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口腔医生常听的洗牙误区,你中招了吗?

周子翰医生 发布于2025-01-14 20:00 阅读量3572

本文由周子翰原创




口腔医生常听到的洗牙误区,快来自查!

洗牙误区有哪些?

误区一:洗牙会使牙缝变大。那是因为本身牙缝较大被牙结石掩盖了,健康的牙周不会出现此现象!

误区二:洗牙会让牙齿变白。洗牙是去除牙齿表面的污垢,不能改变本身的颜色。想要变白,可以通过牙齿美白等方法。

误区三:洗牙会损伤牙齿。正规的洗牙操作不会损伤牙齿。通过超声波震动等方式去除牙结石,对牙釉质损伤极小。

如何正确认识洗牙?

洗牙是一种低投入高收益的口腔保健方法,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牙周疾病。定期洗牙可以去除牙齿表面的污垢和牙结石,保持口腔清洁,预防龋齿和牙周炎等疾病的发生。同时,也可以让医生及时发现口腔问题,及早进行治疗。

什么样情况下才需要洗牙?

比如刷牙时经常出血、牙齿上有明显的牙结石、口腔有异味、牙龈红肿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建议及时去看牙医,医生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需要洗牙。

洗牙频率是什么?

✨一般来说,建议每半年到一年洗一次牙。但如果口腔卫生状况较差,或者有牙周疾病等问题,可能需要缩短周期。具体的洗牙频率还要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

洗牙有什么好处?

好处一:预防牙周疾病。洗牙可以去除牙结石/菌斑,预防牙周炎的发生。

好处二:保持口腔清洁。洗牙可以去除牙齿表面的污垢和细菌,保持口腔清洁,减少口臭。

好处三:及早发现口腔问题。洗牙时,医生会对口腔进行全面检查,及早发现龋齿、牙周炎等口腔问题,及时进行治疗。

不洗牙有什么样的后果?

长期不洗牙,牙结石堆积,导致牙龈发炎、出血,严重的还会引起牙周炎,甚至导致牙齿松动、脱落。此外,还会使口腔异味加重,影响社交和生活质量。

洗牙注意事项!

洗牙后可能会出现牙齿敏感等不适症状,这是正常现象,一般会在几天内逐渐消失。如果症状持续加重,应及时就医。

洗牙后要注意口腔卫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牙龈。

患有出血性疾病、心脏病等患者在洗牙前应告知医生,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可以洗牙。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