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一个全口牙齿松动的患者来说,最焦虑的时候是何时?我从接诊的20000+患者中了解到,是每次进食的时刻......
沉默的牙周炎饱受折磨的生活
经历过世事无常才更珍惜当下光景,全口牙松动患者宫先生经就历过这样一段日子。当时,50岁的宫先生就职于中国航天,他作为高级工程师多次参与长征系列及其他重大工程项目的设计与研发,工作压力也随之不断增加。
突如其来的牙疼打乱了宫先生工作与生活的节奏,于是他步履匆匆辗转多家医院检查均确诊患有重度牙周炎,口内各项检查结果都不理想,在治疗一段时间后发现牙痛的症状仍然反复无常,这对宫先生而言“吃饭都变成了一种煎熬”。
实拍:患者术前口内检查照片
当时,全家进入备战模式,齐心协力一起找口腔的良医。宫先生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工作节奏,坚持四处寻找“口碑”好的医生,最终通过身边的朋友介绍来到明森口腔,我与宫先生的缘分由此开始。
我从业二十几年见过太多与宫先生类似的案例,虽然患者自己知道患有牙周炎但由于临床症状不明显,所以并不重视,时间一晃十余年转瞬即逝,牙周炎病灶也随之显现,比如:牙槽骨萎缩、牙根露出、牙齿松动等问题。
对普通人来说,牙周炎更像“温水煮青蛙”当意识到严重性时,问题往往已经非常严重了,这时拼的是毅力、耐力和运气,遇到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或许能少吃很多“苦”。
牙周炎“慢”性症状最长潜伏期10年以上
回忆起几年前第一次为宫先生检查口腔的情景,我到现在仍然记忆犹新。宫先生全口牙都出现了松动,而且牙槽骨也严重萎缩,在短短5-6个月间,已过知命之年的他瘦了约10斤,饱受牙痛的折磨精神萎靡。
“我平时很自律,会去跑步也不酗酒”当时宫先生谈起生活习惯时,流露出淡淡的无奈。
实拍:患者术前口内照片
牙痛这件事虽然不致命,但是很折磨人的心态。宫先生表示没有后悔药,只能选择承受这份痛苦,也正因为痛苦让自己懂得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其实,牙周炎在口腔医学中属于潜伏期较长的慢性疾病,从牙龈红肿到牙齿松动脱落的时间最长可达十几年,最短也需要5-7年的时间,正是如此才让许多人忽视牙周炎的危害。
或许只有亲身经历了才更重视口腔预防,就像这位宫先生一样。
(龈下刮治示意图)
于是,我们为宫先生制定了全口种植治疗计划,分为:
1、学习掌握口腔清洁技巧;
2、随后洗牙和龈下刮治;
3、再进行翻瓣手术清洁病变组织;
4、使用生物膜与骨粉增加牙槽骨的骨量;
5、康复后再进行基台植入;
6、最后才是戴上牙冠。
只有通过这6大治疗阶段,才能一步一步恢复宫先生的牙槽骨骨量,重建咬合功能。
实拍:患者术前CT
全口种植“BO技术”重启人生新局面
在全口种植治疗方案中首要解决的难点,在于要提前避免全口义齿在后期使用中出现翘动、脱位等问题的发生,于是我们采用平衡牙合BO技术从正中平衡、前伸平衡、侧方平衡多维设计全口义齿基台的植入点。
实拍:术前牙冠色彩比对
由于全口义齿修复方式属于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需要将修复体与种植体固定成一个整体,如果出现牙合力不易缓冲,会造成载荷过大,从而出现如修复体断裂、崩瓷等并发症,因此恰当的咬合设计非常关键!
实拍:上下颌植入种植基台
患者术后ct照片
在这次手术中,我们分别在宫先生的上下颌植入6颗种植复合基台,其中2颗前牙区种植体按轴向植入,2颗靠后的种植体则采用角度倾斜植入较长的植体,最后两颗选择在磨牙区植入增强受力,在植入后进行即刻负重,获得12~14个牙位的一体式固定修复体。
实拍:全口种植戴上牙冠
3个月后,宫先生顺利恢复并戴上牙冠,他对手术效果较为满意,每当想起那段饱受牙痛折磨的日子,宫先生都会感叹:“要学会珍惜美好的时光”。
实拍:全口种植戴冠前后对比
它与传统全口义齿咬合依赖黏膜承担受力不同的是,平衡牙合BO技术通过种植体与黏膜共同受力,让施加在牙齿上的力的方向、大小和分布均匀化,建立上颌下颌稳定的咬合关系。
一个人的治疗故事,就是一段人生的“再回首”。我一直认为治疗不是结束而是开始,我们需要陪伴患者养成健康的习惯,我们需要陪伴患者适应新的生活,我们更需要陪伴患者预防口腔疾病。
坚持比自律更珍贵,愿大家远离口腔疾病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