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时上课时候讲牙体的老师跟我们形容急性牙髓炎的疼,她举了个例子,当年她生孩子没喊疼,出了交通事故,断了肋骨也没喊疼,但是有一天晚上牙髓炎了,疼的到处找诊所开髓。
深夜牙痛到撞墙,抗生素能救命吗?
很多人遇到牙痛难忍时,第一反应是吃抗生素消炎。但你知道吗?急性不可逆牙髓炎疼痛的直接凶手并非细菌,盲目用抗生素不仅无效,还可能让身体产生耐药性!这篇科普带你科学护齿,避免踩坑。
急性牙髓炎的真面目
急性不可逆牙髓炎是牙齿内部的牙髓组织发生严重炎症,常表现为突发性剧痛(尤其是冷热刺激或夜间加重),可能伴随牙龈红肿。它的主要病因是龋齿未及时治疗,细菌通过牙本质小管侵入牙髓,引发免疫反应。但此时炎症局限在牙齿内部,抗生素无法穿透牙本质到达病灶。
细菌是导火索,炎症才是爆炸源
想象牙齿是个高压锅:
细菌先遣队:龋齿导致细菌突破牙釉质(第一层洋葱皮)
免疫系统反击:细菌侵入牙本质小管时(第二层洋葱皮),身体派出白细胞 "消防员"
炎症风暴形成:当细菌接近牙髓(洋葱芯),免疫系统启动 "焦土战术"—— 释放炎性因子导致:
血管扩张→髓腔压力↑↑↑(高压锅开始冒气)
神经受压→剧痛警报拉响
关键区别:
细菌= 入侵者(但被局限在硬组织内)
炎症= 身体过度防御引发的 "自伤"(这才是疼痛主因)
抗生素滥用:全球牙医都在头疼的问题
研究显示,全球约24% 的牙医会为急性牙髓炎患者开具抗生素,部分地区甚至高达 75%!然而,国际指南明确指出:无全身感染症状的牙髓炎无需抗生素。滥用后果严重:
耐药菌激增:长期滥用导致常见口腔菌群耐药,未来感染更难治。
掩盖病情:抗生素可能暂时缓解症状,耽误患者及时就医。
分子研究揭示治疗新方向
最新研究发现,牙髓炎中的自噬反应(细胞 “自我清理” 机制)和特定蛋白(如 IL-8、MMP-8)异常表达与疼痛密切相关。未来或可通过调控这些分子靶点开发新型镇痛药物,减少对抗生素的依赖。
✅正确治疗方式:快准狠三步走
立即就医:牙髓炎需根管治疗清除感染组织,止痛药仅缓解症状。
拒绝 “神药” 偏方:大蒜、酒精敷牙可能刺激牙龈,加重炎症。
预防胜于治疗:定期检查 + 及时补牙,别等小洞变剧痛!
下次牙痛时记住:你的免疫系统正在 "好心办坏事",及时找牙医 "泄压" 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