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 “鼠标手” 困扰,这份科学康复全攻略请查收!

沈彤医生 发布于2025-04-27 17:53 阅读量2785

本文由沈彤原创

当您敲击键盘时,手腕是否传来阵阵刺痛?晨起握咖啡杯时,拇指是否突然使不上力?这些“职场隐痛”可能正预示着「腕管综合征」的悄然降临。

作为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腕管综合征的全球发病率已达3%-6%,其中办公室人群患病率更是传统体力劳动者的2.3倍

图片来源于pexels



01


什么是腕管综合征?


腕管是手腕掌侧的一个骨纤维隧道,由腕骨和腕横韧带构成,内部穿行着控制手部感觉与运动的正中神经和屈指肌腱。当腕管内压力增高(如肌腱肿胀、韧带增厚)压迫正中神经时,就会出现麻木、疼痛、无力等症状,称为腕管综合征,俗称“鼠标手”

图片来源于pexels



02


典型症状:

警惕手腕的“求救”信号


1、夜间手麻:50%-70%患者首发症状为夜间或晨起时拇指、食指、中指及环指桡侧(靠近拇指侧)麻木刺痛,甩手可暂时缓解。
2、手部无力:握力下降,拿杯子、拧瓶盖困难,严重者出现大鱼际肌萎缩(拇指根部变薄)。

3、放射性疼痛:麻木感可延伸至前臂、肩颈,易误诊为颈椎病。

图片由Ai生成


03


高危人群:

这些习惯最易“中招”


▶ 职业因素:程序员、厨师、美甲师等需频繁屈伸腕部或抓握工具者。

▶ 女性群体: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5-6倍,尤其孕期、哺乳期及更年期女性(激素变化导致组织水肿)。

▶ 慢性病患者: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甲状腺疾病患者。


04


诊断方法:

早发现才能早干预


1、体格检查:

· 叩击试验(Tinel征):轻叩腕横韧带处诱发麻木感。

· 屈腕试验(Phalen试验):双肘放桌,主动屈腕60秒内出现症状。


2、辅助检查:

· 超声/MRI:观察腕管内神经受压程度及周围组织病变。

· 肌电图(金标准):通过神经电信号判断损伤位置和严重程度。



05


康复治疗方案:

从保守到手术的阶梯治疗


1、早期干预(症状≤3个月):

· 支具固定:夜间佩戴腕部中立位支具,减少神经压迫。

· 物理治疗:超声波、低频电刺激促进炎症吸收,缓解疼痛。

· 运动康复:

①手腕拉伸:双手合十向下压(祈祷式),每次保持15秒。

②肌力训练:捏弹力球、橡皮泥,增强手部肌力。



2、手术治疗:

· 指征:保守治疗无效、肌肉萎缩或电生理检测显示重度损伤。

· 方式:微创腕横韧带切开术,术后24小时即可开始手指活动。


06


预防指南:

办公室人群必看


1、调整工作姿势:

✔ 键盘/鼠标高度与肘关节持平,手腕保持中立位(避免过度屈曲或背伸)。

✔ 使用人体工学鼠标垫,分散腕部压力。
图片由Ai生成


2、定时活动手腕:每小时做5分钟“手指操”(握拳-张开、旋转手腕)。


3、避免寒冷刺激:冬季保暖,洗手用温水,减少冷水导致的血管收缩。



07


何时需就医?


若出现持续手麻、夜间痛醒或拇指无力,请及时至康复科或手外科就诊。早期治疗可避免神经永久性损伤,约80%患者通过3-6个月康复训练症状显著改善。


“鼠标手” 并非无解难题,只要我们科学管理、主动预防,就能有效降低患病风险,摆脱它带来的隐痛。从现在开始,关注手腕健康,让工作与生活更轻松!





图片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