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受了胰腺手术的患者有时会出现没胃口、吃不下饭、甚至一吃就吐的情况,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这种情况呢?该如何处理?
原因一:交感神经兴奋
在接受外科手术后,因麻醉和手术的影响,患者的交感神经往往处于较为兴奋的状态,而交感神经兴奋时会抑制胃肠道功能,抑制消化液分泌并延缓胃排空,从而出现食欲下降、腹胀等症状,此类情况在术后会慢慢自行缓解。最重要的是,手术后应该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过度紧张也会引起交感神经的兴奋,不利于胃肠道的恢复。
原因二:胃肠动力还未完全恢复
腹部手术尤其是术中处理了胃肠道后,会抑制胃肠道的功能。胃肠动力的恢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每个人的身体情况差异,恢复所需要的时间长短不一。在胃肠动力还未完全恢复之前,胃排空会延迟,导致胃内食物残留,引起早饱、胃胀、食欲减退甚至呕吐等症状。所以,在胰腺手术后,早期医生会嘱咐患者禁食禁水,恢复饮食后应尽量少吃多餐,从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如汤水、粥水等)开始,等胃肠道适应后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
原因三:术后胃瘫
胃瘫综合征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胃瘫综合征发生率约7-36%,而保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胃瘫综合征发生率则相对更高,约33%-44%。胃瘫一般不会危及患者生命,但其常常会延迟胃排空时间,影响生活质量。绝大多数胃瘫患者予以非手术治疗,如禁食禁水、输营养液、促进胃肠动力药物治疗等对症支持处理后,能逐步恢复正常。少数患者保守治疗无效,需要手术治疗。
原因四:胰腺手术后其他并发症
目前,胰腺手术的术后病死率已大大降低,但其并发症发生率仍高达约40%,如术后胰瘘、胆漏、胰周积液、腹腔脓肿、术后胰腺炎等,可以导致腹腔内的感染,引发腹腔内的炎症反应。在腹腔炎症的刺激下,可能会导致胃肠道功能减弱,甚至胃肠麻痹,出现腹痛、腹胀、食欲减退等症状,在予以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处理下多能逐步恢复。
术后出现没食欲、吃不下饭等情况的时候,不要过于紧张,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及时向医生反应自己的症状,予以对症处理,大多能慢慢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