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鼻-鼻窦炎的最佳治疗方案?

颜永毅医生 发布于2024-10-29 17:34 阅读量1662

本文由颜永毅原创

天气变化,鼻炎发作?这些方法可应对

炎症发生于鼻腔=鼻炎,炎症发生于鼻窦=鼻窦炎,炎症发生于鼻腔+鼻窦=鼻-鼻窦炎,以下统称为:鼻-鼻窦炎

1. 鼻科医生:迄今为止,很少有人知道何谓鼻-鼻窦炎的最佳治疗方案,原因在于一个鼻科病人,不仅经常既有感染性炎症,也有过敏性炎症,而且常常伴有生理性或病理性异常,不仅既需要抗感染治疗,也需要抗过敏治疗,而且还常常需要更好的鼻外科治疗。所以,一个好的鼻科医生,既要熟知鼻内科治疗,又要擅长鼻外科治疗,而且还要能将两者融会贯通,内外兼顾,做到1+1>2的效果。

2. 诊断标准:鼻-鼻窦炎有鼻内科和鼻外科两个诊断标准,而诊断的目的,是为了指导治疗,两个不同的诊断标准,当然就会有两个不同的治疗标准。所以,要想使鼻-鼻窦炎获得更好疗效,就需要同时满足鼻内科和鼻外科两个治疗标准的要求,所以说,鼻-鼻窦炎的最佳治疗方案,是一个内外兼顾的“鼻内科+鼻外科”的综合治疗过程。

2.1. 鼻外科诊断:炎症发生于鼻腔=鼻炎;炎症发生于鼻窦=鼻窦炎;炎症发生于鼻腔+鼻窦=鼻-鼻窦炎,这是一个基于病变范围的鼻外科诊断。

对于鼻外科医生而言,鼻炎和鼻窦炎是泾渭分明的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会直接影响到外科治疗方案的具体制定和执行。为此,鼻外科医生更多依赖的是鼻内镜和鼻窦CT检查,更想知道的是:

2.1.1. 鼻腔:①有无生理性结构异常,诸如:鼻中隔偏曲、下鼻甲内移高拱,中鼻甲泡性改变。②有无病理性结构异常,诸如:中、下鼻甲粘膜肥厚、骨质增生、息肉样变等。

2.1.2. 鼻窦:①有无密度增高影,以及密度增高影是环形,还是云白;是隆起,还是液平。②密度增高影是否均匀,有无骨质增生,缺损,破坏。③密度增高影涉及哪些鼻窦,是局限性,还是弥漫性。

所有这些,都直接关系到鼻外科医生对手术范围和手术方式的具体选择。

2.2. 鼻内科诊断:因为鼻窦延续于鼻腔,鼻腔鼻窦本为一体,所以,对鼻内科医生而言,无所谓鼻炎,还是鼻窦炎,其治疗并无本质区别,只是治疗力度会存在某种差异,所以在鼻内科医生眼中,症状轻的就是鼻炎,症状重的就是鼻窦炎。鼻内科医生除了关注症状与体征之外,还更多关注患病时间、过敏原检测、细菌培养、药敏试验、血液成分和组织病理性改变等,鼻内科医生更想知道的是:

2.2.1. 鼻-鼻窦炎的种类:①是变应性,还是感染性。②变应性:是常年或持续,还是季节或间歇。③感染性:是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还是真菌感染。④细菌感染:是特异性,还是非特异性。⑤真菌感染:是侵袭性,还是非侵袭性。

2.2.2. 鼻-鼻窦炎的时间:①是急性,还是慢性;②急性的是前驱期、卡他期,还是恢复期;③慢性的是发作期、迁延期,还是好转期。

2.2.3. 鼻-鼻窦炎的程度:是轻度、中度,还是重度。

2.2.4. 鼻-鼻窦炎的分型:①内型:嗜中性,嗜酸性,嗜碱性,混合性。②外型:息肉性,非息肉性。

而所有这些,都直接关系到鼻内科治疗的精细化管理,也就是鼻内科治疗的种类、用量、时间,等等的准确把握。

3. 鼻-鼻窦炎治疗的最佳方案

无论是基于鼻内科或鼻外科诊断而给予的相应治疗,都会使病情有所好转。① 某些鼻-鼻窦炎既不需要内科治疗,也不需要外科治疗,仅靠自身修复能力,便可以逐步痊愈,只是这样的人多半不会就诊于鼻科,所以,很多鼻科医生对此知之甚少。② 单一的鼻内科或鼻外科治疗,也会治愈某些鼻科患者,只是这样的案例并不适用于所有的鼻-鼻窦炎患者。③ 病变轻微者,可在单一的鼻内科或鼻外科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不再谋求进一步治疗。④ 病变严重者,则需要“鼻内科+鼻外科”或“鼻内科+鼻外科+鼻内科”的更复杂、更长久的治疗,才能获得满意疗效。所以说,依据病情需要,给予恰当的治疗,才是鼻-鼻窦炎治疗的最佳方案。

总之,不是所有的鼻-鼻窦炎都需要手术和只需要手术,而不需要内科治疗,也不是所有的鼻-鼻窦炎都需要鼻内科治疗和只需要鼻内科治疗,而不需要手术。切莫因为部分病人单纯依靠鼻内科或鼻外科治疗获得了满意疗效,而举一反三、推而广之,极力推崇和单独依赖鼻内科或鼻外科治疗,应对所有的鼻-鼻窦炎患者

3.1. 鼻内科治疗:所有外科治疗范畴之外的治疗,统称为内科治疗,包括:改善环境,增强体质,药物治疗。主要针对单纯的感染性和过敏性鼻炎,以及为手术做好:①充分的术前准备,②更好的术后随访治疗。

3.2. 鼻外科治疗:单一的鼻腔手术主要针对单纯的生理性结构异常,诸如:鼻中隔偏曲,下鼻甲内移高拱,中鼻甲泡性改变等。

3.3. 鼻“内科+外科”治疗:主要针对轻度感染性或变应性鼻炎,同时伴有轻度病理性结构异常,诸如:中、下鼻甲骨质增生,粘膜肥厚,局限性鼻窦炎等。

3.4. 鼻“内科+外科+内科”治疗:主要针对中、重度感染性或过敏性鼻-鼻窦炎,同时伴有重度病理性结构异常,诸如:息肉样变,弥散性鼻窦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等。

4. 鼻内科的四大治疗原则:

4.1. 尽量消除:无论是炎症本身,还是引发炎症的各种因素,人们都无法彻底清除,只能尽量消除。

4.2. 逐步恢复:各种炎症,以及因炎症导致的病理性改变,不可能一夜之间恢复如初,只能逐步恢复。

4.3. 长期控制:炎症消除,病理性改变的可逆性恢复,因病因长期存在,如逆水行舟,需要长期控制。

4.4. 终生维护:炎症即便最终痊愈,恢复如初的鼻-鼻窦炎,依然有可能再次患病,所以必须终生维护。

5. 鼻外科的四大治疗原则

5.1. 彻底清除病变:无论是病理性改变,还是脓肿、真菌团、潴留物等病变,都必须在术中直视下将其彻底清除,尤其是开口朝上的上颌窦、蝶窦,以及额窦远端,一定要防止因视觉死角的存在,导致病变残留。切忌手术仅满足于窦口开放和盲视下的病变清除,尽管不是所有如此操作的患者都会出问题,但这样做的风险性极高,难以预测。

5.2. 尽量保留功能:尽管鼻-鼻窦炎存在一些不可逆性的病理性改变,但更多情况下,手术会不同程度的损伤正常粘膜,保留粘膜=保留功能,所以术中要尽量保留所有正常粘膜的完整性。

5.3. 恪守微创原则:在彻底清除病变、尽量保留功能的前提下,遵照微创原则,尽量控制手术范围,熟练操作技术,减少医源性损伤。

5.4. 同期协调处理:①将“鼻腔+鼻窦”作为一个整体;②将“鼻中隔+下鼻甲+中鼻甲”作为一个整体;③将“中鼻甲+钩突+筛泡”作为一个整体;④将“筛窦+上颌窦+额窦+蝶窦”作为一个整体,予以同期协调处理。

由上可见,所谓的鼻-鼻窦炎最佳治疗方案,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仅需要遵循鼻内科和鼻外科四大治疗原则,接受因人而异的鼻内科或/和鼻外科治疗,而且,随病情改变,相关治疗还要呈阶梯形的增加或减少,并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