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妈妈”产后掉以轻心,血糖竟悄然飙升?专家来支招,告别“糖分”超标!

赖丽萍医生 发布于2024-11-21 09:46 阅读量13328

本文由赖丽萍原创

随着越来越多女性在怀孕期间

接受妊娠糖尿病(GDM)的检测和管理

产后恢复成为许多“糖妈妈”关注的热点

然而,许多“糖妈妈”有这样的错觉

“这是怀孕期间的病

等孩子生下来病自然就好了”


“糖妈妈”产后真的可以高枕无忧了吗?




在全球范围内,有5.37亿人患有糖尿病,即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可能受到糖尿病的影响,中国成年人中糖尿病的患病率高达13%


划重点:将近50%的糖尿病患者未被诊断,这使得数以亿计的人对自己的病情毫不知情,他们发生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更高,而这些并发症可能会影响他们的长期健康状况


#01 病例分享

内分泌专家赖丽萍分享了最近接诊的两位女性糖友的故事:


Z女士,37岁,因妇科疾病检查发现血糖异常高,随机血糖达21.34mmol/L。随后,她来到内分泌门诊,空腹血糖测得18.32mmol/L,尿检显示酮体3+,尿糖4+,糖化血红蛋白10.7%。

诊断为2型糖尿病并酮症,病史询问中得知,她11年前生育过一名9斤重的巨大儿(当时否认妊娠糖尿病),8年前怀二胎期间确诊妊娠糖尿病,胎儿出生9斤(巨大儿)。产后,因忙于照顾孩子,她未再关注自己的血糖状况。

L女士,32岁,因“混合性尿失禁”在产科产后康复就诊时,发现随机血糖高达26.8mmol/L,后转至内分泌科,空腹血糖为18.61mmol/L,糖化血红蛋白11.8%,尿酮体4+,尿糖4+。

经诊断,她患有2型糖尿病并酮症。追问病史,L女士1年前孕期曾确诊妊娠糖尿病,未用胰岛素治疗,胎儿出生6.4斤,产后以为血糖自然恢复,未再监测血糖。


福田区妇幼保健院内分泌专家赖丽萍医生提醒:


这两位患者在妊娠期间就埋下了糖尿病的隐患,产后血糖悄然飙升。研究显示,约30%~40%的妊娠糖尿病患者在分娩后仍存在血糖异常。这部分患者多属于糖尿病前期,若能及早进行干预,有望预防其发展为糖尿病。


#02 “糖妈妈”产后血糖升高的原因

(1)激素变化:妊娠期间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平发生了重大变化,分娩后激素水平迅速回落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的波动,从而影响血糖控制。


(2)饮食习惯的改变:产后为恢复体力与哺乳,新妈妈可能无意中增加糖分与热量的摄入,导致血糖波动。


(3)活动量减少:许多女性在产后因照顾宝宝和需要休息而减少运动,进而导致身体代谢率下降。


(4)心理压力:产后抑郁和焦虑可能对食欲和生活方式产生消极影响,进而导致血糖控制不佳。




#03 专家支招:如何有效应对产后血糖升高

0定期监测血糖
产后4-12周复查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重新评估糖代谢情况。如OGTT结果符号糖尿病标准,则需进一步治疗。
如结果存在异常或存在高危因素的产妇应每年进行OGTT筛查。即使OGTT结果正常,也建议每1-3年检查血糖,以确定是否发展为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

02 鼓励母乳喂养
妊娠糖尿病患者产后哺乳对母子均有益处,产妇通过母乳喂养可能降低未来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对婴儿而言,母乳喂养有助于预防早期营养不良及未来的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健康问题。
研究表明,母乳喂养还能促进血糖降低,减少胰岛素用量。

03 科学平衡饮食
切勿大量进补,否则摄入量远远大于机体需要。
适当增加乳制品的摄入,同时保证鱼、禽、蛋、瘦肉的摄入量,两餐之间喝汤水保证母乳。
摒弃传统坐月子的不合理饮食习惯,确保饮食多样化,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
不宜因控制血糖而过度节食,需科学补充营养。

04 适量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参与适合的运动,例如散步、产后恢复操等,促进身体代谢并维持正常的体重。
每日进行30分钟适度运动,可以显著改善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05 保持良好的心态
关注心理健康,参与母婴活动,与其他新手妈妈交流育儿经验。
如感到持续的抑郁或焦虑,应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06 如有二、三胎计划,需要提前备孕

据统计数据,妊娠糖尿病再次妊娠时复发率高达33%至69%。因此,若计划备孕二三胎,应提前检查血糖,确保在正常范围内后再怀孕,以降低再次患妊娠糖尿病的几率。

对于“糖妈妈”而言

产后的健康管理至关重要

切勿掉以轻心

需重视血糖的监测与管理




通过科学饮食、适度运动以及良好的心理状态,不仅可以有效控制血糖,还能确保自身及宝宝的健康。建议所有“糖妈妈”积极与医务人员沟通,制定合适的健康管理计划。让我们共同努力,远离产后糖尿病的困扰,提高幸福感!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