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世上在工作的人大致只划分为两种: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
随着现代化的到来,智能化的发展,简单而机械的体力劳动工作在急剧减少,市面上随处可见的都是脑力工作方式
坐在课桌前学习的初高中生、长期对着电脑工作的都市白领、管理员工开会不停的企业家和领导,等等等等,都是脑力工作者的代表
体力工作者累,躺下来睡觉,就是最好的休息方式。
但是脑力工作者的累,你就不能只会睡觉,不然容易越睡越累,日渐疲惫,此时不是睡觉的方式不正确,而是光靠睡觉已经不能恢复脑力工作所带来的消耗了
脑力工作的累,不在于你做了什么,在于还有哪些你没做。
1. 思虑过多、暗耗心血
现代医学认为,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属于大脑的生理功能,是大脑对外界事物的客观反映
在中医来看,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统称为神,受五脏中心脏所主
《灵枢·本神》中有“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此段大意是说,胚胎在刚成形的时分,神就产生了,随之魂魄成形,在心的主持下,慢慢便有了意、志、思、虑、智,即对应了现代所指的记忆力、思维力、计算力、理解力等;
我们日常学习知识、书写报告、创造作品等都需要心神的参与,同时这些思维活动都消耗心脏气血;
此时,我们还不得不提及心的另外一个功能,就是“心主血脉”
在中医的观念里,阴阳相配,阳为动、阴为静,阳主功能、阴主物质,心脏也不例外,思维的功能也要有与之相配的物质基础。
所以,在心脏气血充盛的情况下,神志思维活动才能正常,才可表现神志清晰、思考敏捷、反应迅速,拥有一颗“七巧玲珑心”
而现在的脑力工作者,往往思虑过多、长时间耗伤心神,难以休养,当心血耗损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出现难以恢复的疲劳
2. 视听过多、久伤精气
你以为只要不在学习,就算的上在休息了嘛?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日常生活中还潜伏着两个耗损脑力的“杀手”
一个是爱不释手的“手机”,另一个是怀抱入眠的“耳机”,此二机在无形中损伤你的精气。
我们的五官的功能是五脏六腑精气在外的体现,其中最富灵巧神思的五官就是我们的眼睛和耳朵,二者能让我们饱览大好河山,遍听八方之言。
其中目为肝之窍,《素问·金匮真言论》中将肝与目对应,“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同时双目又是五脏六腑精气灌注之所,当精血充沛,则目光澄澈清冷、炯炯有神
毫不夸张地说,人体脏腑精气的盛衰、精神的活动状态,都能从人的眼神和目光中反应出来
《素问·宣明五气篇》中的五劳,其中“久视伤血”,长时间对着电脑、手机和课本,目不转睛,最能耗伤阴血,久之则导致视物疲劳、视力下降。
在古代,听力损伤并没有写进医书中,那时的人们听见的或是自然中的风声、雨声、走兽花鸟之声,或是集市中的叫卖吆喝声、书堂中的朗朗读书声、以及丝竹管弦声,自然没有久听伤精之患
但自从耳机问世以来,听力损伤快速显现出来,现代医学认为,长时间戴耳机、暴露在噪声之中会导致听力损伤,而听力损伤则会增加老年痴呆、大脑萎缩的风险
现在你还觉得,长时间戴着耳机是休养大脑,放松心情嘛?无形之中,听力过度已经在蚕食精气、损伤大脑
《灵枢·脉度》中是这样记载的,“肾在窍为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可以说听力的好坏能直接反应出身肾中精气的充沛与否,肾气不充,则听力自损
肾虚者耳不聪,反过来过度用耳自然也在损伤肾气肾精
综合以上,不难发现,脑力工作者损伤的都是营血阴精等精微物质,日久,阴损则阳气也不充沛,而体力劳动者则以耗气为主,气能速生,血难速补。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你容易脑力疲劳
且睡眠难以恢复了吧
可能你做的每一件事情
都没有让你充分休息
反而加剧了心神精气的消耗
下面是一个精神疲惫量表(FS-14),所中的症状越多,说明你的脑力消耗程度更多,更需要养神健脑、好好恢复呢!
如果总分≥3分,说明您已经处于疲劳状态,需要更多的休息
自测出脑力疲劳也不必害怕,咱们还有小妙招,能让我们缓解疲惫、快速修复
所谓养神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越是疲惫的时候,越要让自己安静下来,身心彻底的放松
所以运动要以静为主,并且配合“守意”的想法,让思维集中在呼吸或者身体某处,忌浮想联翩
同时还要搭配食补和药补,培补阴血精气,心神方能收敛
神志病科总结了以下方法,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1. 按摩:
①全身放松,闭眼静心。用右手中指轻轻点揉眉心,时间是3分钟。
②全身放松,闭眼静心。用双手中指同时轻轻点揉太阳穴,时间3分钟。
③全身放松,闭眼静心。用双手食指同时轻轻点揉双耳耳垂后凹陷处18次。如产生大量唾液,可分三口慢慢将唾液咽下,以滋润五脏六腑。
④全身放松,闭眼静心。用双手食指轻轻按摩后脑玉枕部位,时间是3分钟。
2. 拍打:
一旦出现脑疲劳,应立即放松身心,可用双手五指轻轻地拍打头部。注意事项:①拍打力量一定要小,最好以无声为度。
②要用指头而非掌心轻轻拍打发梢,能不接触头皮,效果更好;
③时间是3分钟。
3. 吐纳:
用鼻轻轻地吸一口气,意想自己纳入全宇宙一切轻灵之气;用口慢慢地呼一口气,意想自己吐出全身心所有秽浊之物。以上为1次,可反复吐纳36次。环境宜清新而宁静,意念宜轻巧而淡雅。
4.观想:
站、坐、卧不拘,闭目冥想:
①青山绿水;
②红日白雪;
③丝路花雨;
④仙鹤寿龟。
这4种良性意境,分别观想3分钟。可以集中进行,也可以随机分散安排
5.食物补法:多吃核桃、枸杞、芡实、山药、黑芝麻、桑葚等补脑肾、益精气的食物药物
马一川
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师从全国名中医张洪春教授,跟随晁恩祥国医大师学习,精研仲景、易水、温病多家经典,尤重东垣“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理论,临床上擅长针药并用,配合心理治疗,处理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等多种神志病,临床疗效明显。参与各级课题7项,参编学术著作5部,发表核心期刊4篇。
擅长:
针药并施治疗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焦虑及焦虑躯体化症状、睡眠节律障碍、月经期和更年期情绪障碍等。
初审:杨丹
复审:石玉丰
审核:熊圆圆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 医院地址:
深圳市宝安区来安路(原文卫路)99号,毗邻平峦山公园。
✎ 工作时间:
日间门诊:08:00-12:00,14:00-17:30
夜间门诊:1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