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酸背痛是腰突吗?腰突=突出症吗?这篇科普帮你理清误区!

沈彤医生 发布于2025-04-14 16:24 阅读量11567

本文由沈彤原创

在忙碌的生活节奏里,很多人都有过腰酸背痛的经历,那种不适感让人坐立难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腰椎间盘突出症也是一个广为人知的医学名词,不少人在出现腰酸背痛等症状时,会怀疑自己是不是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甚至看到体检报告上的“椎间盘突出”几个字就吓得睡不着觉。

图片来源于pexels

但别急着对号入座!腰酸背痛≠腰椎间盘突出,而腰椎间盘突出也不等于“突出症”。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两个容易被混淆的概念。

01


腰酸背痛,未必是腰椎间盘突出


1、肌肉疲劳: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久站久坐、弯腰等都可能导致腰酸背痛,这是因为肌肉疲劳、血液循环不畅所致。

2、姿势不良:长时间保持不正确的坐姿、站姿、睡姿等,容易导致腰背肌肉紧张,从而引起腰酸背痛。

图片由Ai生成


3、运动过度:运动过度、运动方式不正确或未进行充分热身,可能导致腰背部肌肉拉伤、扭伤,引起腰酸背痛。
4、腰椎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等腰椎疾病都可能导致腰酸背痛,疼痛可能还会向下肢放射。

5、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骨病,主要表现为骨密度降低、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等,容易出现腰酸背痛、骨折等症状。

图片由Ai生成

6、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症疾病,主要侵犯脊柱、骶髂关节等关节,常导致腰酸背痛、僵硬、畸形等症状。
所以,腰酸背痛不能认定就是腰椎间盘突出!

02


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症


很多人看到体检报告上的“腰椎间盘突出”就慌了神,但其实这是一个解剖学描述,而“腰椎间盘突出症”才是需要治疗的疾

腰椎间盘突出指腰椎间盘的纤维环因退变或外力作用发生破裂,导致髓核向后方(椎管内)突出的一种影像学表现,常见于CT或MRI检查结果中,属于病理改变(这种病理改变不一定伴随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仅表现为影像学异常)。

腰椎间盘突出症,当突出的髓核压迫或刺激神经根、马尾神经,从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时,称为疾病状态,需临床诊断和治疗。

03


出现哪些表现or情况应及时就医?


1、腰痛:持续性钝痛,站立或劳累时加重。

2、下肢放射痛:从臀部沿大腿后侧、小腿外侧放射至足部。

3、麻木:下肢皮肤感觉减退或麻木。

4、无力:腿部肌肉力量减弱,行走困难(弹棉花感、不稳)。

5、大小便障碍:严重时可能出现。


04


哪些不良姿势or习惯容易导致腰突?


1、站立:长时间站立且不做双臂上伸、蹲体动作,腰部易疲劳,增加患病风险。

2、坐姿:久坐、弯腰驼背,起立时姿势不当,冲击腰椎,易引发问题。

图片由AI生成

3、弯腰:两膝伸直弯腰抬重物,日常弯腰洗衣、扫地姿势不对,使腰椎压力大。
图片由Ai生成

4、睡眠:睡姿不良、枕头不合适,不能让腰椎放松休息。

5、长期固定姿势: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腰椎疲劳,增加突出几率。 

综上所述,腰椎间盘突出是影像学描述的病理状态,而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其引发的临床疾病。两者的核心区别在于是否出现腰痛不适或神经压迫症状,治疗策略也截然不同。日常预防需注意姿势管理、避免过度负重及腰部保暖!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