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的伴侣或者家人患上了焦虑症,确实是一件棘手的事。这意味着你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应对,因为焦虑症患者通常处于敏感脆弱的状态中。学会如何陪伴绝对不是一项轻松的事,比如有时候你本身的压力和情绪就无处安放,更不知如何去面对一个情绪不稳定的“病人”。
但如果你想协助伴侣或家人渡过难关,至少要做到不给患者带来额外的“刺激”,那么以下这几句话请警惕。
1.“你不要瞎想就好了”
这是一句正确但无用的废话。
焦虑症患者看起来太“正常”了,
少有病容,身体也没有残缺,不像真的病了,那么肯定是ta自己想多了。
但焦虑症患者之所以成为“患者”,是因为ta们在持续压力下的神经递质紊乱,容易胡思乱想可以说是焦虑症的典型症状之一。最怕自己瞎想的就是患者本人,但是ta控制不住。一天中清醒的时间大部分都被大脑的灾难化思维“绑架”。
近年来对焦虑抑郁等疾病的科普力度在加大,说出“你不要瞎想就好了”恰恰说明了你不仅不了解这个疾病,甚至当你身边最亲密的人患病了,你都不愿意去多了解。
但想完全理解又几乎不可能,ta所经受的痛苦,或许是没经历过的人认知以外的,你无法感同身受。静静地陪伴就很好,不要因为情绪而脱口而出伤害人的话。
2.“你太脆弱了,扛不住一点压力”
“太脆弱了”这很有可能也是焦虑症患者用来攻击自己的一句话,所以身边的人不必去雪上加霜去加深ta的自我怀疑,这对恢复没有帮助。
焦虑症患者神经敏感,有时对外界刺激会加倍反应。其中有些人怕声音,有些人怕光,有些人怕密闭空间,等等,这些都是生理反应。
或许ta已经在积极面对,但在排山倒海的情绪和症状面前,总是一次次地b溃;
或许ta在这段时间经常哭泣,请理解这不代表不堪一击,因为ta需要情绪的释放。
3.“你就是闲的,找点事做就好了”
这一类的指责也很常见,忙起来不就没有时间想七想八了吗?肯定是太闲了。但请不要用如此简单粗暴的逻辑去对待你在乎的人。焦虑症没有这么简单,但也不是什么疑难杂症,科学应对就能治愈。
从上述内容来看,这样相处起来确实有“不平等”的感觉,
因为患者的心智在焦虑症期间是有一定程度的退行的,ta的种种情绪都会被敏感的神经加倍放大,也会需要更多的安全感。如果你在乎ta,请再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理解,多一点有效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