拧毛巾手软?手腕疼痛别硬扛,警惕TFCC损伤

沈彤医生 发布于2025-08-27 17:51 阅读量2665

本文由沈彤原创

日常生活中,您是否经历过这样的困扰:手腕小指侧隐隐作痛,转动时伴随“咔嗒”声;拧毛巾时手腕使不上劲,开车打方向盘变得困难;甚至拿筷子吃饭都感觉手腕酸软无力?

很多人会把这些症状误认为是普通扭伤或腱鞘炎。然而,这很可能是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损伤的表现。

图片来源于Pexels

01


解剖介绍

TFCC的结构


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简称TFCC)位于手腕尺侧(小指侧),是一组由软骨、韧带和肌腱组成的精密复合结构。

其组成部分包括:

• 关节盘(三角纤维软骨盘):核心结构,呈三角形,位于尺骨头和腕骨之间。

• 掌侧和背侧桡尺韧带:连接桡骨和尺骨远端,维持下尺桡关节的稳定,允许前臂旋转。

• 尺侧腕伸肌腱鞘:包裹尺侧腕伸肌腱,提供稳定和润滑。

• 尺月韧带、尺三角韧带:连接尺骨远端与腕骨(月骨、三角骨),稳定腕关节尺侧。

• 关节盘同系物:在儿童或尺骨变异较大者中,替代关节盘的部分结构。

图片由AI生成

TFCC的横截面呈三角形,外厚内薄,上表面略凹以适应腕骨,下表面相对平坦与尺骨平台接触。


02


运动功能

TFCC的关键作用


TFCC在手腕活动中承担两个主要功能:

1. 压力传导与缓冲

TFCC传导和缓冲腕关节约20%的压力负荷。在抓握动作中,它有助于分散手腕尺侧承受的压力,减少尺骨与腕骨(尤其是三角骨)之间的直接撞击,从而保护关节软骨。

2. 维持关节稳定

• 稳定下尺桡关节:TFCC是连接桡骨和尺骨远端的关键结构,其韧带成分在前臂旋转时维持桡骨和尺骨远端的相对位置稳定。

• 稳定腕关节尺侧:TFCC将尺骨远端与腕骨连接起来,在腕关节尺偏和旋转时提供侧方稳定性。

图片来源于Pixabay

03


病因病理

TFCC损伤的原因


TFCC损伤主要分为两大类:

1. 创伤性损伤

• 最常见原因:摔倒时用手撑地(占所有病例的60%以上)。

• 运动损伤:网球、高尔夫等运动中错误的挥拍动作。

• 提拉扭伤:提重物时姿势不当。

• 牵张暴力:车祸中腕部遭受强力旋转牵拉。

2. 退变性(磨损性)损伤

• 慢性劳损:程序员、厨师等重复手腕动作的职业。

• 尺骨阳性变异:尺骨长出2mm以上引发“尺骨撞击综合征”。

• 年龄因素:组织自然老化退变。


04


纠正训练与康复

恢复手腕功能


第一阶段:急性期(0-2周)目标是制动保护,减轻炎症。

• 使用过肘支具固定手腕(旋后位)

• 每日冰敷3-4次,每次15分钟

• 抬高患肢减轻肿胀

• 绝对避免旋转动作

第二阶段:亚急性期(2-6周) 目标是恢复关节活动度。

• 物理治疗(超声波、电疗)

• 轻柔自主活动(屈/伸、尺/桡偏)

• 等长收缩训练:轻抓握弹力球(保持5-10秒)、健侧手轻抵患手做静态对抗

第三阶段:恢复期(6周后) 目标是强化肌力与功能。

• 等张肌力训练:腕屈伸(小哑铃0.5-1kg)、尺桡偏训练

• 抗阻旋转训练(弹力带)

• 功能性训练:拧瓶盖(渐进阻力)、转动门把手、推门模拟

• 本体感觉训练:双手控球旋转

图片来源于Pexels

重要提示: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阶段训练计划。


05


预防策略

防患于未然


1. 强化肌肉力量:每日握力器训练(30-50次/组,3组);前臂肌群哑铃训练。

2. 提升关节灵活性:运动前动态热身(腕关节环转);按摩球放松前臂筋膜。

3. 科学运动防护:规范技术动作(避免过度背伸);高强度运动使用肌内效贴;劳逸结合(每小时休息5分钟)。

4. 工作姿势调整:保持手腕中立位(使用腕垫);提重物时用全身发力;避免长时间重复动作。

图片来源于Pexels

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 手腕尺侧疼痛持续超2周;

• 日常活动严重受限(无法拧毛巾);

• 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

• 出现肿胀、畸形或弹响

通常,MRI是首选检查方式,腕关节镜既是诊断金标准也是治疗手段

手腕承担着大量日常活动功能。通过科学的认识和正确的训练,大多数TFCC损伤能够康复。应重视手腕尺侧的疼痛症状,及时诊断和处理TFCC损伤,避免其影响日常功能。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