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孕育生命,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本以为熬过「十月怀胎」就能解脱,但仔细了解才知道,原来在产后,还有非常多的女性,甚至是我们自己的妈妈和姥姥,这么多年都还仍然在忍受生育带来的痛苦:
在漫长的怀孕过程中,胎儿一天天长大,妈妈腹部两侧的腹直肌会被逐渐增大的子宫「拉开」并向两侧分开,腹直肌分离让肚子变得松松垮垮。
变胖还只是「看得见」的变化,还有像一张大网,托住腹腔中的子宫、膀胱、肠道等器官的盆底肌,随着怀孕时承托压力一天天变大,渐渐变松弛。
而承担着控尿功能的盆底肌一旦受损,带来的那些不为人知的困扰,更是让妈妈们尴尬又无奈:
打个喷嚏或者大笑就会漏尿;
尿频、尿不净,出门时总在找厕所,甚至会排尿或者排便困难;
特别容易腰酸;
子宫脱垂,一直有下坠感很不舒服;
还有性功能障碍等等……
但一直以来,这些对妈妈来说普遍又重要的生命体验,是极少被理解和倾听的。
在「别人都是这么过来的」「矫情」的传统偏见和舆论压力的影响下,更是给妈妈们带来了心理压力。
生育不等于默默承受痛苦。
宣扬「母爱伟大」,不如正视生产给妈妈带来的变化,对生产有足够的了解,而不是让妈妈们在产床醒来后,毫无准备地面对生产损伤。
盆底肌松弛、腹直肌分离……怀孕生孩子会对女性的骨骼、肌肉造成损伤,生之前没人说,生之后毫无准备,每个妈妈都要自己摸索着上好这产后第一课——产后修复。