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癔症又称分离性障碍,歇斯底里症,是生活中常见的精神疾病,在严重的精神创伤后突然生病,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行为障碍、无常的笑声、短暂的幻觉、妄想和思维障碍,以及人格解体。主要是由生活事件、内部冲突、暗示或自我暗示等精神因素引起的,作用于易患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
心理因素
个人对应激性生活事件的经历和反应是导致这种疾病的重要因素。幼年的创伤经历也可能是成年后分离和转化障碍的重要原因。这种疾病的患者往往有一些共同的个性特征,此症患者常常具有一些共同的人格特征,包括:具有暗示性、表演性、自我中心、情绪化、幻想性等。
社会文化因素
本病患者文化程度较低,多生活在封闭的同源文化环境中。因此,教育、社会文化和生活环境对分离和转化障碍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
生物学因素
目前,分离转换障碍的遗传学研究结果并不一致。一些研究发现,分离转换障碍患者一级亲属的发病率较高。但一些研究得出了相反的结论。一些学者认为这种疾病是一种多因素的遗传疾病。
癔症的诊断要点
发病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症状夸张、矫揉造作、易暗示。精神症状通常是攻击性的,在攻击过程中没有后遗症状。体检不能发现相应的器质性病变,躯体症状往往违反解剖生理规律,往往具有癔症性格特征。
癔症的防治方法
本病治疗以心理治疗为主,辅以必要的药物治疗。
(1)心理治疗
经常使用解释性心理治疗,引导患者正确认识和治疗疾病的精神因素,了解疾病的性质,帮助患者分析人格缺陷,引导患者学习新的应对技能,提高适应能力。告诉病人:你身体的所有“部位”都很好,只是暂时的障碍,身体的某个器官只需要休息,症状肯定会改善。
(2)暗示疗法
是消除癔症性身体障碍、急性疾病、急需治疗、非常信任治疗者的有效措施。催眠疗法也可用于治疗歇斯底里的遗忘症、多重人格等。
(3)药物治疗
临床上发现分离转换障碍患者常有焦虑、抑郁、失眠、疼痛等症状。药物治疗可以治疗这些症状,从而改善情绪,减轻身体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