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源性膀胱的病因之三

曹全富医生 发布于2024-12-13 11:01 阅读量144

本文转载自金陵医学高峰论坛

      神经系统的感染性疾病,如带状疱疹等,如病变累及支配膀胱及尿道括约肌的神经中枢或神经纤维,可以导致膀胱及尿道功能障碍。

      1、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病毒可侵犯腰骶神经,除可以造成相应神经支配皮肤部位簇集水泡外,还导致盆丛及阴部神经受损,使盆丛节后纤维支配的膀胱逼尿肌收缩功能和膀胱内括约肌弛缓功能失调,及阴部神经的分支会阴神经支配的尿道括约肌功能失调,临床上表现为尿潴留、排尿困难。

      2、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GBS)是由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介导的炎性脱髓鞘周围神经病,通常在健康个体中可能自然发生或在某种感染后发生,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十分明确。排尿异常多在肢体症状出现后发生,多表现为尿頻、尿急,或排尿可能乃至尿潴留,且随着神经症状的进展,排尿异常症状加重。但经过治疗,神经系统症状控制后,排尿异常随之改善。

    3、HTLV-1相关性脊髓病

    HTLV-1相关性脊髓病(HAM),又称局部痉挛性下肢瘫痪(TSP),是由人类T细胞亲淋巴病毒Ⅰ型(HTLV1)感染所致的进展性脊髓病,病变部位多位于低位胸椎和高位腰椎。主要表现为背部疼痛,常早期即可出现排尿异常表现,如尿急、尿频、急迫性尿失禁,部分患者表现为尿潴留。

      4、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 

      AIDS系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免疫功能障碍性疾病。AIDS引起神经系统病变的发生率很高,在尸检中发现75%~90%的患者有神经系统损害。感染HIV的单核细胞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直接损害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当这些神经病变累及支配膀胱尿道功能的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时,也会导致相应的排尿异常表现。依受累的神经病变部位不同,患者排尿异常的表现亦迥异。


图片发自160App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