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睡眠是我们维持正常生理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各种生活和社会压力下,失眠、多梦、早醒、贪睡等问题接踵而至,睡眠健康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都说“时间就是金钱”,熬夜加班变成了上班族的常态,然而,如果一直工作不睡觉会怎样呢?睡眠剥夺到底会对我们神经系统产生什么影响?
正常睡眠
说到睡眠不足,我们首先来谈谈正常的睡眠时间,大部分成年人的日常睡眠时间需求为6~8小时,具体时间因个体而异。图1展示了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按各年龄段建议的睡眠时间。近年来,短睡眠(<6小时)人群比例逐渐上升,全职工作者、男性、教育程度越高者占比更多。
图1 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按各年龄段建议的睡眠时间表
正常睡眠时期分为快动眼期(REM)和非快动眼期(NREM),后者又分为4期,正常睡眠需经历从REM期至NREM期交替的过程,一个睡眠周期(图2)为2小时,每晚约经历4-5个周期。
图2 睡眠周期图 (W=清醒期;R=REM;N1=NREM1期;N2=NREM2期;N3/4=NREM3、4期)
在RENM期和NREM期,人体生理活动变化不同,详见表1。
睡眠剥夺
睡眠剥夺的形成因素包括睡眠不足和睡眠质量下降。前者即睡眠时间不足生理需要量;睡眠质量下降指不论睡眠时间是否充足,因夜间觉醒、睡眠阶段比例和持续时间异常引起的睡眠异常。
睡眠剥夺的原因包括:
➤ 自愿行为:个人自愿的无意识的睡眠剥夺行为,包括熬夜看电视、上网等。
➤ 个人义务:因责任或义务需要牺牲正常睡眠时间,如需要照顾亲属等。
➤ 工作时间:需要加班工作,或夜班需要等。
➤ 医疗问题:某些疾病,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影响睡眠。
睡眠剥夺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睡眠剥夺指1~2天内持续性无睡眠状态或总睡眠时间减少;慢性睡眠剥夺指个体长期睡眠时间低于最佳功能所需。慢性睡眠剥夺与失眠概念类似,鉴别见表2。
影响
睡眠剥夺对人体的影响到底有多大?首先我们先来看一张直观的展示照片。
图2 睡眠剥夺(左)和正常睡眠个体形态差异
相信上图对于目前正在废寝忘食的同志们具有一定的冲击力,尤其是对女同志而言,衰老是致命的打击。睡眠剥夺的影响较为广泛和深远,期严重程度因病程长短与个体特异性有关,包括个体睡眠剥夺的阈值、个体生物钟情况。具体见表3和表4。
图3 睡眠剥夺对人体的影响
预防和治疗
睡眠剥夺的预防和治疗主要围绕于消除诱因、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必要时的药物治疗、其他辅助治疗方案等。大致的方案与失眠类似,本文不再赘述。有兴趣的医友们可以查看这篇文章成人失眠如何用药:十分钟速读新版中国指南。
总结
在电子信息化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不管是青少年上网游戏,还是工作人群的加班压力,或是疾病干扰,睡眠作息被广泛打乱,长此以往,睡眠剥夺引起的潜在问题逐渐暴露。常言道,“磨刀不误砍柴工”,良好的睡眠作息是良好工作质量的重要保障,规律作息对于个人健康、工作、家庭以及社会而言均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