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瘤:一个“小误会”,别被吓到

张国伟医生 发布于2025-04-14 17:06 阅读量1805

本文由张国伟原创

看着体检单上赫然写着“肝血管瘤”这几个字,小王的心情瞬间跌落谷底,虽然只有不到2cm,但这个“肿瘤”是癌症吗?是不是很严重?需要做手术吗?相信这也是困扰着许多人问题。


肝血管瘤不是癌症!


肝血管瘤是十分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多见为肝海绵状血管瘤。它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在0.4%到20%之间,多见于30到50岁的女性。目前肝血管瘤的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可能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先天性肝脏末梢血管发育畸形所致。也就是说,肝血管瘤本质上是一团发育畸形的血管,这些血管就像毛线,杂乱地卷成团。它的生长非常缓慢,许多患者数年至数十年都没有明显的变化。同时也有研究发现,女性在怀孕或口服避孕药的时候,肝血管瘤可能会加速生长或出现不适症状,提示雌激素可能会刺激肝血管瘤的生长。尽管如此,这种良性病变既不会恶化,也不会转移,大家可以放心。


肝血管瘤不一定严重!


肝血管瘤虽然是良性病变,但仍然可能会对身体造成影响,这取决于肿瘤的大小和生长的部位。90%的患者瘤体小于3cm,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也不会影响身体健康。但是当瘤体大于5cm时,可能会压迫周围的组织和脏器,引起上腹胀痛、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症状。少数患者可能因为巨大血管瘤压迫胆管或者血管,引起黄疸、肝硬化。极少数患者会出现血管瘤破裂导致腹腔出血,危及生命。


肝血管瘤是否治疗取决于症状和肿瘤的大小及部位!

肝血管瘤作为一种良性肿瘤,大多无症状,且无恶变倾向,原则上定期复查即可,不建议预防性切除及治疗。但是当血管瘤因为压迫周围组织脏器引发临床症状时,则需要积极治疗!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肝血管瘤引发的临床症状往往缺乏特异性,当出现上腹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尤其是曾经体检发现有肝血管瘤的时候,要引起重视,及时到医院就诊,查明原因。其次,若定期复查发现血管瘤每年直径增加大于2cm,或首次体检时发现瘤体直径大于10cm,则建议积极治疗。


肝血管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局部射频消融术和肝动脉介入栓塞术。其中手术切除治疗是目前认为最为确切的治疗手段,射频消融是目前应用较多的微创治疗方法,其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花费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复发率相对较高。不同的治疗方法都有其特定的指征要求,需要医生根据血管瘤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给出最佳的治疗方案。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