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本文为听课粉丝根据录音整理而成,如有误差,还请海涵!
张胜兵品《伤寒》
第139讲:太阳病(162条 · 麻杏石甘汤)
邪热壅肺汗出喘,肺热迫津是为汗,
宣降失常则成喘,麻杏石甘皆可管!
大家好,我是张胜兵,现在是晚上的9:05。感谢大家守候在手机或者电脑旁,来收听我为大家讲的《伤寒论》。
今天我们接着讲《伤寒论》第162条条文。
好,我们先看条文的原文:
第162条: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方
麻黄四两,杏仁五十个,炙甘草二两,石膏半斤。
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白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本云:黄耳杯。
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说,我们如果说仅从字面意思看的话,我们可以这么解读啊:使用了下法以后,如果出现了汗多气喘,身无大热。这个身无大热我在这里就不翻译了。不可以再用桂枝汤治疗,可以服用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方,麻黄四两,杏仁五十个,炙甘草二两,石膏半斤。以上四味药用七升水,先煮麻黄,减掉二升水,把药上面的白色药沫去掉。把剩下的三味药放到里面煎到水,剩下的三升把药渣倒掉,温服一升,就比如说服一黄耳杯的量。
为什么无大热者这四个字我不翻译呢?因为我们在前面的课当中,也就是在《张胜兵品伤寒》第45讲第63条条文已经将无大热者解释的非常清楚,而且还以经解经,用很多《伤寒论》本身的条文来解读这四个字,究竟是什么意思,而且我在讲第63条条文的时候,我说的很清楚,我说今天我们讲第63条条文,第63条条文和第162条条文几乎是一样的,因此我们两条条文一起讲,以后就不再重点讲162条条文了。
因此,无大热者这四个字,我就留一个悬念,如果大家忘记了或者是没学好的,请回头看《张胜兵品伤寒》第45讲,第63条条文。因为第63条条文和我们今天讲的第162条条文几乎一样。怎么个样法呢?
好,我们回过头看一下第63条条文讲的是什么?
第63条条文原文: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看出来没有,第63条条文和第162条条文唯一的区别在哪里?唯一的区别是63条说: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162条说: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就这么一点区别。
那么为什么就这么一点点区别?两条几乎一模一样的条文,一个出现在第63条那个位置,一个出现在第162条这个位置呢?
那是因为第162条条文是紧跟着第161条条文的,我们上节课讲的161条条文,它怎么说的?它说: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而且我已经说了我所解读的第161条条文是运用了倒装句的,倒装之后应该是:伤寒,发汗解后,若吐,若下,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
而第162条是紧接着161条的,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那么这个下后前面应该是省掉了一些内容。什么内容呢?我们根据后面这一句话,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而不可更行桂枝汤什么意思啊?不能再服用桂枝汤。不能再服用桂枝汤说明什么?说明他服用过桂枝汤。因此,他说不可更行桂枝汤,而且不可更行桂枝汤这句话本身也是一个倒装句,它的正确位置,本来的位置在哪里呢?在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的后面。
因此啊,第162条它也用了倒装句,如果还原,它应该是:下后,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不可更行桂枝汤,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这才是它本来的面貌。
那么既然有不可更行桂枝汤,前面有“下后”说明下之前使用过桂枝汤。那么既然是这样的话,说明这条条文的前提是有什么?是有表证。接在哪里呢?接在161条后面,好,我们看161条:伤寒,发汗解后,若吐,若下,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好,那么如果把第162条衔接到161条的话,那么应该衔接在哪里呢?应该衔接在伤寒,发汗的后面。伤寒发汗解后的后面。也就是说伤寒发汗解后后面的若吐若下,就是或者吐或者下,而162条是其中的一种,就是下。伤寒发汗解后,然后呢,再下后,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所以呀,162条紧接着161条的原因是因为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前提。是什么呢?共同的前提是伤寒发汗解后。那么伤寒发汗解后呢,若吐若下,或者吐或者下,如果出现心下痞硬,噫气不除呢,就用旋覆代赭汤,如果出现了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呢,就要用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因此第161条的这个伤寒发汗解后后面的内容和第162条后面的内容啊,也就是161条后面的内容和162条的内容应该是并列的,并列的不同的情况而已。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伤寒发汗解后。
因此我们如果把第162条补充完,完善一点的话,它应该是伤寒,发汗解后,若下啊,把下后改成若下后或者若下,如果下了,使用的误下法就是说伤寒有表证,用了桂枝汤表示已经解了,解了之后呢,又误用了下法,误用了下法之后呢,就出现了汗出而喘,无大热者,这个时候呢,就不可更行桂枝汤。就是不能再用桂枝汤了,因为我们已经用过桂枝汤了,现在的表证已经解除了,这个时候的汗出而喘呢,是肺热所引起的。因此啊,就要用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来治疗。
这样一来的话,我们就完全理解了仲景为什么把两条几乎一样的条文分别安排个了第63条和第162条,因为第162条是紧接着161条发汗以后,又误用下法之后出现的引余邪入到了肺部,产生了肺热,这个邪热蕴肺之后呢,迫津外泄,就成了汗啊。那么肺失宣降呢,就成了喘。因此他汗出而喘,那么这个时候呢,不可更行桂枝汤,因为它不是以表证为主,而是以肺热为主,应该用什么?应该用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来治疗,就这么简单。
只不过第63条是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以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第63条也同样运用了这个倒装文法,它应该是发汗后,汗出而喘,无大热者,不可更行桂枝汤,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也就是说,伤寒用了桂枝汤啊,出现了汗出而喘,无大热的,说明呢,邪气入肺化热,邪热蕴肺,出现了汗出而喘。而第162条呢,是伤寒解之后,用了下法,余邪入肺,形成邪热蕴肺的这么一种情况。无论他用没有用下法,是汗法也好,是下法也好,他们得出来的这一个邪热蕴肺,肺气闭郁的这一个病理转机是一模一样的,因此他们的治疗方法也是一样的,都用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来治疗。
那么由于第162条和我们第45讲的第63条条文内容几乎一致,因此这条条文的玄机就留给大家复习。回过头再去听第45讲,第63条条文的内容,我们在里面以经解经,引经据典,引经据典已经将这条条文讲的非常清晰了啊,大家可以回过头来看啊,再去听一听,看一看。
但是这个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呢,由于我们在第63条条文,也就是第45讲的时候啊,内容讲的太多,导致病案举的不够,所以我们在第162条条文,也就是今天所讲的内容当中,我们主要不分析条文了,主要讲奇效病案。条文的内容,大家回过头去,你看45讲第63条条文。
而第63条条文我讲的时候只是讲了它治疗感冒啊,就是外感病,引起的肺热,肺炎,发烧、咳喘,并没有讲它在其它方面的这个精妙之处。因此啊,接下来我就花一点时间将我们麻杏石甘汤所能治疗的一些精妙之处啊,跟大家娓娓道来。
那么根据我们的开篇诗邪热壅肺汗出喘,肺热迫津是为汗,宣降失常则成喘,麻杏石甘皆可管!那么大家就很容易理解了。也就说麻杏石甘汤,它主要针对的是邪热壅肺,那么肺热呢,迫津外泄就成了汗,所以这个汗呢,并不是有表证的汗,而是肺热迫津外泄而成的汗,那么肺热这个邪热壅肺呢,就会引起肺失宣降,肺失宣降之后啊,那么就会出现什么?喘啊。
就是这个汗和喘,都是肺热所引起,而麻杏石甘汤呢,刚好治疗肺热。至于麻杏石甘汤为什么是肺热,这个方药的组成怎么样,哪一味药起到什么作用,我们在第45讲,第63条条文已经讲的非常详尽了,在这里就不啰嗦了。
接下来呢,我们总结一下麻杏石甘汤在临床当中啊,有哪些方面,治疗上的奇妙之处。
首先,无论是感冒、新冠、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麻疹、百日咳、白喉等等这些疾病,只要它是肺热,邪热蕴肺的啊,通通可以治疗,而且你只要判断它邪热蕴肺,用麻杏石甘汤效若桴鼓,可以说是奇效。那么如果我们用麻杏石甘汤这一个经方,仅仅只是治疗几个感冒,几个新冠,几个急慢性支气管炎和肺炎的话,那就是大材小用。啊!没有把麻杏石甘汤的精髓学到,那么麻辛石甘汤的精髓在哪里?两个字,肺热。所以临床当中无论他是什么样的疾病,只要他属于肺热,那么我们都可以用麻杏石甘汤来加减治疗,达到出其制胜,出其不意的效果。
比方说我曾经碰到过一个患者,他感冒之后,这个全身皮肤瘙痒,用了这一个扑尔敏,氯雷他啶都没有效。后来找一个中医给他开了这个麻黄桂枝各半汤,效果也不理想,那么我看到了之后呢,看了一下他的舌象,舌苔呈这一个黄腻之象。而且呢,他虽然说他没有喘,但是他出气的声音很粗啊,这种你都能听到他的呼吸声,然后呢,舌苔又黄,摸他的脉象又浮数。我一看这不就是一个肺热吗?!那么肺热,肺又主皮毛,施呼吸,那么引起全身的皮肤瘙痒啊,也很正常。于是我直接给他投了一个麻杏石甘汤。没想到的是一剂知,二剂愈。因此啊,麻杏石甘汤是可以治疗肺热所引起的各种皮肤病,比如说荨麻疹,瘾疹啊,湿疹等等。只要是皮肤痒,无论他有没有喘啊,只要你判断他是肺热,当然肺热有的人就会直接喘了,有的人呢,只是呼吸声粗一些而已,那么本来是汗出而喘,麻杏石甘汤,但是现在他汗出不彻,没有彻底的从毛孔出来,它蕴郁肌肤,因此呢,就出现了皮肤病,所以呀,麻杏石甘汤才能够解决问题。所以麻杏石甘汤来治疗皮肤病,前提是你能准确的辨证它属于肺热引起的。
无独有偶。有一年啊,有一个女性患者。她也过来看所谓的疑难杂症,因为她到处也没解决。她看什么呢?她看子宫脱垂。子宫脱垂在中医上叫阴挺啊,另外还有明显的脱肛啊。
那么有医生给他用补中益气汤,升陷汤都没有效果,我就来了兴趣,我在想,子宫脱垂也好,阴挺也好,胃下垂也好,中气下陷的,的的确确是用补中益气汤和这一个升陷汤是有效的,那么为什么这个患者没效呢?结果我给她一把脉,她的这个寸脉呀,明显的是浮数的啊,很明显的浮数,而且呢,她呼吸声急促啊,好像这个肺呀,换气来不及一样。另外呀,她的这个胸腔和背部以上,就是胸部,特别是胸部爱出汗,舌苔黄,我这一看,我说这不是肺热吗?!这个肺热它的在中医的这个四诊合参之下,她的确是肺热,那么这种肺热如果吃补中益气汤或者升陷汤,可能会有加重之趋势。把这个热量全部引到上焦,引到这一个心胸部,她岂不是上焦更加的热了吗?于是我就问她,我说你吃过补中益气汤,升陷汤,是不是越吃你感觉越烦躁,越吃越热啊?她说是,我说你这个热是不是局限于整个胸腔,而不是在下面呢?她说张医生啊,你怎么这么神,我吃过药的临床表现你都完全能猜到。我说不是我猜到,是因为我发现你有很明显的肺热。你不能吃升陷汤和补中益气汤,虽然说你既脱肛又子宫脱垂。
那我就在想,你的典型的证状是肺热,临床表现却是脱肛和阴挺,那么我不管那么多了,中医对证就行了,就不对病啊,不管你得什么病,对证就行。我就直接给她投了麻杏石甘汤。投完麻杏石甘汤之后,没想到吃了个三五付,她明显感觉到上焦流汗有非常明显的好转,而且呢,发现自己的脱肛,子宫脱垂啊,也渐渐的好了。
那这是个什么情况呢?这是因为肺热,邪热壅肺,肺的宣降失常啊,气机不能下达,就是肺气根本就不能达于下焦。肺气不能达于下焦,那么下焦脏器不稳固,无以固摄嘛,因为肺气在上面,肺失宣降了嘛,所以说这是肺气的原因。而由于是由肺热所引起的肺失宣降,所以说并不是中气或脾气的问题,而是肺气的问题导致的这一个子宫脱垂呀,脱肛这些情况。因此啊,这也开辟了另外一个思路。
也就是说脱肛,子宫脱垂,也就是阴挺,不一定是气机下陷,很有可能是肺热导致肺气失宣引起的,所以呢,任何疾病我们都得四诊合参,综合判断它到底属于什么样的证,我们是对证来下药。这个证是言字旁的证啊,比如说邪热壅肺就是言字旁的证啊。而不是针对你这个病名,比如脱肛,阴挺。哎呀脱肛是吧,补中益气汤,那可不一定,那肺热也可以引起脱肛。所以很多时候啊,有一些高手啊,他治了一些疑难杂症,甚至治了一些根本就不知道病名的病,但是他却开出了非常正确的方子,为什么?因为他对证下药,不是对病下药,这就是中医的特色之处,也就是它的玄妙之处。
有一次接诊一个小孩,他尿床。尿床吧,如果是由肾虚引起的尿床,膀胱失约所引起的,可以用缩泉丸,也可以用《医门推敲》第一部的缩泉止遗丸,如果是下焦蓄水引起的尿床呢,还可以用五苓散啊。如果说是由于脾肺有寒所引起的尿床,还可以用甘草干姜汤。
可是这个小朋友尿床,这些方子通通无效,那么后来我一看,哎,舌苔黄啊,虽然没有喘。没有咳喘,但是呼吸声急促。摸起脉象呢,那脉象跳的很快,因为小孩的脉本来就比我们成年人要快啊,因为小孩为稚阴稚阳之体嘛,好,很典型的肺热。如果这么典型的肺热,你还用肺寒、治疗肺痿来治疗脾肺有寒的遗尿的方子,甘草干姜汤的话,那显然是不对的。用五苓散也不对,用缩泉丸也无效。
这个时候呢,我们管不了那么多了,麻杏石甘汤,把肺热先除了再说,没想到是才用了两三付药,他就不遗尿了。为什么?因为肺热郁结,宣降失常,引起肾水不摄,膀胱开合失司,一样可以引起小儿遗尿,尿床,就这么简单。所以麻杏石甘汤还可以治疗肺热所引起的什么?尿床。因此麻杏石甘汤和甘草干姜汤它们都可以治疗尿床,而且两个都是经方。只不过一寒一热而已,你看,多么的玄妙,多么的精妙,学起来多么的过瘾。
有热和有寒,麻杏石甘汤和甘草干姜汤刚好相反,但是它们可以治同一个病,尿床,只不过一个孩子有寒,一个孩子有热,有热的用麻杏石甘汤,有寒的用甘草干姜汤,但是它们都治好了尿床,这个叫什么?叫同病异治。用了相反的方法来进行治疗同一种疾病,只是因为引起这个疾病的背后的病因病机是相反的而已。你看,中医的玄妙之处可谓是妙不可言,所以中医就越学越过瘾了。因为别人都看不懂了,你治同一个病,用了相反的药。只有你把中医的四诊八纲啊,阴阳五行,基础理论打牢了,你才能够决胜千里之外,运筹帷幄之中。
另外麻杏石甘汤还可以治疗肺热所引起的浮肿,肺热所引起的高热不退啊,肺热引起的浮肿可以加大麻黄用量,肺热引起的高热不退,可以加重石膏的用量啊,总之呢,灵活运用啊,只要抓住肺热这两个字,你可以将麻杏石甘汤,用出新花样,用出惊天地泣鬼神的效果。
那么今天呢,我就以麻杏石甘汤为例,让大家看到一个简单的方子,如何去治疗各种不简单的疾病。
所以,活学活用,灵活运用,思维开阔啊,继承和发扬《伤寒论》,是我们讲解和学习《伤寒论》的目的。也正应了张仲景那句话,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所以呢,我们以后在学习《伤寒论》的过程当中,千万不要读死书、死读书,而是要活学活用,于死书读出活用,于无字之处读出新意,于仲景没有临床之病,开拓出治疗各种疑难杂症之能力。
好,我是张胜兵,感谢大家的收听,如果大家觉得我讲的《伤寒论》还可以,请关注喜马拉雅《张胜兵品伤寒》,并转发给你的朋友和同道。
好,今天我们这节课讲到这里,下节课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