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报告里的「退行性变」,到底要不要治?一文读懂!

沈彤医生 发布于2025-07-03 15:40 阅读量2675

本文由沈彤原创


体检或看病时,不少人会在影像报告里看到「颈椎/腰椎退行性改变」的字样。这到底是什么意思?严不严重?需要治疗吗?今天,带您深入了解这个看似神秘、实则普遍的现象——脊椎退行性改变

图片

01


什么是脊椎退行性变?


脊椎退行性改变是脊椎结构随年龄增长或长期劳损发生的慢性退变过程,主要涉及椎间盘、椎体、小关节及周围韧带等结构。(简单来说就是机体功能衰退,器官或骨头老化出现的一种改变)。

这种退变分为正常变化和病变,其中病变是可以导致疼痛、神经压迫和活动受限,常见于颈椎、腰椎等负重较大的脊柱阶段(胸椎椎间盘髓核在中央,故稳定性较好)。

图片由Ai生成


03


4大病变类型自查表



04


这些信号提示脊椎在求救


1、局部疼痛:颈部、腰部钝痛或僵硬,久坐/久站后加重。

2、神经压迫症状:

· 颈椎:手臂麻木、无力(神经型);头晕、步态不稳(脊髓型)。

· 腰椎:下肢放射痛、间歇性跛行(马尾神经受压)。

3、活动受限:转头、弯腰困难。


05


加速退变的6大元凶


1、年龄:40岁以上人群高发,椎间盘含水量随年龄递减。

2、长期劳损:不良姿势(如低头族)、重体力运动。

3、外伤史:急性损伤加速退变。

4、代谢疾病:糖尿病、骨质疏松。

5、遗传因素:部分人群退变速度较快。


06


精准诊断的方法



07


治疗策略

一、保守治疗(首选)

1、药物

①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缓解疼痛和炎症。

② 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

③ 严重疼痛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硬膜外注射。

2、物理治疗
①当出现脊柱关节错位,导致脊柱失稳,可采取龙氏正骨手法,调整关节功能紊乱;
②当出现椎间隙变窄、骨质增生等情况,可采取牵引疗法,减轻椎间盘压力;
③当退行性改变诱发出现的炎症,可采取理疗,例如电疗法、超声波疗法等;
④当脊柱出现退行性失稳,应当配合运动康复训练,例如核心肌群锻炼(9090呼吸法、死虫、鸟狗式等),增强脊柱稳定性;
⑤预防胜于治疗,平日生活方式调整,避免久坐、睡硬板床,控制体重。

二、手术治疗(保守无效时考虑)
微创手术:椎间孔镜摘除突出椎间盘。
开放手术:椎管减压、椎间融合术(用于严重狭窄或滑脱)。

退行性变是身体的「岁月痕迹」,多数情况下无需过度焦虑。但如果出现持续疼痛、肢体麻木或活动障碍,一定要及时就医,避免因拖延导致病情加重。保持正确姿势、适度锻炼,才能让脊椎「老得慢一点」~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