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报道,82%的男性不育与精子活力低下直接相关,精子活力低下又称为弱精症。
弱精症是指精液中向前运动的精子数量(a级+b级)小于50%或快速直线向前运动的精子数量小于25%的病症。
弱精症属中医“虚劳精少”“精稀少”等范畴,表现为性交时泄精少,甚至只一两滴,影响生育。
在我国,除了一些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认为育龄期夫妇不孕不育的原因是在女方外,不外乎就是某些男同胞自尊心作祟,不愿意承认自己“不行”。过于自信又或者是讳疾忌医,男方的“不配合”,往往使很多家庭错过了最佳的生育时机。
引起男性不育的原因有哪些?
引起男性不育的病因有很多,包括遗传因素、职业因素、环境因素、不良习惯以及其他未知因素。
1.遗传因素
据相关研究发现,遗传原因是影响男性不育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影响男性不育的遗传学因素中,主要包括男性患者染色体异常和Y染色体长臂无精子因子 (AZF) 区域微缺失。染色体异常引起的男性不育虽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但是共同的特征是影响精子的发育,导致少精、无精或精子异常。
2.职业因素
精子的发生、发育、成熟及输送等过程均需要适宜的内外环境,当所从事的职业长期破坏内外环境,可对男性生育健康造成损害,导致男性生育力下降,甚至不育。
睾丸位于阴囊内,其温度低于体温,人类精子在35.5℃~36.5℃才能正常发育,如果阴囊长时间处于高于体温1℃~2℃的环境中时就会引起睾丸内微环境、氧代谢和酶活性等改变,导致生精障碍。
如从事导致阴囊温度升高的职业,像司机、厨师、电焊等,均会影响精液质量。睾丸是电磁辐射敏感的靶器官,电磁辐射可损伤生精细胞超微结构,影响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通透性,从而导致精子数目减少、活动力降低。
3.环境因素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化的发展,人类生存环境不断受到破坏,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育安全。重金属是指密度>4.5g/cm³的金属,在食品和生活饮用水中常见;重金属可对男性生殖系统产生毒害作用,使睾丸组织受到剂量—效应关系样损害,影响精子的生成与输送,进而影响受精率和繁殖率。此外,各种电子设备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以手机、电视为代表所产生的射频辐射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新型污染源。有关研究发现,以人类离体新鲜精液为研究对象,发现手机所产生的辐射可导致精子头部缺陷率显著增加,顶体反应率下降,DNA损伤增加。
4.不良习惯
男性不育症还与其自身的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如吸烟、饮酒、熬夜、肥胖等。有相关学者对262例男性不育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不良生活习惯可导致男性精子密度降低、向前运动能力降低、精子畸形率增高。
吸烟不仅可引起男性精子浓度及活力的降低,还可导致精液中活性氧(ROS)水平显著升高,进而产生氧化应激,引发精子细胞膜的改变,最终导致精子DNA的损伤。
男性不育要如何预防?
中医外治法治疗男性不育症历史悠久,有着应用便捷、起效快速、费用低廉、安全性高等优点。
小编还给大家总结了一些预防知识点,男性朋友们日常生活可以多注意哦~
1.保持卫生
男性不育症的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同时保持卫生、清洁,避免感染;
2.良好习惯
男性备孕期前半年戒烟、戒酒,避免熬夜,要防止睾丸长期处于高温环境;
3.及时诊断
若自身有慢性炎症时,应及时就医诊断,同时要严格遵循医嘱控制用药剂量和疗程来使用药物;
4.定期检查
对于有家族遗传史的男性应定期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