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的“前世今生”

张国伟医生 发布于2025-03-04 08:51 阅读量2603

本文由张国伟原创

肝脏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之一,包揽了人体许多的重要功能。但当肝脏长期受到慢性损伤时,它就像是变成一个体弱多病的老人,功能下降,容易伴发各种疾病,也就是肝硬化。

 什么是肝硬化?


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进展至以“肝脏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形成、肝内外血管增殖”为特征的病理阶段。通俗点说,肝脏在受到损伤时,会在炎症因子的作用下形成纤维瘢痕,长期的慢性损伤会导致纤维瘢痕越来越多,逐渐形成肝纤维化和肝硬化。


早期肝硬化由于肝脏强大的代偿功能,患者可能没有任何不适;晚期肝功能严重受损,患者常并发腹水、消化道出血、脓毒症、肝性脑病、肝肺综合征、肝肾综合征甚至癌变等症状。


 哪些是高危人群,你中招了吗?


① 肝硬化最常见于病毒性肝炎患者,其中,乙肝肝硬化是最常见的类型。另外,丙型肝炎也会进展为肝硬化,而乙肝肝硬化若不加以控制,久而久之就容易演变为肝癌


② 长期酗酒人群。近些年来随着酒精摄入的提高,我国酒精性肝硬化的比例逐渐升高。而在肝炎病毒感染基础上饮酒,或在酒精性肝病基础上并发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都会加速肝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③ 长期服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雷公藤、何首乌等;长期接触化学毒物如四氯化碳,也会诱发肝硬化的发生。


④ 寄生虫疫区人群或喜食生鱼片的人群可能感染寄生虫如血吸虫、肝吸虫等。虫体或虫卵可能堵塞肝内胆管,诱发肝硬化。


⑤ 患有遗传、代谢性疾病的人群,如肝豆状核病变、自身免疫性肝病、肝淀粉样变等。


 该如何预防肝硬化?


①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据有关数据显示,由肝炎引起的早期肝硬化患者能继续生存5年的概率为99%,10年存活率为77%,15年存活率为50%。肝硬化在早期时,只要得到正确有效的治疗,使得肝脏保持正常的功能,对人的生活和工作状态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与健康人寿命没有明显的差异。而若等肝硬化发展到晚期,则可能需要接受肝移植治疗,将面临高昂的治疗费用和极大的治疗风险。


② 定期体检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定期复查,定期检查可以了解自己身体的变化与病情,避免因耽误治疗而导致病情加重。千万不要因为自身没有症状而忽略按时检查的必要性。


③ 注意饮食

肝硬化患者要注意饮食,戒烟戒酒,保持生活规律,忌熬夜,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服用来历不明的中药及偏方。饮食应清淡,避免重油,进食适量的优质蛋白。晚期肝硬化患者应该避免坚果及其他坚硬食物,避免损伤胃肠道,引发出血。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