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药物服用需要大量饮水

张雪医生 发布于2019-03-06 21:04 阅读量6627

本文转载自用药

1. 磺胺类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主要通过肾脏排泄,有时会从尿液里析出、形成结晶,引起腰痛、血尿、蛋白尿,严重时结晶可阻塞尿路使尿液无法排出。

大量饮水可以增加尿量,使尿液中药物的浓度降低,或者同时口服一些碱化尿液的药物,如碳酸氢钠等,避免析出结晶损害肾脏。

2. 感冒时服用解热镇痛药,饮水量应大一些,每天尿量应该不低于1.5升,发高烧或暑天时更应注意。

一是因为这类药物高浓度时对胃有刺激;二是感冒时饮水有助于机体大量排尿以代谢体内的毒素;三是感冒药会使患者大量出汗,适当补充水分确有必要。

3. 四环素类药物、补铁剂等对消化道有刺激的药物,服用时均要加大送服的水量,以减轻对消化道的刺激。

4. 服用抗痛风药时后,应大量饮水 ( 一日应 2000~2500 毫升 ),以降低黄嘌呤结石及肾内尿酸沉积的风险。

5. 服用排尿结石的药后,也须大量饮水,保持一日尿量 2500~3000 毫升,以冲洗尿道,稀释尿液,降低尿液中盐类的浓度和尿盐沉淀的机会。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