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游戏、社交媒体等成为青少年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但是过度沉溺网络世界,也会导致网络成瘾的产生,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与发展。特别是在寒暑假及一些长假期,青少年有大量的时间自由支配,为网络过度使用形成提供了温床。
网络成瘾的识别
以网络游戏成瘾为例,临床使用较多、普遍公认的诊断工具——《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提出的诊断标准一共有以下9条:
1.玩游戏的行为、回想玩游戏和期待玩游戏,支配了个体的日常生活;
2.不能玩游戏时出现戒断症状(如表现为易怒、焦虑、悲伤);
3.耐受症状(也就是需要玩游戏的时间越来越长);
4.无法控制要玩游戏的意图;
5.因游戏而对其他原有的爱好丧失兴趣;
6.即使自己明知玩游戏的潜在危害仍难以停止;
7.因玩游戏而向家人、朋友撒谎;
8.用游戏逃避问题或缓解负性情绪;
9.玩游戏危害到工作、学习和人际关系。
如果满足以上5条或更多,就可以考虑是网络游戏成瘾了。
当然为了避免主观性导致的测试结果偏差,这个有父母版和孩子版两种版本分别进行测试,然后结合两个测试结果综合考虑。
网瘾往往会共病或继发多种情绪和行为问题,如抑郁、焦虑、睡眠问题、冲动、物质成瘾、片段幻觉和妄想等精神行为异常,这些症状对于一般人来说异常且突出,往往成为第一次来精神科就诊时的主要表现,而掩盖了网络成瘾这一“幕后凶手”,因此误诊为其他精神障碍的概率高达60%以上。所以,家长如果可以提供有网络成瘾的蛛丝马迹,这会对网络成瘾的诊断和治疗起到很大的帮助。
网瘾的治疗方法
目前我们可以选择三种治疗方式: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
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的治疗、家庭心理治疗。青少年的网络成瘾,更需要家庭治疗,需要家长和孩子良好的关系下,和孩子去协商网络的使用规则,家长需要看到孩子网络使用背后的情绪问题和现实困难。
药物治疗,需要结合孩子的具体情况,例如多动症的孩子需要辅以治疗多动症的药物,有社交焦虑及抑郁症的孩子也容易依赖网络,可以适当使用抗焦虑抑郁的药物。
物理治疗,罗湖区妇幼保健院,专业的设备和诊疗项目,例如通过经颅磁刺激治疗等方法可以刺激大脑前额叶的发育,提高孩子的行为控制能力,例如VR技术模拟的现实场景可以让孩子逐步去适应让孩子感到焦虑的环境。
总之,青少年时期是个体发展的关键阶段,家长和学校应加强监督,限制网络使用时间,引导青少年建立健康的网络使用习惯;鼓励户外活动和人际交往,培养其他兴趣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