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个人在面临一些超出自己应对范围的事件时,都会产生一种紧张,担心,焦虑的心情。多数时候,焦虑可以帮助你调动全部的资源处理问题,但也有些时候,你会被焦虑淹没。
问问自己,如果给你现在的焦虑程度打分,1-10分你会打几分?
以及,你在多大程度上信任自己可以渡过这段时期,1-10分,分数越高,越觉得可以渡过。
处于焦虑状态的人通常都有以下这些反应,你可以根据下面这些评判标准,参考打分。
①手部,微微出汗
②胸部,心跳比以往更快,胸闷,有些心慌。
③呼吸,短促
④嘴里很干,不停出汗
⑤头痛,脱发
①烦躁紧张,心神不宁,坐立不安
②总是莫名担心很多事情,心里不踏实,心慌
③做事情不能集中注意力,脑子里总是想很多事,无法正常思考
④情绪容易激动
⑤与实际情况不相称的灾难化感觉,以及自觉难以应对的痛苦和害怕
⑥濒死感、不真实感或窒息感
⑦睡眠质量差,爱做梦,老是夜里惊醒,睡起来很累
⑧日常的工作、学习受到了影响
如果这些表现,有5条以上你都中招了,那么你确实处于高焦虑状态。别沮丧,如果你的焦虑症状影响到生活,建议你寻求医生或心理治疗师的帮助,能有效改善。但更重要的是,你需要学会如何在生活中与焦虑的感受共存。下面列出了一些,在你突发焦虑状况时,自我放松的小技巧。
如果焦虑情绪让你感受到了强烈的不适感,最先要做的是「放松你的身体」。
- 找个容易放松的地方,尽量安静、私密。
- 慢慢地长呼吸,慢慢地伸展,慢慢地将你的脚踩向地板。推荐使用1234 深呼吸放松
闭上双眼,用鼻子慢慢吸气,数4秒钟,感受吸入的空气流经肺部。
闭住气数4秒钟。这时嘴不要用力紧闭,鼻孔也不要施力,自然而然闭气就好。
慢慢呼出气,用4秒钟呼完气。
接着重复上述步骤至少4遍。一般来说,重复做持续4分钟就能发挥稳定情绪的效果。
- 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注意身上紧张的部位,可能是肩膀有点僵硬、背上感觉有个重重的的乌龟壳、手心里有汗……
- 逐一将紧绷的肌肉群放松 2~3 次,包括手指、手掌、手臂、肩膀、颈部、脸部、胸部、腹部、大腿、小腿、和脚趾。注意感受放松的感觉,体会肌肉放松和紧张的区别,然后在放松的状态中逗留一会儿。
焦虑的反面是具体,打破焦虑的一项有效方法,是细细列出你在焦虑什么,然后立刻开始做一件具体的小事。
例如,不能适应环境——指的是什么样的环境——需要你做的是什么——你困难的点有哪些——分别有什么具体解决办法
将杂糅在一起的问题拆分出来,一一审视,考虑有何具体的应对方法,再逐个攻破。
当你感到焦虑时,可以深呼吸,然后尝试用自己的感官来关注自己身边的事物。
-观察5样东西,仔细观察它们的细节,例如窗帘褶皱上的明暗变化
-触摸4样东西,用皮肤感受它们的触感,比如风吹在脸上的感觉变化,拿起一个物体,感受它的重量和表面的质感
-聆听3种声音,静下来,听钟表秒针走动的声音,家用电器工作时的嗡嗡声
-寻找2样东西,用鼻子闻它们的气味,比如鲜花、水果的气味
-寻找1样东西,用嘴巴品尝它的味道,比如吃一块巧克力,把你的注意力集中在它的味道、口感上。
使用5-10分钟,与附近的生活建立连接。
这听起来不容易,但尝试去做,会很有效。焦虑是一种弥漫性的,难以名状的,杂糅了非常多复杂情绪的状态。也是让你的心像是在被啃食,灵魂坐立不安的罪魁祸首。它让你回避当下,思维不停地模拟未来可能发生的最糟糕的景象,反过来催生你更多的恐惧和担心;它在不知不觉中让你脚步加快,说话变快,做事虎头蛇尾,消耗你的内在心理资源。
当焦虑感再次袭来的时候,将思绪拉回当下,感受当下,细微地关注映入眼帘的第一个事物,看看它的颜色,形状,给你带来的感觉,然后回到身体,去感受心脏的跳动,一起一伏之间,你心中的感受;感受呼吸,带给胸腔的充足感,以及呼气之后的如释重负。去感受,体验,以及命名你的身体。观照你的身体10分钟。从头部,到脚部,每一个部位的感觉。
然后,去感受焦虑里面杂糅的感觉,害怕,担心,恐惧。去体验这些感受的内容,尝试和这些感受待在一起5分钟。
放下思考,评判,推测,模拟和对未来的想象,让身体和心灵都沉浸在当下。
若你无法独自做到回归内在,沉浸在当下,可以借助专业人士的指引。聆听正念冥想音频,轻音乐,白噪音等舒缓情绪的音乐,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国内外研究都表明,正念冥想能够有效缓解焦虑情绪。在各大音乐视频平台,都可以找到类似的资源。
打开播放按钮,给自己20分钟,然后设定放松时段,每周一次至两次,晨起或睡前,持续半个月,就能看到长远的效果。
把这个方法作为应急手段加入收藏夹,在你突发焦虑的时候,可以随时打开它。
一句话描述你焦虑的事情,然后回答这三个问题:
1.事情一定会这样的吗;
2.事情还有没有其他可能;
3.当下的现实是怎样的?这种担忧有没有可能只是你的想象?
问完这三个问题,你可以试着跟自己讨价还价,商议出“折中方案”。
焦虑与恐惧不同,恐惧是害怕切切实实存在的东西,焦虑则是将可能发生,转变为一定会发生的偏执,以及由这种执念而来的害怕、担心。焦虑是思维的心魔,你无法控制它,对抗它,征服它,但你可以学会与它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