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种类多、难区分?教您从疼痛特点和症状,初步判断病因

沈彤医生 发布于2025-07-31 09:50 阅读量3086

本文由沈彤原创

图片

“我最近腰痛得厉害,是不是腰椎间盘突出?”几乎每天都会遇到这样带着焦虑的询问。许多人一旦出现腰痛,第一反应就是“椎间盘突出”。其实,腰痛背后的真相远比你想象的复杂多样。

图片


图片来源于Pexels


01


腰痛的常见病因及特点


①肌肉韧带问题

在门诊腰痛病例中,约70%属于肌肉韧带问题,多与日常姿势或活动相关:

· 腰肌劳损:早晨起床时最痛,活动后减轻,劳累后又加重。多由久坐、姿势不良或过度劳累引起,按压腰部肌肉有明显酸痛感。

· 急性腰扭伤:突然发生的剧痛,常有“闪腰”史。患者常保持特定姿势不敢动,轻微活动即引发剧痛。

· 肌筋膜炎:腰部肌肉出现扳机点,按压时疼痛放射,局部热敷可缓解。

这类腰痛通常休息后改善,活动后加重,提示腰部肌肉需要进行针对性养护。

图片来源于Pexels


脊柱结构问题

脊柱是人体的支撑结构,其组成部分的异常可引发腰痛:

· 腰椎间盘突出:不只是腰痛,典型表现为腰痛伴随单侧下肢放射痛,咳嗽或用力时加剧。早期可能仅为腰部酸痛(盘源性腰痛)。

· 腰椎管狭窄:走路时出现间歇性跛行,走一段路后下肢麻木疼痛,蹲下休息后缓解。

· 腰椎滑脱:腰部有“下坠感”,可能伴小腿外侧麻木,X光片可见椎体移位。

· 小关节紊乱:突然剧痛,“卡住”感明显,转身困难,手法复位常能缓解。

这类疼痛常在特定体位诱发,如弯腰、转身或久行后加重,提示脊柱结构可能存在磨损或异常。


神经受压

当神经根被压迫,疼痛性质具有特殊性:

· 坐骨神经痛:疼痛从腰部经臀部沿大腿后侧向下放射,患者常描述为 “像一根线拉着疼”。

· 脊神经后支卡压:疼痛位置较深,夜间加重,常被误认为腰肌劳损。

这类疼痛的关键词是“放射”,疼痛范围超出腰部本身,提示神经可能受到压迫。

内脏疾病

确实有部分内脏疾病会“伪装”成腰痛,但都有迹可循:

· 肾脏疾病:肾结石引发突发的剧烈绞痛,辗转反侧;肾盂肾炎则伴有发热、尿频、尿急等症状;疼痛位置多在肋脊角(背部肋骨下缘与脊柱交界处)。

· 妇科疾病:盆腔炎、附件炎等引起的腰痛多位于腰骶部,常伴月经异常、白带增多。

· 消化系统疾病:胰腺炎、胆囊炎可致束带状腰痛,同时有腹胀、恶心等消化道症状。

这类腰痛的特点是,活动腰部不会加重疼痛,按压腰部也无明显痛点,但常伴有相应系统的症状

图片来源于Pexels


全身性疾病

某些腰痛可能是全身性疾病的表现:

· 强直性脊柱炎:青年男性多见,晨僵明显,活动后减轻,夜间痛醒是重要信号。

· 脊柱结核:慢性腰痛伴低热盗汗,X光可见骨质破坏。

· 肿瘤转移:进行性加重的夜间痛,休息不缓解,伴体重下降。

这类腰痛的特点是进行性加重,常规治疗效果不佳,需提高警惕并及时排查。



02


中医视角的腰痛


中医理论中,腰痛可分为以下类型:

· 气血瘀滞型:疼痛如刺,位置固定,轻按反痛。

· 风寒湿痹型:遇冷加重,得温则减,阴雨天最难受。

· 湿热痰滞型:腰酸胀麻,缠绵难愈,舌苔黄腻。

· 肝肾亏虚型:腰膝酸软,劳累加重,休息后缓解。



03


腰痛的自我初步判断方法


出现腰痛时,可通过以下特征初步判断原因:



04


何时应该立即就医?


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就医:

· 腰痛伴大小便失禁或鞍区麻木(提示马尾综合征);

· 腰痛伴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

· 夜间痛醒,休息不能缓解;

· 腰痛伴发热、尿路症状或腹部不适;

· 近期有外伤史,尤其老年人;

· 腰痛持续加重超过2周。

图片来源于Pexels



05


日常养护腰椎小贴士


· 正确姿势:久坐时使用腰靠,每45分钟起身活动;

· 科学锻炼:游泳、平板支撑等运动强化核心肌群;

· 保暖防寒:避免空调直吹腰部,冬季戴护腰;

· 适度负重:搬重物时屈膝不弯腰;

· 床垫选择:中等硬度的床垫,有利于腰椎健康。

腰部是身体的“承重轴”,不同性质的腰痛是身体发出的不同信号。了解这些信号背后的含义,才能避免“误读”身体的求救信息。出现腰痛时,仔细观察疼痛的特点,有助于及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注:文中涉及药物及治疗方法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