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着对腰椎间盘压力小,为何躺久了反而腰越疼?

沈彤医生 发布于2025-09-11 19:09 阅读量3592

本文由沈彤原创

“躺平”是当代人向往的放松方式,但对许多人而言,平躺反而成了一种折磨——腰部悬空酸痛翻来覆去找不到舒服姿势,夜深人静时只能无奈坐起揉腰。

研究指出:平躺时腰椎间盘承受压力最小(比站立减少约50%,比坐姿减少80%以上),为何腰部却“不领情”?真相是:当平躺引发腰痛,意味着您的腰椎在静态姿势下正发出警示信号。

图片由AI生成


01


为何“休息”反而伤腰?

三大元凶被揪出


1、骨盆旋转(睡姿中的力线失衡)

当骨盆存在旋转(如右前旋时),平躺会使右侧腰部肌肉持续紧张,无法放松。类似于一把腿长不一的椅子,总有一条腿无法着地。

· 典型表现:平躺时腰单侧酸胀,翻身可缓解。

· 原因分析:久坐歪斜、跷二郎腿等习惯引发关节错位,导致肌肉代偿性紧张。

图片来源于Pexels

2、髂腰肌紧张(久坐一族的通病)

髂腰肌连接腰椎与大腿,久坐使其缩短僵硬,平躺时牵拉腰椎,使腰椎紧绷不能休息。

· 典型表现:久坐后直腰起身困难,平躺时腰部无法贴床。

· 损伤机制:肌肉长期缩短导致弹性下降,无法正常维持腰椎位置。

3、椎间盘膨出(夜间吸水肿胀影响)

椎间盘在躺卧时吸收水分膨胀,若存在纤维环破损或关节错位,膨胀过程将挤压腰椎关节,使腰椎僵硬不适,活动后腰部舒服。

· 典型表现:晨起腰部僵直,活动后缓解。

· 原理说明:椎间盘如海绵,夜间吸水增厚3-5mm,挤压不稳定关节。

图片来源于Pexels


02


三招拯救“躺不平”的腰


1、骨盆复位睡姿

推荐侧卧:在两腿之间夹一个枕头,帮助维持脊柱处于中立位置。

平躺代偿:若单侧腰痛,可屈曲痛侧腿(如右腰悬空则屈右膝);或在腰下垫折叠毛巾(厚度以填满空隙为准,约2-3cm)。

治本建议:通过正骨手法与核心肌群训练,纠正骨盆旋转。

图片来源于Pixabay

2、缓解肌肉紧张

睡前姿势:膝下垫薄枕(高5-8cm),使髋部微屈15°-20°。

自我松解:双手叉腰,拇指按髂嵴(腰部两侧凸起骨头),四指向下移动至腹股沟上方。缓慢深压至酸胀感,保持30秒/次,重复3组。

髂腰肌自我拉伸:弓箭步,上身挺直,整个重心往前放。双手抬起向后上方伸展,增加拉伸幅度。

3、晨间激活椎间盘

眼镜蛇式:俯卧位手掌撑于肩下,缓慢抬起上半身,骨盆不离床,维持15秒后放松,重复3-5次。促进髓核前移,减少椎间隙后方压力。


03


这些情况别硬扛

及时就医的信号


出现以下症状应及时就医,不可忽视:

· 腿麻腿痛延伸至膝盖以下(可能神经受压);

· 夜间痛醒伴晨僵>30分钟(排查强直性脊柱炎);

· 大小便异常(警惕马尾综合征);

· 炎症性腰痛(如脊柱关节炎)表现为半夜痛醒,坐位平躺等休息时候疼痛“越躺越痛、活动减轻”,需风湿科就诊。

真正的腰部休息并非完全不动,而是维持一种平衡状态。只有走出“越躺越痛”的循环,才能真正让床成为恢复精力的地方。如何休息需要正确方法,而腰椎的健康,就取决于日常姿势的选择。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