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失控的3大原因:控制习惯,就能控制情绪

周宏医生 发布于2024-07-30 21:55 阅读量396

本文由周宏原创


如果你曾经感觉情绪有点“失控”或者“过于强烈”,你不是一个人。许多人经历过这种看似过度或者不合适的强烈情绪。但诱发这些感觉的通常不是你的情绪,而是你的一些习惯:

·担心的习惯会把正常的恐惧放大成焦虑和恐慌。

·自我批评的习惯会把正常的悲伤放大成羞愧和绝望。

·穷思竭虑(思绪反刍)的习惯会把正常的挫折放大成愤怒。

这些情绪习惯会让正常的感觉都变得强烈和持久,这意味着:

想要控制住你的情绪,要先控制住诱发他们的元凶。

学会识别并避免这些习惯,你会发现你的情绪比你想象的要容易控制得多。


1.无条件地遵从自己的想法

我们会毫不犹豫地相信自己的想法,也许是因为我们的文化倾向于赞美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我们错误地认为我们的想法总是正确和有益的,尤其是涉及到我们自己或我们的感觉的时候:

·当一位同事在会议上对你做出粗鲁的评论后,你首先想到的是:“太好了,现在大家都觉得我是个白痴了”

但事实是这样的:

仅仅因为你有这样的想法,并不代表它是真的。

许多人的情绪会从这里开始失控,因为他们坚持认为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结果,他们会无休止地思考突然出现在意识中的每一个小想法、感觉、情绪、欲望、记忆和情绪。但他们不知道的是,人类的思维可以创造很多奇迹,也会产生很多垃圾。

通常某个想法只是随机的精神噪音。但如果你不断地去想它背后的意义,你就会引发一波又一波的情绪波动——而且往往不是那种令人愉悦的情绪。

如果你想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试着对自己的想法持怀疑态度。


2.总是依赖他人给你的安慰

当你难过或沮丧时,向他人寻求安慰是很正常的。

事实上,这是我们大多数人学习处理生活中的困难的方式——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有支持我们的父母或照顾我们的人,当我们心烦意乱时,他们会同情和安慰我们。它们处理我们痛苦情绪的方式成为我们成熟后如何处理它们的一个模型。

不幸的是,这个过程有时会出错:

·例如,早期创伤性事件会破坏学习自我安慰的过程。

·对于没有遇到创伤性事件的其他人来说,他们可能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他们可以通过简单地向他人求助来更快更容易地获得解脱,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还是学不会如何自我安慰。

但无论如何,核心问题是:

向他人寻求安慰是好的,也是危险的。

当其他人成为你管理情绪困扰的唯一手段时,你的自信就会被侵蚀。

这些难过的情绪本身就是痛苦的。但更重要的是,害怕自己无法应付会增加痛苦情绪的强度。例如,害怕悲伤只会让你感觉更糟。

解决方法是练习自己管理不愉快情绪的感觉,即使你可以从别人那里得到解脱和安慰。你可以从小事做起,然后慢慢提高。

但无论如何,你必须增强自我安慰的能力。

只有你具备了管理情绪的能力,你的情绪才不会失控。


3.不关心自己的身体

从笛卡尔(或者柏拉图)开始,我们就一直执着于大脑和身体之间的关系。常言道:“心灵胜于物质”或“一切都在你的头脑中”,但其实这是很荒谬的。

你的大脑是你身体的一部分。如果没有一个正常运转的身体,你的大脑就不能很好地工作。

这在极端情况下是显而易见的——由于心脏病发作或中风导致大脑缺氧,你的大脑和身体的其他部分一起死亡。但在更小的范围内也是如此……

· 你试过只睡3小时就去参加考试或面试吗?

· 你试过在痛苦的时候集中注意力吗?

· 你有宿醉过吗?

我的重点是:

我们对待身体的方式会影响到我们的情绪。

很多人都感到难以控制或情绪不稳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没有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尤其是这三大方面:

1. 饮食

2. 锻炼

3. 睡眠

如果你吃得不好,睡得不好,还不锻炼,你怎么会在情绪上感觉良好呢?

如果你有一个强健的身体健康基础,很多改善你的情绪健康的技巧和策略会更有效。

小孩的情绪会反复无常,成年人也是一样。当我们疲惫不堪时,管理复杂的情绪就会变得更加困难。

照顾好你的身体,你的情绪通常会自己照顾自己。

如果你想更好地控制你的情绪和情绪,从控制你的身体开始——吃什么,动多少,睡多好。


你需要知道的

为了更好地控制你的情绪,控制影响情绪的习惯。如果你能在生活中发现并减少这些坏习惯,你的情绪就会变得稳定,更容易控制。

不要无条件地相信你的想法。

不要依赖他人来寻求安慰。

不要评判你的情绪。

照顾好你的身体。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