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慌、头昏、失眠、食欲差……这些在开学和备考冲刺阶段的学生中时有发现的问题”,这可能是“开学焦虑症”。
据了解,在开学伊始存在厌学心理的孩子不在少数。周宏医生介绍,每年开学之际,学生们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学生对即将到来的学习生活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就容易导致焦虑、恐惧的情绪。而如果假期无忧无虑的生活和开学后紧张的学习反差过于强烈,一些学生严重时会出现“开学焦虑症”。
老师也患“开学焦虑症” 压力是焦虑根源
开学焦虑症并非学生“专利”
一位先生说,快开学了,当前,家里一大一小都在为开学而焦虑。
他所说的“小的”是他正在上学的孩子,“大的”是他当老师的妻子。
在度过近两个月的闲散生活后,又要上学,孩子对重新走进课堂的焦虑情有可原,不过,这段时间,他发现妻子的情绪似乎很暴躁,动不动就发脾气。
经过观察和分析,丈夫得出结论:妻子因为快要开学而烦躁不安,后来,妻子自己也意识到了这点:开学影响了她的情绪。
这并非个别现象,“开学焦虑症”并非学生的“专利”,开学焦虑症在老师中也广泛存在,只是不被人们意识到。
教师的“开学焦虑症”,有点类似“假期综合症”,但是,焦虑的程度更甚,这是因为老师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了,越来越不容易体会到职业的成就感。
为数不少的老师,一天几乎是12小时“泡”在学校里——早上7点出家门,晚上7点才能回家,每天像是在打仗,一位名校的小学老师说,一想到开学又要重新“上战场”,你说我能不焦虑吗?
一名高中男教师说,想到又要面临各种排名和评价,就心烦意乱。校长向年段要分数,年段向老师要分数,老师不得不向学生要分数,搞得师生对立情绪严重。
中医对于焦虑怎么看
焦虑的早期以肝气郁结为主,中期以肝郁脾虚为主,后期则以五脏亏虚为主,形成本虚标实。可以看到,中医眼中的抑郁不是碎片化的,而是整体动态的发生、发展过程。
从辨证论治的角度,中医把抑郁分为肝气郁结证、气郁化火证、痰气郁结证、肝郁脾虚证等。
以肝气郁结证为例,《金匮要略》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论述,意思是当肝出现病变时,往往会影响到脾脏功能,那么在治疗肝病时,中医会提前考虑健脾,通过调理脾脏增强抗邪能力,防止肝病传变。
自行缓解焦虑小妙招--泻肝安神足浴方:炒栀子6g、牡丹皮6g、柴胡6g、白芍9g、陈皮6g、香附6g、枳壳6g、川芎6g、远志6g、夏枯草6g。将上药装布袋中封口,加入1000ml水,熬制30~40分钟。药汁分成2份,早晚各1份,分别兑入温水泡脚,每次泡20分钟。
糖尿病足患者如果要泡脚,需要测试水温,控制水温在37℃左右。下肢有溃烂者不宜使用。
如果焦虑仍无法缓解,建议寻求医生诊治
少阳枢机针法是通过针刺颈项区域少阳枢机的穴结以斡旋人体阴阳之气化的新针刺疗法。
少阳枢机针法以风府穴为主穴, 配合颈项区域的哑门、风池、天柱、完骨、翳风、天牖等经穴,以及翳明、安眠、颈段夹脊等奇穴和局部阿是穴。
枢机针法从枢机部位之穴结入手,开穴结、消病结、通经络、调枢机、和开阖、使气机升降出入协调有序,六气的运行和气化得到恢复,在临床上针对学生常见的焦虑、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颈椎病等问题有良好疗效。配合中药,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