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前后拉伸动作原来是不同的,千万别搞混了!

黄耿沛医生 发布于2025-09-17 17:59 阅读量98

本文由黄耿沛原创

不少人觉得跑步或运动前后的拉伸可做可不做,或者在运动前慢跑一下、扭一扭身体热身就算了,运动后又觉得压腿拉筋太麻烦了就选择不做了。

但久而久之,可能会出现不舒服的症状,例如膝关节刺痛感、腰部酸累、肌肉发紧等。

错误的拉伸方式可能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那么,什么是拉伸运动?运动前后的拉伸有哪些不同?龙脊康陈巧艺医生来科普一下。


01

拉伸类型与特点

拉伸分为两种:静态拉伸与动态拉伸(热身)。这两种拉伸方法都包括将一个或多个关节拉升至最大的活动范围。


静态拉伸时,身体的位置保持不变;而进行动态拉伸时,关节会连续活动,动态拉伸是以运动的速度、动力和肌肉用力去制造拉伸。


与静态拉伸不同的是,它不会在动作的终点保持一段时间。动态拉伸与轨迹拉伸有很多相似之处,不同之处在于,它避免了反弹动作,而且有很多与具体项目相关的动作。


02

为什么要进行拉伸运动?

✔ 提高运动水平

跑前拉伸可以减少肌肉粘度,减少运动时的内部能量消耗。同时,弹性增加可以提高肌肉收缩速度和肌肉收缩力量。


✔ 加速恢复

运动拉伸作为训练后的恢复手段已经有20年以上,研究指出:拉伸能有效令肌肉放松,减少肌肉僵硬,令血液微循环增加,养分得以达到需要修补的组织已经加快代谢废物的排除。减少肌肉酸痛,加速循环,减少创伤。


03

运动前热身动作(动态拉伸)

利用体重让身体进行全动作范围内的练习;例如跑步前的侧压腿、弓箭步。此外,还有原地慢速高抬腿等动作。


① 侧压腿

20-30下/组,左右各2-3组;


② 弓箭步

20-30下/组,左右各2-3组。


04

运动后放松动作(静态拉伸)


✔ 拉长神经筋膜组织到活动度末端,并在这个位置上静态保持一段时间;

✔ 尽可能控制好关节控制;

✔ 尽量缓慢地进入和离开拉伸位置;

✔ 例如跑步后的小腿拉伸、大腿前侧拉伸,此外还有臀肌拉伸。


 小腿后侧拉伸,20-30秒/组,左右各2-3组。

② 大腿前侧拉伸,20-30秒/组,左右各2-3组。


注意:某些情况下,运动前也可以进行静态拉伸,比如肌肉特别紧张僵硬的情况下。


05

总结
长时间的有氧运动(如慢跑)以后,身体的负荷比较大,而适度的拉伸运动,不但能够减轻运动带来的损害,恢复身体,还能够巩固运动效果,塑造肌肉线条。

其实,不论年龄大小,不论身体的柔韧性如何,每个人都需要拉伸,但需要适度,不可过量且要注意有无症状出现。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