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腰椎间盘突出症也是一个广为人知的医学名词,不少人在出现腰酸背痛等症状时,会怀疑自己是不是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甚至看到体检报告上的“椎间盘突出”几个字就吓得睡不着觉。
图片来源于pexels
01
腰酸背痛,未必是腰椎间盘突出
2、姿势不良:长时间保持不正确的坐姿、站姿、睡姿等,容易导致腰背肌肉紧张,从而引起腰酸背痛。
5、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骨病,主要表现为骨密度降低、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等,容易出现腰酸背痛、骨折等症状。
02
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指腰椎间盘的纤维环因退变或外力作用发生破裂,导致髓核向后方(椎管内)突出的一种影像学表现,常见于CT或MRI检查结果中,属于病理改变(这种病理改变不一定伴随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仅表现为影像学异常)。
03
出现哪些表现or情况应及时就医?
1、腰痛:持续性钝痛,站立或劳累时加重。
2、下肢放射痛:从臀部沿大腿后侧、小腿外侧放射至足部。
3、麻木:下肢皮肤感觉减退或麻木。
4、无力:腿部肌肉力量减弱,行走困难(弹棉花感、不稳)。
5、大小便障碍:严重时可能出现。
04
哪些不良姿势or习惯容易导致腰突?
2、坐姿:久坐、弯腰驼背,起立时姿势不当,冲击腰椎,易引发问题。
4、睡眠:睡姿不良、枕头不合适,不能让腰椎放松休息。
综上所述,腰椎间盘突出是影像学描述的病理状态,而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其引发的临床疾病。两者的核心区别在于是否出现腰痛不适或神经压迫症状,治疗策略也截然不同。日常预防需注意姿势管理、避免过度负重及腰部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