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康复应该如何进行?1

刘安庆医生 发布于2025-09-22 10:01 阅读量21

本文由刘安庆原创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目前已成为治疗股骨头坏死、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及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髋关节病变的重要手段,精湛的手术技术只有结合完美的术后康复锻炼,才能获得最理想的效果。通过科学的锻炼可以达到预防术后并发症、改善髋关节活动范围和恢复步行能力的目的。

卧床体位

术后2-4周宜采取仰卧位,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可穿丁字鞋。

侧卧位时应卧于健侧,两膝中间放一枕头,以保持患肢处于外展位置。

图一.jpg

术后当天

1、身体处于相对虚弱的状态,以休息为主,被动活动为辅。手术结束6小时后可进食少量稀粥,

2、自足跟部至大腿根部按摩患肢,促进血液回流,推荐每日5-8次,每次10-15分钟。

3、主动被动屈伸活动踝关节及足趾。

术后1-2天:

1、手术创伤/麻醉剂伤口疼痛使你感觉较差,镇痛泵的使用可能造成恶心、呕吐,以静养及清淡饮食为主,需要配合少量静力收缩训练,减少术后并发症。

2、股四头肌静力收缩练习,患肢主动绷紧大腿肌肉,保持5-10秒后放松,每日4次,每次20下。同时开始行双下肢静脉泵治疗,促进血液循环。

3、主动活动踝关节,患足用力上勾、下踩和旋转的动作,每日4次,每次50下,每个动作持续3秒。




4、被动直腿抬高及屈髋练习,在陪人的帮助下小幅度行直腿抬高及屈髋活动,活动度小于30度。


5、应经常深呼吸、咳嗽、部分患者应扣背排痰,以预防术后肺部感染

术后3-7天:

1、可恢复正常饮食,进食含蛋白质(鱼、肉、蛋)、维生素(水果、蔬菜)的食物,体力逐步恢复,疼痛感减轻,逐渐过渡至主动锻炼。部分患者可扶助行器在家人保护下行走。

2、继续主动行踝关节活动,可主动小范围行屈髋及直腿抬高练习,活动度小于60°。

3、患者可半坐于床上或床边,将患肢放下地,注意屈髋角度不得大于90°

图6.jpg


4、待患者可主动直腿抬高并可控制患肢活动后,可在助行器及陪人保护下下地站立和行走,下床时好腿先着地,此时陪护人员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防止发生患者体位性低血压或“打软腿”摔倒。

图7.jpg

术后8-14天

1、体力已完全恢复,应该增强完全康复的信心,巩固锻炼成果,进一步加强患肢的力量锻炼。

2、继续加强直腿抬高锻炼患肢肌力,循序渐进扶助行器下地行走活动。

3、维持以上所有的功能锻炼。

4、坚持控制体重,减少关节磨损。

5、术后4-6周内需在助行器及陪人保护下下地行走,行走量不宜过大。

图8.jpg

6、术后1月门诊拍片复查,根据复查结果,可逐渐增加活动量。

7、术后1个月内患肢屈髋角度不大于90˚,侧卧位时两膝之间需要夹枕头。1月后无需夹枕头,3月后可视康复情况逐渐练习下蹲。

8、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均需要门诊复查,以后每半年来医院做一次常规随访。

图9.jpg

图10.jpg

术后还需要注意的动作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