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导致心脑血管意外风险升高

曹全富医生 发布于2024-10-14 16:25 阅读量258

本文转载自医学文献翻译分享

        肥胖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肥胖已被明确确认为心血管疾病(CVD)的重要风险因素,对心血管健康维护带来了独特的挑战。肥胖直接促进了多种心血管风险因素的出现,如血脂异常、2型糖尿病(T2DM)、高血压和睡眠障碍。尽管研究使用了不同的指标,如腰围、体脂百分比、内脏脂肪、BMI以及腰臀比,所有结果都表明肥胖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特别是,肥胖与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增加相关。

        肥胖可导致高血压

        过度脂肪堆积通过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导致血压升高。一项汇集230万人的57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随着各种肥胖指数(如BMI、腰围和腰高比)的增加,高血压风险增加了1到2倍。所有主要的高血压指南均建议通过减重来管理超重或肥胖个体的血压。

      肥胖容易患冠心病

      与正常体重者相比,肥胖患者更早发生慢性冠状动脉疾病(CCD)事件,且在其一生中有更大比例的时间与CCD共存,平均寿命较短。APPROACH登记研究显示,具有三级肥胖和高危冠状动脉解剖结构的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5年和10年的死亡率高于正常BMI者(5年时比值比为1.78,10年时为1.57)。过度脂肪堆积不仅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还通过影响心肌引发心功能的有害改变。研究将肥胖与循环炎症介质的增加联系起来,这伴随着纤溶和凝血的改变,可能导致内皮功能障碍和动脉粥样硬化。

      肥胖增加心力衰竭(HF)的风险

      过度脂肪堆积促进了心功能的改变。肥胖还直接通过心肌脂肪积累和随后发生的纤维化影响心肌,这可能导致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LVDD)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的发生。Framingham心脏研究的5881名参与者研究表明,即使调整了其他风险因素后,男性每增加1个BMI单位,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增加5%;女性则增加7%。多项大型、前瞻性流行病学研究证实了这一结果。

      肥胖常伴有心律失常

        肥胖显著增加了多种心律失常的风险,包括房颤(AF)和猝死(SCD)。研究表明,每增加5个BMI单位,SCD风险增加16%,这表明肥胖是SCD的一个主要非缺血性因素。此外,特别是腹部肥胖已被确定为SCD的显著风险因素。

        总之,肥胖显著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虽然有些研究提出了肥胖悖论,但过度脂肪堆积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并对心脏功能产生不利影响。减重仍然是管理心血管健康的关键,强调了生活方式干预在应对肥胖相关心血管风险中的重要性。

      肥胖更容易患脑血管疾病及心理疾病

      肥胖是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显著风险因素,包括中风、认知衰退、神经退行性疾病和心理健康问题。肥胖与大脑病理学之间的复杂关系通过激素、炎症和血管机制共同作用,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并促进脑部疾病的发展。

      过度脂肪堆积显著增加了脑血管疾病的风险,特别是中风。一项研究表明,中风风险呈J形剂量反应关系,BMI在23-24 kg/m²时风险最低,而BMI值超过25 kg/m²时风险显著增加。


图片发自160App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