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胜兵品《伤寒》第147讲:太阳病(170条 · 白虎加人参汤4)

张胜兵医生 发布于2025-06-25 09:04 阅读量206

本文由张胜兵原创

注:本文为听课粉丝根据录音整理而成,如有误差,还请海涵!

张胜兵品《伤寒》

 第147讲:太阳病(170条 · 白虎加人参汤4)

沁园春 · 《伤寒论》第170条条文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麻黄汤证。

若渴欲饮水,小便不利,太阳蓄水,则为五苓。

表寒里热,太阳阳明。

解表清里大青龙,若轻证,桂二越婢一,服之即愈。

表在不用白虎,无表方可加人参主。

惜《注解伤寒》,太过精简。《医宗金鉴》,改得离谱。

一代宗师,乾隆御医,专注五行子与母。

俱往矣,数岐黄人物,吾与谁伍?

大家好,我是张胜兵,现在是下午的5点13分。感谢大家守候在手机或者电脑旁,来收听我为大家讲解的《伤寒论》。

今天看病到现在才结束,刚刚把最后一个病人看完,我们赶着讲一节课,再去吃晚饭。

我们今天讲的条文是宋本《伤寒论》的第170条条文,这条条文讲的是白虎加人参汤证。而白虎加人参汤证呢,我们之前已经讲过好几条了,围绕这些条文也曾经写过几首诗词。

今天,在这里呢,我选用《沁园春》这个词牌名,填写了一首词。毛主席曾经写过《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这两首词,我都非常的喜欢。所以,我就仿照毛主席的风格,以其《沁园春·雪》为模板,填写了这一首《沁园春·<伤寒论>第170条条文》,希望大家喜欢。

当然,囿于这首仿词中包含一些汤药,还有些临床表现,这些局限致使有一些韵脚平仄不一定严格符合《沁园春》所要求的的平仄和节律。但是,我们为了表达对伟大革命领袖毛泽东同志的敬意,我们向他致敬,仍然填写了这一首《沁园春·<伤寒论>第170条条文》,希望大家喜欢。

好!我们先看第170条条文的原文,解读完条文之后,大家就基本知道我这首《沁园春》所写内容的含义了。

170条条文: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那么,我们单从字面意思,可以用白话这样来解:患了伤寒,脉象出现了浮,临床表现有发热,不流汗等表证,表证没有解除的,不能服用白虎汤。口渴,想要喝水,并且没有表证的,这种情况呢,应该用白虎加人参汤来治疗。

好!我们一句一句来分析一下这条条文,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就凭这八个字,我们基本可以断定属于麻黄汤证。有关麻黄汤证,之前我们讲过数个条文,比方说第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第36条: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第46条: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所以,伤寒脉浮,发热无汗这八个字就可以锁定是麻黄汤证。

接着仲景说,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那为什么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呢?他为什么会想到用白虎汤呢?

在这里仲景是为了强调,若热象很明显,且表证没有解除的,是禁用白虎汤的。所以他这个其表不解,是为了强调白虎汤虽然是清热的,但是不可用它来清表热,也就是说不可用它来清麻黄汤证这样明显的表热。即便表再热也不能用白虎汤来治疗!所以,其表不解是强调白虎汤的禁忌证。

我们看第46条啊。第46条中,这个麻黄汤证的表热到了如此程度,“其人发烦,目暝,剧者必衄”,都已经出现了。表热到这种程度,仲景仍然用的是麻黄汤,没有用白虎汤或者说白虎汤系列。

那么在这里呢,我们需要鉴别一下,因为有个方子呢,被称为假白虎汤。什么是假白虎汤?就是说也是出现了烦渴的现象。

我们看《伤寒论》第71条条文: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第72条: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也就是说:如果太阳病,他出现了烦渴,好像一片热象。但是,他也有小便不利这个非常典型的临床表现,那么就可以鉴别它属于五苓散证,因此后世医家把五苓散称之为假白虎汤。因为它们从消渴方面来看很难分别,很难鉴别五苓散和白虎汤证。但是出现了小便不利,那么肯定就是五苓散证;如果小便正常,那么可能就是白虎汤证。

但是前提条件是白虎汤在有表证的情况下是不能用的;而五苓散在有表证的情况下出现烦渴是可以用的,当然要说的是,他还出现了小便不利这个比较突出的临床表现。

这里呢,我们需要将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对比鉴别。那么紧接着仲景说: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那么渴欲饮水,无表证者,前面有一个其表不解,后面有一个无表证者。所以第170条,说了这个白虎汤的禁忌。那么在使用白虎加人参汤的时候呢,无表证者,就是说没有太阳伤寒表证的这种情况下,出现烦渴饮水,也就是说只剩下了阳明气分热证这种情况。对此气津两伤,就用白虎加人参汤来治疗。

那么,如果患者他既有表证,又有渴欲饮水怎么办呢?这个呢,我们可以叫它外寒里热,我们也能够把它称之为太阳阳明合病,表寒里热。仲景对此有没有阐述过呢?当然有。

我们看第38条条文: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说明了什么?说明外寒里热,甚至达到了烦躁的情况,用的是大青龙汤来治疗。

那么如果外寒里热,没有达到大青龙汤的程度,程度比较轻一点的呢?仲景有没有阐述过呢?也有。我们看第27条条文: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也就是说外寒里热,如果是轻证的话,可以选用桂枝二越婢一汤。说白了,桂枝二越婢一汤就是一个小号的大青龙汤。

好,那我们梳理一下啊!如果说仅仅只有太阳伤寒表证,我们就先要用麻黄汤啊!“表实麻黄身无汗”啊,这个歌诀要求用麻黄汤来治疗。

如果说既出现了表寒,又出现了消渴,那么这种情况呢,我们就需要鉴别,我们看它小便是利与不利。如果小便利,那就是表寒里热的大青龙汤证,或者桂枝二越婢一汤证;如果小便不利,那么就有可能是五苓散证。

五苓散证呢,还是病在太阳,只不过是太阳蓄水证而已,所以太阳蓄水证可以出现表里证,既有表证,又有一个消渴,小便不利的里证。

如果说既有表证,又有里热烦渴,没有出现小便不利,那么就是外寒里热证,也即是太阳阳明合病,可以认为是轻证。轻证用桂枝二越婢一汤,重证用大青龙汤。

这个大青龙汤和桂枝二越婢一汤都是属于表里双解。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先解表后清里呢?当然是可以的。如果说既有太阳伤寒证,又有阳明热证这种情况的话,我们可以先用麻黄汤来解表,再用白虎加人参汤来清里。

所以第170条条文的后面说,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言下之意就是说,有表证的话,就先解表;等表证没有了,再用白虎加人参汤治疗。那么这个呢,是先表后里啊,先用麻黄汤解表,再用白虎加人参汤来清里。

所以,如果说对于外寒里热,我们可以选用两种方法来处理:一种是表里双解,即轻证用桂枝二越婢一汤,重证用大青龙汤。另外一种方法是先解表后清里,先用麻黄汤解表,等表证没有了之后,再用白虎加人参汤来清里,即先表后里。

好!为什么在有麻黄汤证的热象如此明显的情况下,不能用白虎汤呢?因为麻黄汤的发热,它是表寒,外感伤寒而引起的。这种热是人体的正气与寒气奋起抵抗斗争的过程当中所产生的热,此种热是表面现象,真正的意义是因为它有寒,是表寒。因此我们解决的应该是发汗解表来解除表寒,而不是用白虎汤来清热。麻黄汤证的这个热是由寒邪与正气相搏斗而出现的临床表现,并不是里有热而出现的热,是因为有寒而导致的热。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用了白虎汤,它不仅不能解表退热,反而会伤及阳气,伤及阳气,那么与寒邪对抗的阳气就会减少。那么寒邪呢,则会趁虚而入,表邪内陷,使疾病加重。

打比方说,一个人得了伤风感冒,他很口渴,身上又发热发烫。这个时候你是给他热水喝还是给他凉水喝呀?有没有人在这种情况之下会傻乎乎地给他冰水喝呢?给冰水喝肯定不行!肯定喝的是开水和热水!喝热水易发汗,为什么?因为寒则热之,感受的是寒邪,我们就用热性的东西来驱除寒,驱除寒邪,我们肯定是要喝热水和开水,绝对不能喝冰水,白虎汤它就是相当于冰水。因此,我们这样一类推,这个常识就出来了:伤风感冒,感受了寒邪,出现了发热,我们只能喝姜汤,喝热水来驱寒邪,绝对不可能喝冰水去退热。那么这就可以理解了,表证不解不可以用白虎汤,伤风感冒没有好,寒邪还在体表,切记不能喝冰水!不能喝冷饮!否则只会加重病情。

我记得有这么一个段子啊,有个笑话,说有一个老人,他有一个所谓的祖传秘方,专治肺炎。有个小伙子呢,感冒了啊,感受了寒邪,就去找这个老人,跟他说:“你看我现在感觉身上发热啊,是感冒了啊,很难受。听说你有秘方,能不能把你的秘方告诉我,让我赶紧用了你的秘方之后赶紧的好起来。”这个老人说:“嗯!好,你现在赶紧去喝冰水啊。”于是乎呢,这个小伙子就去喝冰水,喝了之后,他又跑过来说:“不对呀!我喝了冰水之后,我人越来越不行啦。感觉越来越不舒服啊,我现在咳嗽加重,感觉整个肺都要咳出来啦,你是不是搞错了呀!”这个老人说:“没搞错!我要的就是这个结果,要的就是你出现肺炎。为什么呢?因为我的秘方是专治肺炎的,不是治感冒的,所以我只能让你喝冰水,加重病情,成了肺炎之后,我再用肺炎秘方去治你的肺炎。”当然这只是个笑话啊!

这个笑话说明什么?说明了:一个伤风感冒,感受寒邪出现的这种表证,是绝对不能喝凉水的!喝了凉水就会加重病情,甚至形成西医所说的肺炎。身体差的人呢,说不定还会引发心肌炎等等。所以千万不能喝凉水!而白虎汤的成分是什么?主要成分是石膏,石膏称之为白虎嘛!石膏是天然的冰水,是冷饮啊!它寒气很重。所以有表证,切不可以喝白虎汤和白虎汤系列。如果说你不会鉴别,你就想到这个段子,想到这个笑话。伤风感冒喝冰水对不对呀?那白虎汤就相当于天然的冰水啊!不需要冰箱的冰水。它可以使病情加重啊!所以不能用白虎汤。

好!那么这个条文呢,我们基本上就讲清楚了啊。伤寒脉浮,发热无汗,是麻黄汤证!那么这个时候肯定不能喝冰水!不能用白虎汤!

总结一下:如果是有表证的情况下,渴欲饮水,小便不利的,那就用五苓散。渴欲饮水,小便是利的,是轻证,用桂枝二越婢一汤,重证,则用大青龙汤。如果渴欲饮水没有表证,那就用白虎加人参汤。就这么简单!

好!我们回头再看看《沁园春·<伤寒论>170条条文》的这首词啊!第一句是“伤寒脉浮,发热无汗,麻黄汤证”,是吧?这就很简单了嘛!我们已经解释清楚了啊。这句对应着《沁园春·雪》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第二句“若渴欲饮水,小便不利,太阳蓄水,则为五苓”。我们刚才已经讲过了,既有表证,出现了口渴啊,消渴的症状,又出现小便不利呢,这个是太阳蓄水证,这是五苓散证。那么对应着毛主席的词啊,“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接着第三句,“表寒里热,太阳阳明,解表清里大青龙”。对应着主席的“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下一句,“若轻证,桂二越婢一,服之即愈”。也就是说,如果是表寒里热,属于太阳阳明的轻证,可以用桂枝二越婢一汤来治疗。对应毛主席词的这一句,“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好!我们接着看,“表在不用白虎,无表方可加人参主”。对应的毛主席的词句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下一句,“惜《注解伤寒》,太过精简,《医宗金鉴》,改得离谱”。那么对应的是“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我所填写的这首词后面的几句,其实不仅仅是对《伤寒论》第170条的评价了,而是对整部《伤寒论》若干家注解的评价。第一个注解《伤寒论》的人是谁呢?是成无己,他写的书叫《注解伤寒论》。可惜呀!这个《注解伤寒论》,太精简了,有的条文甚至精简到比《伤寒论》原文还要简单。所以我说“惜《注解伤寒》,太过精简”!而《医宗金鉴》呢?《医宗金鉴》最喜欢改条文,把伤寒的条文改得是一塌糊涂!

我们之前很多条文都看到过,《医宗金鉴》把条文改得离谱啊!不止一条啊,不止一两条了,有好多条条文都被《医宗金鉴》改了。虽然说《医宗金鉴》在中医史上的地位很高,但是他对《伤寒论》啊,改的太多了,甚至有些离谱,所以我说“《医宗金鉴》,改得离谱”!

下一句,“一代宗师,乾隆御医,专注五行子与母”。这个一代宗师,乾隆御医,大家可能就清楚了,指的就是黄元御。黄元御他在解读《伤寒论》的时候,擅长用五行的生克关系,母子关系啊,但用的太多了,以至于有的地方用的恰如其分,但也有很多地方,错得离谱。比如,我们之前讲过一条有关脏结的条文啊,他用五行生克来讲,我们讲脏结死证的时候,黄元御他用这个五行关系来阐释。我可以说他简直就是在臆想,解释得完全不对嘛!大家可以回过头去听一下关于脏结的内容。这句所对应的毛主席的词句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最后一句,“俱往矣,数岐黄人物,吾与谁伍?”对应的毛主席的词句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那么,最后一句呢?我们想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呢?意思就是说,这些著名的医家在注解《伤寒论》的过程中,有的注解得太简短,有的是改得太离谱,有的只偏向意欲用五行来解释。当然,我还没有说更多其他的情况啊!他们这些医家各有优缺点,这些历史人物对于中医的发展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们都是岐黄人物!

那么数岐黄人物,吾与谁伍?吾与谁伍啊?我当然和你们一起为伍嘛!时至今日,中医的传承与发扬,受到了历史的挑战。那我之所以跟大家一起解读《伤寒论》,就是希望与大家为伍,共同地将老祖宗所遗留给我们的这份中国文化瑰宝,一句一句,一字一字啊,清晰的予以解读,希望能够为传承和发扬中医药事业做出我们这一代人的贡献。

前几天呢,我们举行了庸胜堂第五届收徒仪式。这次来了60多人,加入庸胜堂,各类精英人才都有。这些加入庸胜堂弟子当中,令我欣慰的是,有研究生和博士以上学历的人很多,甚至还有几个博士生导师。他们学习《伤寒论》的那股劲儿,甚至比专业的医生还要认真啊,这使我感到非常的欣慰。我也希望通过我的发心啊,我的行为,我的这个不间断的讲课,未来能够影响更多人进入到我们传承和发扬这个中医药的事业当中来。我也热烈的欢迎有志之士加入庸胜堂,一起为中医事业的发展和传承做出属于自己的贡献。

好!谢谢大家,我们下节课不见不散!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