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医疗影像技术的发展,肝占位性病变的检出率逐年升高。发现肝占位并非都是恶性病变,因此不必过于紧张,我们来认识一下肝脏常见的占位性病变。
肝占位究竟是何方神圣?
检查报告单上所说的肝占位,通俗来说就是肝脏上长了不正常的东西,占据了一部分的肝组织。一些占位平时不会带来任何不舒服,生长缓慢甚至不生长,不影响肝脏及周围脏器的正常功能,或者有些占位是感染性病灶,可治愈,我们认为是良性病变。而部分恶性占位可能生长迅速,破坏正常肝脏组织及功能,甚至影响或转移到其他器官,一旦发现,需要立即就医治疗。
肝占位分为哪几种?
肝占位根据病变的性质,大体分为3种:感染性病变、良性病变、恶性病变。
常见的肝脏感染性占位病变有肝脓肿,肝脏寄生虫病,其中肝脓肿多合并有反复发热、腹痛等炎症症状。而肝脏寄生虫病的患者常与居住的地区和生活习惯有关,例如南方地区经常食用生鱼片可引发肝吸虫感染。西北牧区的居民若接触动物后不注意卫生,容易患肝包虫病。
肝脏常见的良性病变包括肝血管瘤、肝囊肿、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肝硬化结节等。其中,肝血管瘤、肝囊肿和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不会恶变,具体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不排除与遗传因素、生长发育异常有关。而肝硬化结节常见于乙肝患者,若不加以控制,有一定几率转为恶性肿瘤。
而肝脏常见的恶性病变包括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肝转移瘤等。
如何发现肝占位?
肝脏的超声检查是体检和肝脏病变初步筛查的常用方法,价格便宜、检查方便,能发现直径大于1cm的病变,但常常无法判断病变的良恶性,若超声检查发现了占位,常常需要加做上腹部增强CT或磁共振以判断病变性质。
除了影像学检查,血液中肿瘤标志物的异常升高往往也能协助判断。例如甲胎蛋白(AFP)异常升高提示肝细胞癌可能;CA-199异常升高则提示胆管细胞癌、或者胰腺癌、胆囊癌肝转移可能;CEA升高则提示胃肠道肿瘤肝转移可能。
一般情况下,影像学检查结合血液检查、临床症状,可以判断大多数肝占位的性质,但少数占位仍无法明确,在没有禁忌症的时候可以通过肝脏穿刺活检,取病变组织做病理检查来确诊。
发现肝占位要如何处理?
发现肝占位,要及时于专科就诊,必要时完善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变性质。大多数良性肝占位数量不多、体积不大时不需要特别处理,定期复查即可。若良性占位生长迅速,怀疑恶性变,或压迫周围重要组织血管,影响身体健康,则可能需手术切除,目前微创肝肿瘤切除技术较成熟,创伤较小,是良性肝占位的首选手术方式。若肝占位考虑恶性肿瘤,则需及时与专科医生沟通病情,选定最优的治疗方案,尽早开展治疗,抑制肿瘤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