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听过股骨头坏死的病,但了解不深,觉得很恐怖,以为是什么不治之症。其实,股骨头坏死(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无菌性坏死**)是由于股骨头血液供应中断或受损,导致骨细胞死亡、骨质结构破坏的疾病。其病因复杂,通常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两大类,具体原因如下:
一、创伤性原因
直接损伤股骨头的血液供应:
1. 股骨颈骨折:最常见,骨折线可能阻断股骨头的供血血管(如旋股内侧动脉)。
2. 髋关节脱位:脱位时血管受牵拉或撕裂。
3. 髋部外伤:其他外伤导致血管损伤或骨内压升高。
二、非创伤性原因
1.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
最常见诱因,大剂量或长期使用激素(如泼尼松)会引发脂肪代谢紊乱、血管炎或骨内压升高,导致缺血。
与累积剂量和使用时间相关,但个体敏感性差异大。
2. 酗酒
长期过量饮酒(每日酒精摄入≥40克)会导致脂肪栓塞、血管内皮损伤和骨质疏松。
3. 血液系统或血管疾病
镰状细胞贫血:异常红细胞堵塞血管。
血栓形成、血管炎、动脉硬化等血管病变。
4. 减压病(潜水员病)
快速减压时氮气气泡阻塞骨内血管(常见于深海潜水员或高压作业人员)。
5. 其他代谢性疾病
高脂血症、痛风、糖尿病:可能影响血管功能或骨代谢。
高凝状态:如抗磷脂抗体综合征、蛋白C/S缺乏。
6. 放射治疗
盆腔或髋部放疗可能损伤血管。
7. 其他因素如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或相关药物治疗。
妊娠:罕见,可能与激素变化或血液高凝状态有关。
特发性坏死:部分患者无明确诱因(约占20%)。
三、高危人群
长期服用激素的自身免疫病患者(如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
长期酗酒、吸烟者。
有髋部外伤史或骨折的中老年人。
潜水员、飞行员等职业暴露人群。
关键点总结
股骨头坏死的核心是缺血,诱因多样,需结合病史和检查(如MRI)明确。早期干预(如减少负重、改善血供)可延缓病情进展,晚期可能需要手术(如髓芯减压、髋关节置换)。若有高危因素或髋部疼痛,建议尽早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