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育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

万璐医生 发布于2025-03-10 09:13 阅读量87

本文由万璐原创

现今,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愈发凸显,特别是面临中考、高考压力的青少年,焦虑、抑郁等情绪日益常见。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2022 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约有 14.8% 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其中 4% 的青少年处于重度抑郁风险群体之列,10.8% 的青少年属于轻度抑郁风险群体。

那么,作为家长,究竟该如何培养孩子,才能促使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呢?究竟什么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呢?在我看来,最为重要的当属无条件的爱与自我价值感。

一、无条件的爱

无条件的爱,即我爱你,仅仅因为你是我的孩子。你的存在本身就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无需学习成绩优异,无需乖巧听话,不存在那么多附加条件。我并非因你学习好才爱你,也不是因为你让我有面子才爱你,只因为你就是你,因为你是我的孩子,你的存在就已足够。想想我们自己,一生之中是否都在追寻这样无条件的爱呢?倘若这个世界上有人如此爱我,那该是多么幸福的事情。是不是在以后的人生中,即便遭遇再大的风雨也无所畏惧?再苦再难我也能够挺过去,只因有人这般爱着我。这才是 “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 的根本所在。

当然,无条件的爱并不是指没有边界的溺爱。我爱你,但是我依然要引导你做正确的事。虽然我爱你,但是这件事如果会伤害自己、伤害他人,或者伤害环境,那就不能做,这叫有边界的爱。如果你犯了错,我会纠正你,教你,但是不会影响我爱你。父母也应该接受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必然会犯错,理解孩子的年少冲动,也接纳他们的情绪,引导他们逐渐向好。

二、自我价值感

自我价值感意味着要让孩子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存在即有价值。即便学习成绩不佳,也依然具有价值。我们应当去发掘孩子的闪光点,鼓励并发展他们的优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不能因为学习不好就否定孩子的一切。这个世界上的人形形色色,如果千篇一律都是学习好的,都走同样的道路,那该多么无趣啊。有些种子会长成参天大树,有些种子会绽放艳丽的花朵,这样显眼的种子固然令人羡慕,但是世界依然需要绿草的存在。父母就如同园丁,给予他们良好的土壤、充足的阳光和水分,为他们除虫施肥,然后耐心等待,等待他自然长成他原本的样子。看看这颗种子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

自幼便被给予无条件的爱的孩子,以及认为自身存在具有价值的孩子,往往不容易被挫折击垮。他们不会仅仅因为学习成绩不佳就否定自己,不会轻易做出自残、自伤等行为。父母无条件的爱,犹如一把保护伞,能让孩子无惧地穿越一切风雨。

愿所有的孩子都有一个幸福的童年!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