表达了之后,大家可以对比去看看其他医家,他们解读的,好吧?为什么我对他们不满意?对他们解读这条条文瞧不起呢?我肯定有我的深刻认识。
不尿。是指什么?不尿尿了是什么?谓关。呕逆,呕吐谓格啊,所以呢,这个叫关格。关格,严重的关格是很难治好的。那么为什么称之为关格呢?我们看《伤寒论·平脉法第二》里面的原文。
在《伤寒论·平脉法》里面有这样一段原文,他说:寸口脉浮而大,浮为虚,大为实,在尺为关,在寸为格,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
什么意思?意思就是说寸口脉象浮而大,浮为正虚的表现,大为邪实的表现。浮大这种脉象如果见于尺部,那么是正虚于下,下焦郁闭的表现,正虚气化无力,则小便不通,名为关。浮大脉见于寸部是正虚于上,上焦邪壅的表现,正虚气逆不降则呕吐,上逆名为格。
什么意思啊?那这个临床表现,我们对标一下今天的西医的病名,那是什么样的病呢?没错,尿毒症。尿毒症的严重晚期可以出现呕吐,一点尿都没有。那么这种病呢,很难治疗,死亡率极高。那么是不是就是尿毒症呢?有没有其他病呢?当然有,大家都知道我这么多年来。治疗疑难杂症太多,我年轻的时候喜欢挑战一些难度,比方说不孕不育啊,类风湿啊,股骨的坏死啊。
但凡是西医治不好的,我都有兴趣去治,那是我二十几岁就研究的方向,就是各种疑难杂症,到了我30多岁的时候,已经攻破了好多的疑难杂症,我觉得没什么挑战性了。于是乎,我就专攻癌症。所以现在很多人以为我只治癌症,其实是内外妇儿各种疑难杂症我全都治过,各个攻破啊。当然不是每个病人都能治好,但是各种病在我这里都有成功案例。所以我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看了大量的疑难杂症。所以,古书上写的再稀奇古怪的病,在我这里都没有什么好稀奇古怪的。因为我就喜欢挑战稀奇古怪,就喜欢挑战难度。
因此,这个关格不要局限的认为它就是尿毒症或者尿毒晚期、肝癌、胃癌、胰腺癌、肠癌、宫颈癌。卵巢癌等等等等,这些癌症的晚期都有可能出现一身黄疸,而且呃逆呕吐,小便不出。他们都会伴有什么?癌性腹水,甚至腿肿、下身肿,整个腹部像个球,形成膨胀,伴有黄疸。那么请问这些病,是一般的医生能看好的吗?这些病和关格的表现不是一模一样的吗。关格不论是各种癌症晚期有腹水且形成黄疸,小便不出,甚至吃不了饭,恶心呕吐,呕逆呢?有没有?我每天都在接诊这些病人。每天都在与死神竞争,与阎王爷抢人。
也就是说,仲景碰到了尿毒症的晚期,碰到了癌症腹水的晚期啊,不能小便了,吃东西还呕吐。那这种情况在西医就什么呀?打利尿剂、呋塞敏、螺内酯,如果吃这个药没用,那么注射利尿剂,口服没用,再注射,然后在肚子上打个洞放腹水。因为他小便如果没有了,那么这个人生命也就不久了,因此想尽办法,要么利小便,要么排腹水。可是他们的这么多的方法,一切一切的,通通都是治标的。我没有见过一个人通过放腹水也好,通过强行利尿剂也好,被西药救回来。
西医我就没有见过他们救回来有不尿腹满加哕的,就没见过他们救回来过,那些尿毒症还没有到达关格的程度的时候,他们用透析尚且可以维护患者不马上死亡,但是已经完全没有尿,又呕吐又肚子胀的这种,几乎是必死无疑。
有的人自以为学了点皮毛,就认为了不起,说我用舟车丸、十枣汤啊。有用吗?有用能治本吗?不能。
我们看看关格,这个《黄帝内经》怎么说的。《黄帝内经·灵枢经》它有原文,他说:阳气太盛则阴不利,阴脉不利则血留之,血留之则阴气盛矣。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荣也,故曰关。阳气太盛,则阴气弗能荣也,故曰格。阴阳俱盛,不得相荣,故曰关格。关格者,不得尽期而死也。
我们再看《难经·论脏腑三十七难》的原文,他说:阴气太盛则阳气不得相迎也,故曰格,阳气太盛则阴气不得相应也,故曰关。阴阳俱盛,不得相应也,故曰关格。关格者,不得尽其命而死矣。
也就是说形成关格,《难经》和《黄帝内经》都说死定了。而仲景所说的关格,不治。两个字解决,不治。
这些都是随随便便学一点东西就能理解的吗?前几天我在网上浏览关于我的信息。因为自从疫情以后有了一定的知名度,网上的关于我的资料就特别的多,但是有绝大多数人对我是不了解的。那么有很多人呢,在网上开始就针对我开的方子进行研究。有的人说,哎呀,这个张胜兵他自己讲《伤寒论》讲的那么好,结果他开的方子,好多都是大方,几十味。但是《伤寒论》方子都是很短小精悍的。那么,他开那几十味的中药啊,是不是专门为了挣钱?
其实他们这些人根本就不知道我面对的病人有多么的严重,那些自认为用三两味药的经方就能解决大问题的人啊。他们是真的是没有经历过我所经历过的,难道我天天看的是感冒吗?我天天看的全部都是三级甲等级医院放弃,丢手,判死刑的人。我接诊的都是一些儿戏的病吗?你们是太不了解了。我的方子有时候大,有时候小,不是说全大,只不过我公布的好多癌症肿瘤的啊,有突破了的那些病案,我公布出去,我把方子都发给你们学习,你们反而说我开大方。
那么,我请问一下,鳖甲煎丸,薯蓣丸,大黄蛰虫丸,它们够不够大?这方子够不够大?够大了吧?它们治什么的?哪个不是治癌症?哪个不是治疑难杂症的?当癌症病人出现了小柴胡汤证或者桂枝汤证,我偶尔开个小方。但是当痰瘀胶着,气血津液,甚至三焦、六经全部出现问题的时候,我问你用什么小方能搞定?那有一句话叫站着说话不腰疼吗?我治过的疑难杂症,你见都没见过,你有什么资格来评判我开的方子啊?我《伤寒论》学的好,我是在教你们,也是免费的呀,你何必在网上抨击我呢?
还有一些人或许找我开过方,开的方子太大。有时候呢,有一些肿瘤呢,我需要开一点名贵一点的药啊。他们就把我的方子到处发,啊,说张胜兵开方大。嗯。然后别人问他有没有效果,他说这有什么效果?啊!那么我反问一下,我开的方子你用了没有啊?你得了脑癌,我给你加点麝香引到头部,用通窍活血汤,我用时方很正常。那经方就没有直接治脑癌的,我用通窍活血汤加减加涤痰汤来治疗脑癌的成功案例很多,里面确实有麝香,这个药确实贵。你都没有吃,你都没有坚持,你为什么要抨击说我方子开的大呢?请问?
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没有一个人解读的令我满意的,因为他们没见过嘛。那有的人,像什么啊,胡希恕胡老,刘渡舟刘老。他们地位很高,他们解读的很多条文,有些是错的。我说了两句,他就说我狂妄。但是你要搞清楚,他们两个人看的癌症,疑难杂症没有我多呀,我见过的,他们没见过呀,问题是。
好,我们看一下。看一下刘渡舟刘老他对关格的理解是什么啊,他对这个条文的理解,我们就说最后一部分关于关格的啊,其他的我们就不说了,他说:我们结合现在的临床看看这个病好不好治,黄疸病一身面目俱黄,小便难,还有潮热,还有肚子胀满,不尿,黄疸型肝炎到了尿不出来,肚子胀满,腹水也有了,上面打嗝挺频繁的叫嗝忒黄,嗝忒瘟。瘟就是传染病,瘟病,不管是急性的也好,慢性的也好,黄疸不消,肚子胀,下边尿不出来,上边不是嗳气而是打嗝忒,就是说膈痉挛打嗝的。这个忒不止的啊,这个就危险了。没了。
他竟然说这是个传染病,哎,我怀疑他连尿毒症都没治过,更不谈肝癌、胃癌、胰腺癌、肠癌等晚期腹水而形成黄疸合并关格的,提都没提到啊。
那我想问一下,这些癌症晚期膨胀合并关格的是传染病吗?尿毒症是传染病吗?所以说啊,我极度怀疑。刘渡舟刘老,根本就是临床经验不怎么丰富。这些病他都没见过,或者说这些病是不是都被西医接诊了?因为他在医院上班嘛,他不像我这样,我自己开诊所。我专门接医院不接的病。那么他呢,可能是这些重病都到了肿瘤科,到了西医去了,就没有找他了。所以,刘老他这方面的经验就缺乏。所以讲课就讲不出来。
我们看看其他医家的解读,《医宗金鉴》他说:脉续浮啊,这个续浮的浮字是个错的,应该改为弦脉,续弦者与小柴胡汤。我是说实话,这个《医宗金鉴》的吴谦等人,纯粹是糊弄当时的皇帝啊,那个仲景未必连一个浮和一个弦都不会写吗?会写错吗?怎么可能呢?脉续浮,这个续字是关键,是脉续弦浮大的简写,他一个清朝的太医院的一个有才华的,围着皇帝转的这些人,既然连这都没搞清楚,这点文言文都没搞清白,哎,匪夷所思,还把它改成弦,简直狗屁不通。
好,我们回过头来看今天的这首词,《踏莎行·三阳合病》 三阳合病,脉弦浮大。我已经讲了,弦,少阳。浮,太阳。大,阳明。短气腹满胁心痛。不汗鼻干身目黄,嗜卧潮热气不通。通、痛,两个稍有压韵啊。上阙完。下阙:尿难时哕,耳前后肿。过经脉续柴胡饲。脉浮无余麻黄汤,不尿腹满哕不治!饲、治也押韵啊。这首《踏莎行》呢,把231条和232条两条条文的内容基本上表达了啊,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啊,其他意见解读的各有各的做法。
好,那么关于尿毒症,我有成功的案例,关于这些癌症晚期,我也有很多成功案例,但是我绝不是靠一个方子来治疗的。我也绝不是只靠《伤寒论》治疗的,我在开方的过程当中会参考《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卫气营血辨证、脏腑辨证啊。各种辨证法,什么辨证法适合我就用什么,什么方子适合我就用什么啊,有时候呢,我用很多合方来解决复杂的问题,所以很多人看不懂,不理解,但是你不懂我不要紧啊,你瞎评价我也没有关系,你只需要好好听我讲《伤寒论》,你能提高自己,那么我就算功德圆满了。
好,我是张胜兵,这节课就讲到这里,我们下节课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