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牙齿需要「根管治疗」?口腔医生一次说清! ——从剧痛到无感,这些信号别忽视!

周子翰医生 发布于2025-03-26 23:17 阅读量8023

本文由周子翰原创

拯救天然牙的「终极指南」!


作为口腔医生,常被患者追问:

“我的牙明明不疼,为什么要做根管?”

❓“根管治疗是不是生不如死?”

❓“直接拔掉不行吗?”


今天,我们就用 1分钟 揭开根管治疗的真相,告诉你哪些牙齿问题需要这场 「生命救援」


 一、牙齿的「SOS信号」——出现这些症状,快就医!


1. 牙髓炎:牙齿内部的「火山喷发」

牙髓是牙齿内部的软组织,包含神经和血管。当细菌通过深龋、裂纹或外伤入侵牙髓,就会引发炎症。




典型症状

- 自发痛:平躺时疼痛飙升,止痛药失效!

- 冷热刺激敏感❄️:喝冷水或热饮时疼痛加剧,且刺激消失后疼痛仍持续数秒。

- 放射痛:疼痛可能蔓延至同侧头部、耳部,患者常无法准确定位病源牙。

 为什么需要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的疼痛源于牙髓腔内压力剧增,只有彻底清除感染牙髓,才能阻止炎症扩散至根尖。


2. 根尖周炎:牙根尖的「沉默杀手」☠️

牙髓感染未及时控制,炎症扩散至牙根尖周围组织,形成骨质破坏。 




典型症状

- 咬合痛⚡:咀嚼时牙齿有浮出感,轻叩牙齿疼痛明显。

- 牙龈脓包:根尖区牙龈反复肿胀,可能伴随瘘管溢脓。

- X光异常️:根尖周围出现低密度阴影,提示骨质破坏。


⚠️ 隐匿风险

慢性根尖周炎可能长期无症状,但感染会持续侵蚀颌骨,甚至引发全身感染。


3. 牙外伤:表面完好的「内伤刺客」♂️


真实案例

小伙打球撞伤门牙,3个月后牙齿变灰⚫,检查发现牙髓早已坏死!


关键机制

外伤→牙髓血管断裂→缺血坏死→细菌滋生→根尖感染。


保命指南

牙齿碰撞后,即使 不疼不松,也要在 2周内 做电活力测试 + 定期复查!


⚕️ 二、根管治疗:不仅是“杀神经”,更是拯救牙齿的终极手段


治疗本质:通过清除感染的牙髓组织、彻底消毒根管系统,并用生物相容材料严密充填,防止再感染。 


技术革新:现代显微根管治疗可将成功率提升至90%以上,甚至能处理弯曲钙化根管。


三、关于根管治疗的常见误区


1. “不疼就不用治?

慢性炎症可能无症状,但感染仍在扩散。定期口腔检查(尤其X光)至关重要。


2. “治疗次数越少越好?” 

复杂的多根牙可能需要2-3次就诊,确保充分消毒,盲目缩短疗程可能增加失败风险。


3. “做完冠修复就一劳永逸?”

根管治疗后的牙齿脆性增加,需及时做冠保护,并避免咬硬物(如螃蟹壳、坚果)。


四、医生建议: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小洞不补,大洞受苦”


定期检查:每年至少一次口腔检查,龋齿早发现可避免伤及牙髓。


敏感信号别忽视:短暂冷热敏感可能是牙髓早期病变的征兆。


外伤后及时就诊:即使无明显症状,也需在2周内复查牙髓活力。


结语:

根管治疗不是“魔鬼”,而是现代牙科赋予患者的“第二次机会”。与其忍受拔牙后的修复麻烦,不如在医生建议下及时干预,留住天然牙。记住,牙齿的每一次隐痛,都是它最后呼救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