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痛风是一种十分严重的疾病,一旦发作,患病部位会出现红肿热痛的症状,有患者形容这种疼痛犹如老虎撕肉,令人痛不欲生。
有的病友因为听说止痛药有不少副作用,于是便能忍则忍;有的人听说发痛风是因为血尿酸太高了,于是便赶快去买降尿酸药物。
这些想法和做法都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在痛风急性发作时,如果当时就医不便,应紧紧抓住以下几个原则来应对。
面对痛风急性发作,该怎样做呢?
注意调节饮食:
痛风发作,代表体内的尿酸水平已经超过正常值了,患者要注意调节好饮食,避免摄入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火锅汤等。
可以多摄入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但要避开菠菜、蘑菇及含糖量高的水果,
此外也可适当吃一些蛋、牛奶等优质蛋白,饮食要清淡,做到少盐少油。
冰敷患处:
当痛风急性发作时,关节可出现严重的红肿热痛症状,剧烈的疼痛使患者坐立难安,不堪忍受。
这时可以对患处进行冰敷,有助于缓解疼痛感,可以每天冰敷多次,每次10~20分钟,切记不能对患者进行按摩和热敷,否则会加重病情。
卧床休息,抬高患肢
痛风急性发作时,患者最好卧床休息,避免不必要的活动,以免加重症状。
多喝水:
许多患者痛风发作后为了减少上厕所的次数而刻意减少饮水量,这一行为会导致尿酸进一步浓缩,加重痛风症状。
只有多喝水、多排尿,才可以使体内的尿酸水平逐渐降低,减轻痛风症状,在没有限制入量的情况下,每天的饮水量至少要达到2000毫升以上。
应尽快应用镇痛药
痛风发作时,应尽快服用镇痛剂,最好在痛风发作后24小时之内就开始应用。
镇痛剂越早应用(最好在痛风发作后立即应用),消炎镇痛的效果就越好,最终所需要的镇痛药的总量也越少。
必须指出,这种及时“自救”虽然很重要,但只能作为临时的应急之策,为减少用药不当风险,应尽早就医。
初次痛风发作者,常需专业医生进行鉴别诊断,最好立即前往急诊就诊,待方便时再转入专科进一步诊治。
如何正确使用消炎镇痛药?
秋水仙碱:
药物说明书上往往建议痛风发作时,每2小时服用0.5mg,直至疼痛缓解或出现腹泻。
但是研究证明,这种用药方法的副作用较大,现在这些用药方法已遭淘汰,病友不宜按照说明书用药。
秋水仙碱的用量和用法,要根据肾功能而定,目前推荐根据肾功能按照以下方法应用秋水仙碱,秋水仙碱的疗程一般为7~10天。
需注意的是,不论肾功能如何,切勿超过以下推荐剂量服用该药。
肾小球滤过率大于60 ml/min者:
第一天:首剂1 mg,1小时后再服用0.5 mg。
第二天:每次0.5 mg,每天两次。
第三天及以后:每天0.5 mg。
非甾体类抗炎药:
这类药物包括依托考昔、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吲哚美辛等。
常选择塞来昔布(每片200 mg,每天1片)、或依托考昔(每片60 mg,每天1片)。
若每日1片的止痛效果不理想,最好不要追加剂量,可考虑合用另一种镇痛药。非甾体类抗炎药可能引起肝、肾功能或胃肠道损害,
故肾脏病患者、消化性溃疡患者或既往有消化道出血史者,不宜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
服用此类药物切忌盲目增加剂量或延长疗程,应在痛风发作数日内就医,根据医生意见进行调整。
糖皮质激素
这类药物主要包括口服泼尼松或泼尼松龙,静脉滴注甲泼尼松,或肌肉注射复方倍他米松等。
口服和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痛风,一般都是小剂量、短疗程。
一般推荐泼尼松每次3片,每天2次,用药2~5天后逐渐减量,总疗程不宜超过 7~10天。有糖尿病、合并感染或严重骨质疏松者,
以及有消化性溃疡或消化道出血史者,不宜选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痛风急性发作期,要服用降尿酸药物吗?
降尿酸药物是通过降尿酸从根本上治疗痛风,但降尿酸药物并不是止痛药,相反,痛风发作时,应用降尿酸药物反而会加重痛风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