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治疗期间的饮食建议

张国伟医生 发布于2025-03-17 15:26 阅读量4094

本文由张国伟原创

原发性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及代谢器官,肿瘤的生长及其抗癌治疗常常对患者的食欲、肝功能、消化功能等造成影响,导致营养不良的发生。正确的饮食不仅能够为患者的身体提供必需的能量和修复材料,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速康复进程。


总体饮食原则:


肝癌患者应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的平衡膳食模式,适宜的食物包括以各类五谷杂粮为基础的主食、肉蛋奶为主的蛋白质、以及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新鲜蔬菜水果,并避免或限制油炸、肥肉、奶油等高脂肪的食物。烹饪方式宜用蒸、煮、烩、炖、汆、白灼等,不宜用煎、炸、熏、烤。



平时饮食建议:


• 对于肝功能正常的患者,需增加高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酸奶、豆腐、鱼禽畜肉等优质蛋白,这些食物中丰富的蛋白质是肝脏“修复的原材料”,可以起到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作用。其次,还需要摄入足够的新鲜蔬菜水果,它们富含各种抗氧化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能够帮助肝脏抵御氧化应激损伤。另外,建议选用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或亚麻酸的优质植物油,如低芥酸菜籽油、亚麻油、茶油、橄榄油、核桃油等,油脂摄入不宜过多。同时限制动物脂肪及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物,如人造奶油、起酥油、高温油炸食品等。‍


• 对于肝功能异常的患者,由于肝功能处于失代偿期,对脂肪和蛋白质类食物的耐受性较差,容易产生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此时需控制高脂肪和高蛋白类食物的摄入,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进行调整。


• 对于合并肝硬化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需要避免刺激性及硬质的食物,以免引起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建议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蔬菜或水果可以榨汁、打成泥状后烹调食用。出现腹水时,要低盐甚至无盐饮食,避免症状加重。当出现呕血、黑便时,立即停止饮食并及时就医。


手术后的饮食建议:


术后的饮食主要可分为流食、半流食、软食、普食四个阶段,具体饮食阶段及饮食时间由主管医生评估后告知。针对不同阶段,患者的饮食原则也各有不同。


• 流质饮食一般在肛门排气后开始,此阶段严格按照少量多餐、清淡、易消化的进食原则。可选择无渣的米汤或菜汤、少油或无油的肉汤等,从少量开始,一般每次不超过200毫升。再到粥类、奶类、蔬果汁类的普通流质饮食。不宜进食牛奶、豆浆等产气食物和含糖量高的饮食,以免加重腹胀。半流食阶段则在上述基础上,可增加易消化的肉粥、鱼粥、面条、蛋羹、水果泥等。



• 软食阶段应以易消化、清淡、非油腻的软食为主,少量多餐,以蛋白质高的肉类、蛋类以及蔬菜等食物为主。需避免油炸、过硬食物及纤维素较多的蔬菜,如芹菜、韭菜、空心菜等。同时留意观察有无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的情况。


• 普食阶段若消化功能恢复良好,可恢复平日普通饮食,具体如前所述。


对于接受介入下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及经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的肝癌患者,治疗期间常见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建议以流食或软食为主,如软烂的粉面类、粥、鸡蛋羹等,如遇到明显恶心、腹痛,建议暂停进食并及时告诉医护人员。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