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颅压与小脑扁桃体下疝鉴别

张雪医生 发布于2019-03-17 22:22 阅读量6625

本文转载自鉴别诊断

发性颅内低压在MRI上表现为“SEEPS”五联征,即:

➤ 硬膜下积液(Subdural fluid collections)

➤ 硬脑膜强化(Enhancement of the pachymeninges)

➤ 静脉结构充盈(Engorgement of venous structures)

➤ 垂体充血(Pituitary hyperemia)

➤ 脑下垂(Sagging of the brain)

Chiari畸形的MRI诊断标准

➤ I型:小脑扁桃体下端位于枕大孔连线之下5mm,小脑扁桃体下端变尖,枕大孔前后径达40mm左右

➤ II型:除了延髓、小脑向下移位外,第四脑室亦向下移,延髓、第四脑室拉长,枕大孔前后径达43mm以上

➤ III型:延髓、小脑以及四脑室疝入枕部或上颈段脑(脊膜)膨出之中

国内学者认为小脑扁桃体下缘低于枕骨大孔即可诊断此病,而国外有学者认为小脑扁桃体低于枕骨大孔以下但在2mm以内无临床价值。一般认为,小脑扁桃体低于枕大孔平面3mm以内为正常,3~5mm为界限性异常,大于5mm为异常。



在实际工作中,不应把小脑扁桃体下缘低于枕大孔平面的距离作为主要诊断依据,同时应结合其它征象、患者年龄及临床资料综合考虑,否则易漏诊轻度小脑扁桃体疝。小脑扁桃体疝时,患者小脑扁桃体下端往往呈楔形,与正常时圆形不同。



Chiari畸形与原发性颅内低压的鉴别



Chiari畸形可有头痛,但与体位关系不大,腰穿脑脊液的压力正常或偏高,MRI上患者影像学表现常有小脑扁桃体下疝,但无脑膜强化,且该病多合并脑积水及脊髓空洞,脑的移位不像原发性颅内低压那样可以自然缓解。原发性颅内低压的脑组织下沉在补液后可恢复。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