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当心便秘、痔疮趁“季”作乱

黄伟波医生 发布于2024-12-17 08:58 阅读量116

本文由黄伟波原创


据说每个得了痔疮的人

都会生活在“腥风血雨”之中


坐立难安是基操

如厕时“菊花”爆破,黯然销魂

擦翔时更似刮骨疗伤

……


随着天气逐渐转凉

肛肠疾病也进入了高发季


秋冬季,我们该如何正确预防肛肠疾病,保护“菊花”不受伤害?快跟着深圳华侨医院黄伟波主任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为何秋冬季肛肠疾病高发?






这是因为秋季多燥,早晚温差大,人体内的水分极易蒸发,大便会比平时干硬,有时还会伴有疼痛、便血、脱出等症状,这都是肛肠发生病变的信号。


加之气温下降,不少人喜欢吃辣椒、喝酒,而辣椒和酒对直肠黏膜有直接的刺激作用,易造成直肠黏膜充血、扩张,更易出现问题。因此秋冬要谨防“菊花”伤!




二、秋冬季哪些肛肠疾病易高发?

1.痔疮


在秋冬季,干燥的气候易使痔疮病情反复,患者会出现便血、疼痛、脱出等症状。例如:内痔可能会在排便时出血,严重时呈喷射状出血;外痔可能会出现疼痛、肿胀等情况,给患者带来不适。


2.肛裂


入秋后,气温干燥,身体缺水,容易出现大便干结、排便困难的情况,特别是长期便秘的人群更容易发生肛裂。肛裂患者会出现强烈的疼痛感,一些人因为怕疼而恐惧排便,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3.肛瘘


在秋季,大量的病菌不停繁殖,当人们没有注意饮食卫生、饮食习惯不良、昼夜温差过大时,就容易出现腹泻、腹痛等情况。这是因为胃肠疾病功能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了,从而可能患上肛瘘或加重肛瘘病情,导致病情反复发作,不利于恢复。



三、秋冬季如何正确预防肛肠疾病?

为了预防和改善肛周疾病,建议您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





如:定时排便、不用力过度、不长时间蹲便等,避免肛门受到过度的压力和刺激。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全谷物等,可以增加粪便的体积和水分,软化粪便,有利于排便。


2.

多喝水





每天至少喝六到八杯水,可以保持身体水分平衡,促进新陈代谢和排毒。对于肛裂、肛瘘、痔疮等患者,患者每日保证自身足够饮水量,防止大便干硬,摩擦患处导致便血、病菌感染。保证肠道水分充足。



3.适当运动






进入秋季后,人体出汗减少,人的机体进入一个生理休整阶段,人也会产生一种莫名的疲惫感。如不少人清晨醒来还想再睡,这种状况就是“秋乏”。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盆腔内的静脉压力。


4.保持肛门清洁






每天用温水清洗肛门周围的皮肤,可以减少细菌感染和发炎的风险。每日更换贴身衣物,定时暴晒衣物被褥,也是防止疾病复发的方法之一。


黄伟波主任提醒:



秋冬季是肛肠疾病的最佳治疗时期,在这个季节进行治疗,疾病恢复快,伤口容易愈合,部位不容易受到感染,对于手术和术后恢复都很有利。若出现肛周不适、排便异常时,应尽早到医院就诊明确病情。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