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肢麻木,是日常生活中频繁出现的症状,正困扰着无数人。它不仅像无形的枷锁,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幅降低工作效率,若放任不管,还可能埋下更严重健康问题的隐患。
而脊柱,作为人体的“顶梁柱”、“中轴骨骼”,肩负着支撑身体、保护脊髓和神经根的关键使命。如今,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上肢麻木与脊柱的病变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深度探究二者关系,对上肢麻木的精准诊断和有效治疗有着不可估量的临床价格。
图片由Ai生成
01
上肢麻木与脊柱相关的引因
随着年龄的增长,脊柱也会慢慢“变老”,发生一系列退行性改变。颈椎间盘退变就是导致上肢麻木的常见“元凶”。随着时间推移,颈椎间盘水分不断流失,弹性逐渐降低,变得脆弱易损,很容易出现膨出或突出的情况。
2、脊柱外伤
当脊柱遭遇外力撞击、意外摔倒或其他创伤时,椎体骨折、脱位或椎间盘损伤等状况可能接踵而至。这些损伤会直接或间接地压迫神经根,进而导致上肢麻木。比如颈椎骨折,极有可能损伤颈神经根,使得它所支配的上肢区域出现麻木、疼痛等不适症状,让人苦不堪言。
图片由Ai生成
3、脊柱畸形
无论是先天性的还是后天形成的脊柱畸形,如脊柱侧弯、后凸畸形等,都会打破脊柱正常的生理曲度和力学结构。这种异常的结构变化,会让脊柱周围的神经、血管遭受牵拉和压迫,阻碍神经的正常传导,最终导致上肢麻木,影响身体的正常功能。
02
症状区别:
精准辨别,对“症”寻因
而且麻木的部位与颈椎病变的节段紧密相关,比如 C5 - C6 节段出现问题,拇指、示指就可能会有麻木感;C6 - C7 节段病变,则可能导致中指麻木。当患者低头、仰头或旋转颈部时,颈部活动会让麻木症状进一步加重,让人更加难受。
2、胸廓出口综合征导致的上肢麻木
胸廓出口综合征是由于臂丛神经和锁骨下动、静脉在胸廓出口区域受到压迫而引发的一系列症状。其上肢麻木主要表现在手部尺侧,也就是小指和无名指一侧,同时可能伴有手部无力、发凉的感觉,有时肩部和上肢还会出现放射性疼痛。
图片来源于pexels
3、腕管综合征导致的上肢麻木
腕管综合征主要是因为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到压迫。它的麻木症状集中在手部的拇指、食指、中指,而且在夜间或清晨症状会更加明显,不过活动手腕后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图片来源于pexels
03
如何预防:
从生活点滴守护脊柱健康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保持正确姿势是预防脊柱病变和上肢麻木的关键。无论是坐着还是站着,都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脊柱的正直,拒绝弯腰驼背和长时间低头。比如使用电脑时,要精心调整屏幕高度,让眼睛平视屏幕,保持颈部自然伸直;坐着的时候,腰部一定要挺直,不妨使用靠垫支撑腰部,有效减轻腰部压力,为脊柱打造良好的支撑环境。
3、加强脊柱锻炼
适当的脊柱锻炼能够增强脊柱周围肌肉的力量,稳固脊柱的稳定性,有效预防脊柱疾病。游泳、瑜伽、普拉提等都是不错的选择。游泳是全身性的运动,对脊柱的压力较小,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还能锻炼脊柱周围的肌肉;瑜伽和普拉提中的猫牛式、下犬式的动作,可以提升脊柱的柔韧性和肌肉力量,让脊柱更加灵活、强壮。
04
针对性锻炼
唤醒脊柱活力
2、整体脊柱训练
① 平板支撑
双肘和双脚支撑地面,保持身体呈一条直线,尽量保持一段时间,如30-60秒,平板支撑可以锻炼核心肌群,增强脊柱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