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继发龋?
补牙其实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虽然补的材料不会龋坏,但是真牙部分还可能会发生龋坏,对于发生在原有牙齿充填物、牙冠修复体的边缘或底部的龋坏,称之为“继发龋”。
图1 继发龋
继发龋发生的原因
1. 补牙之后日常未能清洁干净
龋坏位置隐蔽或口腔卫生差,补牙后的日常清洁中没有将其清洁干净,细菌等残留而继发龋坏。
2. 原有的龋坏没有去除干净
残留的细菌继续繁殖,侵袭牙体组织,出现新的龋坏。
3. 补牙时操作不当/材料老化问题
充填物边缘或窝洞周围牙体组织破裂,与牙齿之间出现缝隙,形成菌斑滞留区;或修复材料与牙体组织不密合,留有小的缝隙,这些都可能成为致病条件,产生继发龋。
如何自检是否有继发龋?
1. 牙齿颜色是否有变化;
2. 牙齿形态是否完整,充填物是否完整;
3. 补牙材料是否有松动;
4. 补牙过后很久是否又出现酸软不适的症状。
图二 继发龋(边缘变色)
继发龋如何治疗?
1. 龋坏不深
去除龋坏组织后,重新修复,修复方式和材料的选择视情况是否需要更换。
2. 龋坏深及牙髓
根管治疗之后,再进行修复。
图3 继发龋补牙过程
如何降低继发龋的发生?
与原发龋相比,继发龋在病因、疾病进展、临床表现和治疗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但二者本质相似,均为收包括环境、人体、微生物等多因素影响而产生的疾病,因此一个好的充填病例只靠医师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患者的共同参与,两者相辅相成,患者朋友需要做到的是定期复查,增强口腔卫生维护意识和知识,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避免充填体着色及磨损。
1. 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
规范的操作可以避免很多补牙并发症的出现。
2. 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日常清洁非常重要,推荐使用含氟牙膏,早晚刷牙(推荐改良式巴氏刷牙法),正确使用牙线。
3. 定期复查
建议3-12个月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对于高风险的患者,建议3个月复诊,检查修复体,进行洁治和涂氟等;对于中风险患者,建议每6个月复诊;对于低风险患者,建议每年复诊一次。
图4 继发龋补牙前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