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大师王国维词曰“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从三十多岁开始,人类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开始显现作用,“变老”这个词突兀的出现在生活中,女性的身体也逐渐开始走下坡路。尤其是卵巢的功能会逐渐下降,如果卵巢功能过早衰退,女性衰老就会增速,临床上称为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严重者,还可能导致卵巢早衰(POF)。
卵巢是女性体内制造卵子的一对性腺,成熟的卵巢如同大葡萄粒一般大小,分别悬挂在子宫的两侧。行使着制造卵子以及合成雌孕激素这两项生理功能。
每个女生出生时的卵泡库存很大(约有200万卵泡),但绝大多数的卵泡在发育过程中自行退化闭锁。直到45-50岁,一生总共仅能排出400~500个卵子,等到卵子全部排完,卵巢也就退休了,进而出现绝经。这也意味着女性的身体机能退步、容颜老去、身体走形、生育力丧失等变化将如约而至。卵巢一生排放的卵子数量在胚胎阶段的时候就已经定好了。每一次月经来潮都是一个提货的过程,越提越少,直到库存为零。
卵巢功能减退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而卵巢早衰是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终末阶段。POI不仅明显降低女性的生育能力,对心理健康、夫妻生活也存在较大的影响,而且对骨骼、心血管、泌尿生殖系统和认知等神经系统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若是没有细心呵护,卵巢衰老远比想象的来得早,连十几岁的女孩都不能幸免。可见,卵巢是女性生命力的一个总闸,卵泡一旦泄露就无法弥补,这就意味着卵巢早衰,一旦发生没有任何补救手段。
POI的最早征兆?
在许多女性衰老的标志中,体重改变常常是非常普遍和敏感的,卵巢的衰老明显早于全身的衰老,大多数女性在绝经期期间体重会增加4.5公斤,衰老后体重每年会增加0.9~1.4公斤。由于身体基础代谢的不同,体态会大相径庭。如果它高于你的实际年龄,那说明身体正在加速衰老,机能也将出现衰退现象。也有一部分女性反而会迅速消瘦,无论体重增加或消瘦,体态都会发生改变。有研究表示女人的衰老从腹部开始,一旦进入卵巢的衰老,就会发现年轻时的健美曲线已经悄悄消失,腹部脂肪开始堆积,腰围增加下肢变细,优雅的颈项开始变短。大多表现为体重增加,是体重增加加速了衰老,还是衰老导致了体重增加,两者可能互为因果。
POI有哪些信号?
1.月经异常甚至闭经:POI的患者会出现月经异常甚至闭经,但不一定有特征性,有的人是在规律的月经后突然闭经,有的是停避孕药或分娩以后闭经,有的则在闭经之前表现为月经周期及经期的紊乱。
2.不孕不育:POI会严重影响到正常排卵功能,没有健康的卵子,甚至没有卵排出,自然就不可能正常怀孕。此外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还会导致反复胚胎停育。所以,不孕不育是年轻女性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就诊和苦恼的主要原因。
3.泌尿生殖道问题:卵巢早衰导致雌激素分泌水平严重不足,会出现阴毛和腋毛明显脱落,阴道干涩,性生活时疼痛等症状,可能慢慢出现性欲下降,甚至发展成性冷淡。此外,低雌激素水平还会导致反复阴道和尿路感染的发生。
4.更年期症状:卵巢早衰患者会出现乳房萎缩、下垂,皮肤松弛,粗糙,皱纹,色斑增多,入睡困难,多梦,盗汗等情况,情绪上的起伏变化也较大,会出现烦躁不安,心情低落,爱发脾气等情况。
5.伴发自身免疫性疾病:许多卵巢早衰的患者还常常合并两种及以上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其中甲状腺疾病是最常见的。
哪些人群需要特别注意?
1. 年龄小于40岁月经紊乱或闭经的女性。
2. 有相关的症状:
(1)周期缩短或不规律,经量减少,月经稀发或闭经等。
(2)生育能力降低或不孕。
(3)雌激素水平降低的表现,有潮热汗出、生殖道干涩及灼热感、性欲减退,骨质疏松,情绪改变,心血管症状和代谢紊乱等。
3. 血清性激素水平:月经第2~4天或者闭经时FSH>25U/L,至少两次(间隔>4周)。
POI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1.遗传因素: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患者中,有10%左右的女性有POI的家族史。假如母亲或者姐妹有卵巢早衰的病史。那么,需要相对关注卵巢功能的问题。
2.免疫因素: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可引起卵巢功能损伤,4~30%的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比如桥本甲状腺炎,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由于免疫功能异常或免疫调节紊乱,使卵巢抗体分泌量增多,可导致发生过度抗原抗体反应,从而损伤卵巢的正常细胞。
3.感染因素:目前以明确的感染因素导致的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较少,比如腮腺炎并发的卵巢炎占POI的2~8%。
4.医源性因素:患者因患有其他疾病,所采取的化疗放疗及手术治疗都可能损伤卵巢,从而导致医源性POI的发生。
5.环境因素及不良的生活方式:女性吸烟、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也可能是绝经年龄提前的危险因素
怎样保护卵巢?
1. 要在最佳年龄生育,并且提倡母乳喂养。
2. 要保持规律、卫生的夫妻生活。
3. 要营养均衡,不可盲目节食。
4. 要运动,每日有氧运动半小时。
5. 要查体,至少每年一次,月经变化及时就医。
6. 要保持充足的睡眠。
7. 要保持心情轻松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