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牙牙冠松动约等于“种植失败”?

林俊生医生 发布于2025-03-20 15:36 阅读量145

本文由林俊生原创

我遇到这样一位患者,他上颌种植牙16~26连冠修复体已松动一周,但是种植体牙龈周围未出现红肿和萎缩的症状,已经为患者重新取模定制连冠修复体。

今天来跟大家聊一聊,种植牙牙冠松动约等于“种植失败”这一话题,我将从口腔医学的角度为大家解释,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早在1998年,Esposito教授根据种植失败的原因,将失败归为以下四种类型:生物性失败、机械性失败、医源性失败和患者适应性不足

一、生物性失败

种植体的生物性失败指的是宿主的口腔条件不足以建立或维持骨整合,种植体周围被大量纤维结缔组织包裹,我解释一下原因。

术后存活率较高的植体通常能与周围骨组织形成直接、稳定的结合,其间不会直接与骨以外的其他结缔组织等接触,这种种植体-骨组织间牢固、稳定和持久的愈合连接称为骨整合。

在植体与牙槽骨结合这一环节上,我们通常将种植体失败分为早期失败和晚期失败;

1、早期失败

在种植牙术后的初始骨愈合中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导致骨整合不完整或受到阻碍,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功能性负荷之前

有研究显示30%左右的早期失败发生在种植体植入后1个月以内,影响早期失败的因素很多,包括全身疾病、口腔局部因素、手术条件以及患者习惯等,术中骨灼伤、术后感染和青霉素过敏是重要的失败原因。

2、晚期失败

在骨整合完成后失败或种植体的功能性失败,导致无法维持已实现的骨整合,发生率为2.1%~11.3%。如果患者出现种植体周围炎、负荷超载以及修复体设计不当等因素对晚期失败的影响更大一些。

二、机械性失败

机械性失败是指由种植体机械并发症引起的失败,比如种植体折断、种植体颈部折裂、基台折断和中央螺丝折断等,可能是因种植体上部修复设计不当、负荷过重或感染引起,而且感染和创伤经常同时存在或相继发生。

三、医源性失败

种植体植入后能实现正常的骨整合,但是由于三维位置不理想,出现严重的美学并发症和种植体周围炎,需要拔除重植;或者种植体轴向不对,不能用作支撑修复的一部分;由于侵犯邻近解剖结构(如下牙槽神经)而被移除的种植体也属于此类失败。

四、患者适应不足

此类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审美不满或者期望值过高,修复后在美学或者功能上未能满足其要求,从而引发医患纠纷。也有个别患者种植修复后一切正常,功能正常、美观良好、局部没有炎症等任何问题,但患者自觉心理不能接受这颗种植体,需要医生拔除。

我接诊的这位患者属于机械性失败,属于需要重新调试牙冠的范畴。

由于患者做的是全口种植,上颌植入了6颗植体(16~26种植),经过详细检查发现出连冠修复体松动,由于连冠修复设计不当引发咬合负荷过重,导致上颌牙齿出现松动的迹象,于是采取重新取模设计定制连冠修复体



一般情况下植体基台或螺丝松动,通常会用以下两种方式进行修复:

(1)若为螺丝固位,可打开螺丝开孔完全去除螺丝孔内暂封材料后用原厂螺丝刀拧下即可。若螺丝松动的次数不多,清洗后重新加扭力即可;若多次松动,保证基台与种植体完好的情况下,可更换修复螺丝。当发生螺丝松动时,在无法确定是否有螺丝内部结构损伤时,最好能够用原厂新螺丝替换。

(2)若为粘接固位,为保证不伤及基台、种植体与基台连接界面等结构,临床医生必须结合X线及戴牙前基台口内就位照片,判断螺丝开孔的准确位置,在修复体上开一个通道,然后按照螺丝固位的方法进行处理。

而遇到种植牙牙冠松动这属于“轻调试”不要惊慌,及时跟自己的医生反馈就能很快解决,希望大家都拥有健康的口腔,尽情享受美好生活。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